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895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0MW汽轮机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汽轮机的类型很多,在实际运用当中,常按下列方法对汽轮机进行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类

1)冲动式汽轮机:

按冲动作功原理工作的汽轮机称为冲动式汽轮机。

它在工作时,蒸汽的膨胀主要在喷嘴中进行,少部分在动叶片中膨胀。

2)反动式汽轮机:

按反动作功原理工作的汽轮机称为反动式汽轮机。

它在工作时,蒸汽的膨胀在喷嘴动叶片中各进行大约一半。

3)冲动反动联合式汽轮机:

由冲动级和反动级组合而成的汽轮机称为冲动反动联合式汽轮机。

2、按热力过程分类

1)凝汽式汽轮机:

进入汽轮机作功的蒸汽,除少量的漏气外,全部或大部分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

蒸汽全部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又称纯凝汽式汽轮机;

采用回热加热系统,除部分抽气外,大部分蒸汽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称为凝汽式汽轮机

2)背压式汽轮机:

蒸汽在汽轮机作功后,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排出,供工业或采暖使用。

这种汽轮机称为背压式汽轮机。

若排汽供给中低压汽轮机使用时,又称为前置式汽轮机。

3)调整抽汽式汽轮机:

将部分作过功的蒸汽在一种或两种压力下抽出,供工业或采暖用汽,其余蒸汽仍排至凝汽器,这类汽轮机叫调整抽汽式汽轮机。

调整抽汽式汽轮机和背压式汽轮机统称为供热式汽轮机。

4)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将在汽轮机高压缸部分作过功的蒸汽,引至锅炉再热器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再重新返回汽轮机的中低压缸部分继续做功,这类汽轮机叫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再热次数可以是一次,两次或多次,但一般采用一次中间再热。

3、按蒸汽初参数分类

1)低压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为1.176~1.47MPa;

2)中压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为1.96~3.92MPa;

3)高压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为5.88~9.8MPa;

4)超高压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为11.76~13.72MPa;

5)亚临界压力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为15.68~17.64MPa;

6)超临界压力汽轮机:

新蒸汽压力大于22.06MPa。

4、按蒸汽流动方向分类

1)轴流式汽轮机:

蒸汽流动整体方向大致与轴平行;

2)辐流式汽轮机:

蒸汽流动整体方向大致与轴垂直;

3)周流式汽轮机:

蒸汽大致沿叶轮轮周方向流动。

此外,还有一些分类方法,例如按汽缸的数目分为单缸、双缸和多缸汽轮机,按汽轮机的转轴数目分为单轴、双轴汽轮机等。

四、汽轮机的型号

  表示汽轮机基本特征的符号叫汽轮机的型号。

我国目前采用汉语拼音和数字来表示汽轮机的型号,其表示方法由三段组成:

     Χ ΧΧ-ΧΧΧ/ΧΧΧ/ΧΧΧ-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一段表示汽轮机型式(见表)及额定功率(MW),第二段表示蒸汽参数(见表),第三段表示改型序号。

        汽轮机型号表示其型式的代号

汽轮机型式

我国汽轮机新型号中型式代号

第一个拼音字母

凝汽式

N

一次调整抽汽式

C

二次调整抽汽式

CC

背压式

B

调整抽汽背压式

CB

    我国汽轮机新型号中蒸汽参数的表示方法

   蒸汽参数表示方法

进汽压力/进汽温度

中间再热式

进汽压力/进汽温度/中间再热温度

进汽压力/调整抽汽压力

进汽压力/高压调整抽汽压力/低压调整抽汽压力

进汽压力/排汽压力

下面举例说明我厂机组型号:

“N300-16.7/538/538型”表示凝汽式,额定功率为300MW,主蒸汽压力为16.7MPa,主、再蒸汽温度为538℃。

 第二节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一、级的反动度与级的类型

在汽轮机中,一列喷嘴和其后的动叶栅,组成了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的基本作功单元,通常称这个做功单元为汽轮机的级。

由一个级构成的汽轮机称为单级汽轮机,由若干个级构成的汽轮机称为多级汽轮机。

蒸汽流经级做功时,有的级中蒸汽仅在喷嘴中膨胀,有的级中蒸汽不仅在喷嘴中膨胀,而且在动叶中膨胀,在实际应用中,常依据蒸汽在动叶中是否发生膨胀及膨胀程度的大小,来区分级的类型。

图3-4表示没有损失时,蒸汽在喷嘴和动叶中都发生膨胀的理想热力过程,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为,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为,级的理想焓降为。

          =+式3-1

假想汽流被等熵地滞止到初速为零的状态时,蒸汽在级内等熵膨胀所具有的焓降称为级的滞止理想焓降,即。

蒸汽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与级的理想滞止焓降之比称为级的反动度,以表示,

式3-2

按反动度的不同,汽轮机的级分为:

