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314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2)Word下载.doc

凡接触到感觉器官的信息,都成了登记的内容。

相对短时记忆而言,感觉登记保持的信息量较大,但它们都处于相对地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

如果人不予注意,感觉登记的信息便很快丧失,所以保持时间相当短。

其重要作用在于把环境刺激保持一定时间,以便进行更精细加工。

早期瞬时记忆的研究方法是再认法,根据再现的方法不同又分为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

全部报告法要求被试熟记材料后,尽量将识记的全部项目报告出来。

但此项目不能用于研究刺激呈现几十毫秒以上的情况。

而部分报告发的特点是要求被试在识记材料后将指定的部分项目再现出来,再根据这一部分结果估算出保存的总量。

他可以避免由于呈现时间短、回忆材料过多及其他干扰和遗忘因素对瞬时记忆保持量的影响。

斯帕林(Sperling,1996)使用字母(3×

4矩阵)的实验材料,呈现时间为50毫秒,采用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对瞬时记忆保持量进行了研究。

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识记4-5个,而部分报告法所保存的信息要比全部报告法要多。

斯帕林在做延迟报告法时发现延迟时间逐渐增加时,回忆成绩逐渐下降。

当超过0.5秒时,部分报告法与全部报告法成绩基本相同;

当延迟超过1秒时,两种报告法就没什么差别了。

本实验是在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上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字母间无关联,每张3行,每行4个字母,即3×

4的矩阵材料共30张。

实验开始后屏幕随机呈现3×

4的字母矩阵,每呈现完一张都提示被试回忆并报告识记过的字母。

共3种方法,即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和延迟部分报告法。

被试根据参数中设定的报告方法及相应的指导语,回忆并输入识记的字母。

目的是比较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差异。

实验假设:

(1)部分报告法比全部报告法所得出的瞬时记忆容量大。

(2)延迟部分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相比记忆容量会下降。

2研究方法

2.1被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2年级学生8人,年龄在20岁左右,无视觉障碍。

2.2仪器和材料

仪器: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材料:

大写的英文字母,字母间无关联,每张3行,每行4个字母,即3×

2.3实验步骤

2.3.1本实验一共有6名被试,每3人一组分为两组,A组材料呈现时间为50ms,B组材料呈现时间为100ms.

2.3.2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

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选择报告方法等,也可直接点击“开始实验”进入指导语界面。

点击“正式实验”开始实验。

2.3.3指导语共3种:

(1)全部报告法:

实验开始后,屏幕中央将呈现3行大写的英文字母,每行4个。

呈现的时间很短,你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

当字母消失后,请你将看到的英文字母输入到下面的文本框中,记住多少就输入多少,顺序不限。

按回车键确认后再次进入下一次实验。

实验将进行很多次。

当你明白了上述实验步骤后,请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2)部分报告法:

当字母消失后,将提示你需要回忆的行数。

请将你看到的该行英文字母输入到下面的文本框中,记住多少就输入多少,顺序不限。

按回车键确认后将进入下一次实验。

(3)延迟部分报告法:

当字母消失后经过一段时间延迟,将提示你需要回忆的行数。

2.3.4实验开始屏幕随机呈现3×

4的字母矩阵30张。

每呈现完一张都提示被试回忆并报告识记过的字母。

计算机记录保存量及正确回忆百分比。

注意实验前应使计算机在输入字母状态。

2.3.5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回到“参数设置”重新设置报告方法继续实验。

或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的“数据”菜单中查看结果。

3结果

3.1实验结果:

表一是将所有数据分为呈现时间50(ms)和呈现时间100(ms)两组,其中全部报告法保存量是将各组数据求和,然后除以材料呈现次数。

百分比是将保存量除以12。

部分报告法不仅要将各组数据求和还要将结果乘以3,然后再除以材料呈现次数。

百分比是将结果除以12。

延迟部分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相同。

 

报告方法

呈现时间50(ms)

呈现时间100(ms)

保存量

百分比(%)

全部报告法

4.12

34.4

4.1

34.2

部分报告法

3.93

32.75

2.83

23.6

延迟部分报告法

3.1

25.8

4.3

35.8

表一

表二是比较呈现时间50(ms)和呈现时间100(ms)两组被试所测得的记忆容量的差异

表二

材料呈现时间(ms)

被试个数

标准差

标准误

100

3

0.45347

0.26181

50

0.39311

0.22696

部分报告发

0.92916

0.53645

0.94516

0.54569

1.9

1.09697

0.72111

0.41633

表三

F

t

概率

平均数之差

自由度

0.161

-0.221

0.836

-0.07667

4

0.005

-1.436

0.224

-1.1

2.952

0.682

0.533

0.8

表四相关分析

1

.181

.820(*)

.317

*显著性水平α=0.05

4分析与讨论

4.1从表一可以看出在材料呈现时间为50(ms)时,记忆保存量最多的是全部报告法,其次是部分报告法,最后是部分延迟报告法。

斯帕林(Sperling,1996)的实验结果为当呈现时间为50毫秒,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识记4-5个,而部分报告法所保存的信息要比全部报告法要多。

很显然本次实验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同。

经过思考实验者认为这与被试以及实验方式都有关系。

一方面50(ms)确实时间太短,被试反映根本就没看清楚。

另一方面,被试从来都没做过类似实验,当看到实验要求被试:

将一闪而过的字母再现出来,此时被试本身已经对自己不够自信了,因此被试的反应也就“反常”了。

如果自己的选择与系统所要键入的那一行经常性的不同,那么它们会有一定的挫败感,因此逐渐倦怠。

4.2对于实验方法,实验者认为部分报告法可以将材料纵向呈列,随机让被试报告一列的字母。

原因是大多数人习惯于横向阅读,而横向阅读可能出现被试根本来不及看下面的字母,因此可能导致被试在报告下面两行的结果明显较差。

而全部报告法则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可能导致全部报告法记忆容量大于部分报告法。

4.3将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从结果来看被试间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被试的选择有关。

被试均为在校大学生,因此不存在记忆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是符合正常的。

4.4表三是被试是6名被试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从结果来看被试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事实上由于实验分为两组,两组的材料呈现时间不同。

因此,应该具有显著性差异。

经分析,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三种实验在材料呈现时间不同情况下确实没有差异。

二由于被试数量太少,可能有偶然误差。

4.5从表四相关分析表中发现仅有全部报告法和延迟部分报告法之间有显著相关。

因此本次试验验证了斯帕林的这个观点。

5结论

5.1材料呈现时间为50(ms)时,记忆保存量最多的是全部报告法,其次是部分报告法,最后是部分延迟报告法。

材料呈现时间为50(ms)时记忆保存量最多的是部分延迟报告法,其次是全部报告法,最后是部分报告法。

5.2三种不同报告法对记忆的保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6参考文献

1.王宁.瞬时记忆容量的研究.河南教育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2,7(4):

81-82

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31-455

3.杨治良.王新法.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0-112

4.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85-488

7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