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4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持方扶式:

财政补助

项目类别:

种养项目(经济林)

项目代码:

 

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贵州省印江银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是一家以茶叶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采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专门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茶叶种植的民营股份制企业,股东由自然人卢银辉、田琼组成。

公司现有员工58人(其中:

管理人员13人,加工人员45人),季节性用工300人以上,常年聘请2名高级农艺师,4名农艺师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公司人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

公司主导产品为“梵净山翠峰”、“梵净山绿茶”,两个产品质量标准已获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作为省级地方标准发布,获省地方标准原产地域保护。

产品参加全国各类各级茶叶展览评比多次获得大奖:

公司前身湄溪茶场产品1995年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8年被认定为中国梵净山国际旅游节指定产品,1999年、2000年、2001年相继获得湘、鄂、黔、渝武陵山区名茶评比一等奖,2004年被省、地消协推荐为信得过产品,2005年、2007年连续获得全国“中茶杯”一等奖,“梵净山翠峰”于2009年荣获贵州省“十大名茶”称号,并荣获北京茶叶博览会金奖。

2006年,公司主持实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印江县无公害绿茶基地及配套加工建设项目”于2007年4月底全面竣工,该项目总投资313.53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为:

新苗圃基地10亩、新茶园476亩,中低产茶园改造643亩;保鲜库、检验室及其附属设施602.8平方米;加工配套设备13台(套)、保鲜库设备1套、检测设备1套;改造自来水、输电线路及相关附属设施;举办无公害茶叶技术培训500人(次)。

2007年8月17日至18日经省验收组实地检查验收,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验收标准,同意通过省级验收。

近年来,公司重点发展生态茶产业,新建2000多亩生态茶园,通过茶叶基地的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和销售,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外,公司每年在茶叶基地的中耕、施肥、剪枝、采摘、加工等过程中,都要招收季节工二、三百人,多时达五、六百人,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

1.1.2财务状况

2007年资产总额549.8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35.67万元、流动资产81.08万元、负债总额255.81万元、所有者权益294.02万元、实收资本51万元、营业收入505.85万元、净利润16.84万元、净资产收益率5.73%、投资报酬率3.06%、资产负债率46.53%。

2008年资产总额766.7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666.39万元、流动资产67.24万元、负债总额249.19万元、所有者权益517.53万元、实收资本51万元、营业收入469.72万元、净利润10.04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94%、投资报酬率1.31%、资产负债率32.50%。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公司法定代表人卢银辉,男,45岁,中共党员,中专学历。

1994年曾在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学习茶叶专业知识,1995参加了中国茶科所在印江举办的培训班。

先后担任梵净山茶场场长、湄溪茶场场长、印江梵净山茶叶公司副经理等职,1998年以来,一直担任贵州省印江银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现兼任缠溪镇湄坨村党支部书记。

由于在带领农户发财致富、捐赠贫困群众和无偿资助失学儿童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公司董事长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8年被评为缠溪镇优秀共产党员、印江自治县优秀共产党员、铜仁地区优秀共产党员,并在2002年被选为中共印江自治县第十届党代会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候选人。

2008年获得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曾得到温家宝总理和林树森省长的亲切接见。

公司法人代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无破产、银行欠资记录,具有较好的诚信度和社会形象。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铜仁地区印江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湄坨、冷水溪、打杵坳三个村。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在现有3000亩茶园的基础上,扩建2000亩优质绿茶基地(包括配套农业设施),购置项目实施所需设备及机具206台(具)。

2、产品方案

项目将按中高端市场需求,年生产优质茶叶250吨,其中优质梵净山绿茶200吨,梵净山翠峰茶50吨。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

项目建设所需的茶园建设与管理、茶叶采摘和茶叶加工等技术是在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中国茶叶研究所和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项目建设单位已完全掌握了的成熟可靠的自有技术。

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双人采茶机3台、单人采茶机3台、农残速测仪3台、修枝剪200具、农用运输车2台。

3、主要建筑物类型、面积

修建蓄水池48个,其中200m31个、80m37个、20m310个、10m330个;修建简易道路15km(宽4m)、人行便道(带排水沟)6km(宽1.5m左右)。

4、建设期限

建设期1年(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3.1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为541.8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539万元(2000亩茶园种植360万元;配套农业设施119.8万元;设备和机具9.67万元;幼龄茶园管护10万元;基本预备费24.73万元;技术培训1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8万元),新增流动资金2.8万元。

1.3.2资金筹措

项目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6万元,企业自筹资金(自有资本)380.8万元。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实施本项目,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760万元,年总成本1522.8万元,年上交税金59.3万元,年利润177.9万元。

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5.77%、财务净现值854.65万元、投资回收期4.1年。

1.4.2社会效益

实施本项目,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4.3生态效益

本项目通过扩建优质茶叶种植基地,带动广大农户种植茶树,绿化荒山,增加绿色植物覆盖。

实施本项目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实现在生态建设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改善生态的战略目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建设的需要。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4、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5、国家农发办《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6、《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

7、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黔财农发[2009]73号)

8、《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关于发展生态茶叶的意见》(铜党发[2007]17号);

9、《中共印江自治县委、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印府发[2007]23号);

10、《印江自治县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

1.6综合评价

1.6.1必要性

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防止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因此,项目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1.6.2可行性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贵州省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和贵州省生态立省的总体要求,必将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项目产品有广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建设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单位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

因此,项目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1.6.3风险评估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成熟可靠,不存在政策风险和技术风险。

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为市场风险。

市场价格波动和销路受阻是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本项目通过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项目建设单位将通过创立优质茶叶品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确保产品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应对可能出现的销路受阻的风险。

同时,公司通过建立风险基金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地保护广大茶叶种植农户的利益。

1.6.4带动作用

项目建设可以直接带动缠溪镇湄坨村、打杵坳村、冷水溪村等3个村的农户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建设。

本项目通过推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带动项目区1000多个农户6000余人通过发展生态茶园建设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项目区现仅有茶园面积3000亩,还有7000多亩适宜种茶的土地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目前的生产规模小、带动辐射能力不强。

本项目通过扩建茶叶种植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并逐步实现茶叶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生产,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不仅能够提高公司的自我发展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由于现有部分茶园管理粗放,有的甚至处于只采不管的自然生长状态,造成树势衰退,产量和质量下降。

本项目除了扩大茶叶种植基地规模而外,还要加强茶园管理,建立完善的茶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1.6.6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方向;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成熟可靠的技术来源,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因此,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建议给予批准立项。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印江县辖9镇8乡,居住有汉、苗、布依、回等18个民族。

2008年全区总人口43.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3%,农村人口39.5万人。

全区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85万亩(田21.23万亩,地17.6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15%;林地面积86.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15%;草地面积85.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04%。

印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产值14.5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83%。

全县粮食总产量13.9万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352公斤,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印江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迫切希望寻求一条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印江县农业适用技术普及率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