1)冲动级,级的反动度=0。

蒸汽只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在动叶中不发生膨胀,只改变速度和方向。

动叶的进出口截面接近相等。

2)反动级,级的反动度=0.5左右。

蒸汽在喷嘴、动叶中的膨胀程度接近相等。

喷嘴与动叶的形状相似,流道均为收缩型。

3)带反动度的冲动级,级的反动度=0.15左右。

蒸汽在动叶中有一定的膨胀,但小于在喷嘴中的膨胀量,蒸汽对动叶的作用力以冲动力为主。

二、蒸汽在喷嘴中的流动

汽轮机喷嘴是由相邻叶片构成的静止汽道。

它把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

1)喷嘴出口的理想速度

蒸汽在喷嘴中为理想流动时,喷嘴出口处的气流速度叫喷嘴出口理想速度。

把能量方程

  h0+c02/2+q=h1+c12/2+P        式3-3                

应用于喷嘴时,由于喷嘴固定不动,不对外做功,即P=0,其次可以认为蒸汽在喷嘴中流动时与外界无热能交换,即为绝热过程,q=0。

故能量方程变为下列形式:

h0+c02/2=h1+c12/2式3-4

由式3-4可以求得喷嘴出口理想气流速度为:

          式3-5

2)喷嘴出口实际速度

在实际流动过程中,由于蒸汽是具有一定粘性的实际气体,蒸汽流经喷嘴时,总是存在损失,从而使汽流获得的动能减小。

因此,喷嘴出口的实际汽流速度c1要比理想速度clt小。

一般用喷嘴的速度系数φ来考虑这个损失。

这样喷嘴出口的实际速度为:

             式3-6

喷嘴中流动的能量损失(简称喷嘴损失),可以表示为

Δhnξ=c1t2/2-c12/2=(1-φ2)Δhn*     式3-7    

3)喷嘴的流量

由连续方程式可导出喷嘴理想流量的计算式如下:

      qm1t=A1×

c1t/vt             式3-8

式中   c1t--喷嘴出口处的理想速度,m/s

v1t-喷嘴出口处理想比容,m3/kg

A1---喷嘴出口处的截面积,m2

实际流动中,由于存在流动损失,不仅使喷嘴出口的汽流实际速度降低,也使通过喷嘴的实际流量qm1小于理想流量qmlt,通常用流量系数μn来表示实际流量比理想流量减小的程度,它等于通过喷嘴的实际流量与理想流量之比,即

          μn=qm1/qmlt            式3-9     

由于影响流量系数的关系较复杂,很难用理论计算准确确定,故流量系数往往用实验方法求得。

三、蒸汽在动叶中的流动

从喷嘴出来的高速汽流,进入动叶,推动叶轮旋转,所以动叶栅有一个切向速度,即圆周速度u。

由于动叶栅是以圆周速度在转动,所以动叶栅进口蒸汽速度不是喷嘴出口速度,而是相对动叶栅速度w1。

由力学可知,进入动叶栅的相对速度w1应为绝对速度c1与圆周速度u的向量差,即:

           w1=c1-u式3-10

式中  c1―喷嘴出口绝对速度,m/s

u―圆周速度,m/s,可按下式计算:

      u=πdbn/60式3-11

如图3-5所示c、w和u之间关系的三角形叫速度三角形。

运用速度三角形,可在已知喷嘴出口速度和圆周速度的条件下,求出蒸汽进入动叶的速度,或在已知动叶出口相对速度和圆周速度的条件下,求出动叶出口绝对速度。

四、级的轮轴功率与轮周效率

对于一个具有反动度的冲动式汽轮机动叶栅,它不仅受到蒸汽冲动力F1的作用,而且受蒸汽在动叶片内膨胀加速所产生的反动力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F作用于动叶片上使叶轮旋转。

在汽轮机计算中,通常把该力F分解成一个周向力Fu和一个轴向力Fz,如图

3-6所示。

依据做功原理,Fz与运动方向相垂直,因而Fz不做功,只引起轴向推力;

而周向力Fu与运动方向相同,是真正做功的力。

周向力Fu在动叶片上每秒钟所做的功叫级的轮周功率Pu,它等于周向力Fu与圆周速度之积

Pu=Fuu式3-12

人们把单位重量的蒸汽通过汽轮机某级所做轮周功wu与其在该级的理想焓降之比称为轮周效率,即

ηu=wu/Δht式3-13

轮周效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蒸汽在级中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程度。

五、最佳速比

圆周速度u与出口汽流速度c1之比称作速比,用符号x1表示,即

     x1=u/c1式3-14

速比对轮周效率有很大影响,对于每一级均有一个最佳x1使η最高。

人们把轮周效率最高的速比称作最佳速比(x1)OP,通过推导可以得出:

纯冲动级的最佳速比(x1)OP冲=0.5cosα1;

反动级的最佳速比(x1)OP反=cosα1。

α1为喷嘴的安装位置角,即喷嘴出口蒸汽绝对速度的方向角。

若纯冲动级和反动级的平均直径相同,且均在最佳速比下工作,则它们的理想焓降之比为2:

1,即纯冲动级为反动级的2倍。

也就是说,纯冲动级可耗用较大的焓降,做功能力大,常被作为调节级用;

而反动级耗用焓降小,做功能力小,因而反动式汽轮机级数较多。

六、级内损失

级内损失:

在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只是直接影响蒸汽状态的各种损失称为级内损失。

级内损失包括:

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扇形损失、鼓风磨擦损失、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