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4882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Word格式.docx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B.张老先生已逾七十高龄,仍然血气方刚,坚持锻炼,精神矍铄。

C.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D.龙舟赛拉开了战幕,蓝队志在必得,在湖面上劈波斩浪,最终蝉联冠军,这真让人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教授的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B.通过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这一事件,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求人不如求己”。

C.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情感。

D.著名主持人董卿每天坚持阅读,她流畅的表达,她美丽的形象,深深地映照在观众的眼中。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王与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寒暄时说:

“多日未到府上拜访,家严、家慈身体都还好吧?

解说:

小王的表述十分得体而且很有礼貌。

B.非常思念家乡月光带着我的思念

这两个加点词的词性相同。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

“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D.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了济南冬天之景,又寄予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B.《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是南朝宋著名的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两则。

C.作家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依次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

春雨的清新、润泽,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

D.《金色花》《荷叶·

母亲》两首散文诗,从艺术手法来看,都运用了象征手法,“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天真,“荷叶”象征着母亲的厚爱;

但从构思之境来看,前者是实境,后者是虚境。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成功发射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这位从地球远道而来的“快递小哥”,身背千(jūn)重负,将推进剂“快递”给了“天宫二号”;

“蛟龙”号载人潜水艇也正(mà

n)步在4811米的深海抓红色巨型海参呢!

这真是“可上九天(lǎn)月,可下五洋捉鳖”!

面对如此惊心动(pò

)的情景,我激动不已。

7.补写下列句子,每空1分。

(7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花下▲,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

(3)“▲”,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5)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

或借“斜晖”诉愁肠: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或以“夕阳”衬游子: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语文实践活动(10分)

【名著阅读】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

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

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此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记述了“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

(2分)

【综合性学习】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信中国》,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信中国》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书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第一期播出,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

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①当中,▲。

注释:

①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

在这里指《信中国》的观众。

【材料二】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空仿佛近在眼前。

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书信的价值。

(3分)

(4)有媒体评价:

“《信中国》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

”结合你所阅读的某部名著,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李白的诗以丰富的想象著称,本诗中哪两句诗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是如何体现的?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7分)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华度②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③迎谓④曰:

“求尔⑤金耶?

”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锭为谢,却不受。

【注】以:

因为。

②度:

估计,思考。

③公:

指王华。

④谓:

对……说。

⑤尔:

你。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

(1)见一客来濯足(▲)

(2)去,遗所提囊(▲)

(3)取视之,数十金也(▲)(4)以一锭为谢(▲)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取视之,数十金也友人惭,下车引之(《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B.与群儿戏水滨与儿女讲论文义(《世说新语•咏雪》)

C.以大醉以一锭为谢

D.其人果号而至其人喜,以一锭为谢

12.翻译句子。

(1)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

咏雪》)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13.读了这则故事后,请简要概括王华是一个怎样的人。

(至少两点)(4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14~17题。

(15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故事内容。

15.短文第②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

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16.品析词语(4分)

(1)“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2分)

17.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7分)

剪不断的思念

孙友田

①母亲去世了。

终日陪伴她的那把剪刀,静静地躺在针线筐里,成了母亲的遗物,成了母亲一生勤劳的象征,给子女留下悠悠思念。

②母亲是位普通的妇女。

她用那把普通的剪刀,剪裁一家人的衣帽鞋袜。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逢夜深人静时,总有一阵阵剪刀的“嚓嚓”声催我入梦。

她为全家剪碎了多少长夜和寒暑,直到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

③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却剪不断亲人对她的思念。

④母亲有一双巧手,不仅针线活乡里闻名,剪纸花的手艺也很精湛。

不管是姑娘的花鞋和娃娃的帽花,她一看就会剪。

剪刀在她手里像条水中的鱼,穿梭在流逝的时光中。

左邻右舍的大闺女、小媳妇喊着“亲嫂子”、喊着“好婶子”央求她剪花样子。

记得小时候,常看她端着针线筐儿坐在门口剪纸花。

针线筐里放着一本少角没边的线装书,书里夹着她剪的花鸟虫鱼,一朵朵、一只只,无不鲜活可爱。

一天,街上来个吹糖人的,挑着一小锅冒着热气的糖稀,引得孩子们围上去买糖人。

我不知母亲无钱,竟哭闹着也要买。

母亲无奈,只好喊道:

“吹糖人的,给俺孩子吹一个,俺用花样子跟你换。

这不,都夹在这书本里,随你挑。

”那吹糖人的果真过来挑了一副“喜鹊闹梅”,给我吹了一个“老鼠上灯台”。

⑤弟弟出生后,母亲的那把剪刀增加了一种功能:

为我们哥儿俩剪头发。

记得有一次,我已上小学一年级,弟弟还没有上学。

当时在外面剃头挑子剪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