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罗汉举Word下载.doc
《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罗汉举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罗汉举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体会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致使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产生了怀疑。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数学教学应该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
基于以上理念,初中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从而喜欢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
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
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心平气和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
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交给学生,把自由让给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理念下,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问、敢抒。
努力做到“果”让学生自己摘,“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情”让学生自己抒,“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在“情”中自信,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这里的老师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疏导与诱导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过程。
我们要认识到教师的帮助不但能使学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且本身就是期望的一种具体表现,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感受更加深刻并更加努力,逐步达到自己争取成功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钦佩你,模仿你,把你当成“偶像”。
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就会尽力去学你所教的学科,其积极性、潜能就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和挖掘。
二、指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心理特征等,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的存在魅力,他们就会兴趣大增,进而喜欢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边看讨论交流,结合建筑物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指导学生准确表述自己座位,或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用尽可能准确的方法确定旗杆、球架、操场等的位置……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促使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投影、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形、声、色、体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
采取设疑、布谜、创设悬念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新知识的引入几乎都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而且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
因此,教师要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教“丰富的图形世界”时,首先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乒乓球等之类的实物体”从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物体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接着,我给学生几套立体图形学具,学生接到后发现只不过是一些药盒、易拉罐、皮球等,都是些很平常的东西,有什么巧妙之处?
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被调动起来了。
这时,不急于讲授新知识,只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拼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又如教“一元一次方程”,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在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
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一章。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著注释《九章算术》说,程,课程也。
二物者二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之,故谓之方程。
这进一步证明: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干的伟大民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把古代的历史和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到生活有趣,数学真有趣。
三、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多,而学生问、教师答的就寥寥无几。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测教学效果,这本身没有错,但我们更应该提倡让学生多问。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鼓励学生多问。
针对部分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愿问或者没有时间问的情况,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留有给学生发问的时间,诱导学生产生发问的机遇,向学生说明多问的好处。
针对学生实际,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竞赛、评比等激励性措施鼓励学生多问。
(2)使学生有问题可问。
一般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寻找。
新知识是在原来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与哪些有关的旧知识搞不清楚,就应该发问;
学了某种新知识不太了解它的作用或不理解,也应该发问。
寻找问题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去找;
在知识的“为什么”上去找;
在知识的“怎么样”上去找。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励探索。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即不要把所学的知识和盘托出,可以有意识地留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共同研究、理解、领会所学知识。
学生质疑程度的提高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四、合作交流,竞争双赢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思维科学,讲课的方式也比较的严谨,如果方式过分单一,很容易令人生厌,造成了课堂寂静无声、死气沉沉,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表演。
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之间就会渐渐失去情感上的沟通,不仅学生不愿意上数学课,教师也不乐意去教数学课,因此,我们必须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数学教学活起来。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实用型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可以利用多媒体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跛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
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
然后指出:
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特殊性质运用到运输工具上,这样制造了圆形轮子,轮子的形状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初步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又还源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例如:
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用在联欢会、文艺晚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
又如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多种多样、经济美观实用的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
开展“奇妙的黄金矩形”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剪、折等实际操作,感到数学的美,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让学生用计算机动手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或应用软件。
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动的数学活动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好的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很熟悉,数学知识离我们很近。
总之,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