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4836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午流注课件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子午合用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的含义。

子午是日夜年份的两个起点。

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

一年中,子是农历十一月,为冬至节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

子时为阴之极,阴极生阳,故半夜子时后即一阳初生;

午时是阳之极,午时后即一阴初生。

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注经脉腧穴的时辰。

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与季节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

灵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是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素问刺法论已经有待时取穴的经验:

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灵枢本输应用了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的五行刚柔原则。

难经对阴井木、阳井金做了具体全面的阐述。

再如,灵枢卫气行篇认为,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

刺实者,刺其来也;

刺虚者,刺其去也。

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标幽赋说,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

候气刺穴可以估计疾病的治愈时期,更能据气的虚实施以补泻手法,运用针灸达到治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近代兴起的“生物钟”理论和子午流注两者有相似之处,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发表了为数可观的专论和专著。

气血流注十二经时辰表,子时:

23:

001:

00,胆嚢经络最旺盛。

中医认为:

“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

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人若在子时前入睡,胆汁方能完成新陈代谢,晨醒后气色红润,反之则青白,胆汁无法代谢而变浓结晶。

丑时:

1:

003:

00,肝经络最旺盛。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血液的新陈代谢在此时完成。

中医理论认为:

“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黄,次日困倦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

3:

005:

00,肺经络最旺盛。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卯时:

5:

007:

00,大肠经络最旺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和排除渣滓的过程。

辰时:

7:

009:

00,胃经络最旺盛。

人在此时吃早餐最容易消化。

否则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巳时:

9:

0011:

00,此时脾经络最旺盛“脾主运化,主统血”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质好,所以嘴唇红润。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午时:

11:

0013:

00,此时心经络最旺盛。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

13:

0015:

00,小肠经络最旺盛。

小肠分清浊,把水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送至脾。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体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申时:

15:

0017:

00,膀胱经络最旺盛。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酉时:

17:

0019:

00,肾经络最旺盛。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之精,肾为先天之本”。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戌时:

19:

0021:

00,心包经络最旺盛。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亥时:

21:

0023:

00,三焦经络最旺盛。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从亥时(21:

00)开始到寅时(5:

00)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除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这和睡眠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运用子午流注要注意时差问题。

例如:

中国用的是北京时间,太阳在北京天空正上方是北京时间12:

00整。

在北京以外的地区,使用北京时间要计算时差。

人体经脉的兴衰与太阳和地球位置的变化有关,太阳在居住地的天空正上方时,人的心经最旺。

这个时辰是午时,此时辰胆经处于封闭状态,固此时调理肝胆效果不佳。

内经有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候气逢时针刺的思想。

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对人体气血运行有直接影响,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情变化。

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即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时间,取用相应的值时开穴,进行针灸治疗。

子午流注针法,在金元时代创立应用,至明代已经盛行。

现代仍然得到临床重视。

子午流注针法包括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等内容,可概括为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配合脏腑时辰两大部分,第三节、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

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子午流往纳子法,子午流往纳子法,又称纳支法。

其运用是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术,还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

其与纳甲法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具体应用较纷申法简便。

纳子法可分为按时循经取穴法和补母泻子取穴法两种,现分述如下:

按时循经取穴法,按时循经取穴法又称一天六十六法。

按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即肺属寅时,卯属大肠,辰属胃,已属脾。

这种配属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气血流注有盛有衰,肺气旺于黄时(清晨35点)而终于卯时,如肺经发生病变,选取肺经的有关购穴,当其方盛之时,采用“迎而夺之”的泻法;

肺气衰退时则用“随而济之”的补法。

各经病变可依次类推。

补母泻子取穴法,补母泻子取穴法是根据五输穴与五行的相生规律法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以子母穴作为基础。

如肺经病变属实者,取肺经的子穴尺泽(水穴)用污法;

虚证则取肺经的母穴太渊(土穴)用补法。

如果补泻时间已过,或不虚不实证,或遇有急症,可取本经本穴或原穴。

五行与干支脏腑相配表,举例:

在气血输注本经的时间,实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

如肺热咳嗽的实证,于寅时泻尺泽(水)。

即金生水、水为金之子。

虚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

如肺虚气喘,于卯时补太渊(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