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2298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CG教程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6.U波:

产生机制未明

7.PR间期:

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的过程

8.QT间期:

心室除极至心室复极的过程

【“间期”包括了“波”和“段”】

【横小格为0.04s,横中格为0.2s,竖小格为0.1mV,竖中格为0.5mV】

二.导联

1.肢体导联:

右臂(R)、左臂(L)、腿(F)组成了Ⅰ、Ⅱ、Ⅲ、aVR、aVL、aVF

(aVR反映右心室,其余左心室)

【aVF夹在Ⅱ、Ⅲ中间,因此图像介于Ⅱ、Ⅲ】

2.胸导联:

“红黄绿棕黑紫”的顺序,组成V1~V6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平乳头)(右心室)

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右心室)

V3:

V2和V4的中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

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左心室)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左心室)

V7:

左腋后线与V4水平(后壁)

V8:

左肩胛线与V4水平(后壁)

V9:

左脊旁线与V4水平(后壁)

V3R~V6R:

V3~V6的右侧对称处(用于小儿右心病变)

三.正常心电图

(一)按波段

①方向:

向量方向左、前、下,结合导联方向图,aVR向下,Ⅰ、Ⅱ、aVF、V4~6向上,其余均可

V1可有双向P波,先右心房除极,再左心房除极

②时间:

<0.12s(3小格)

③振幅:

<0.3mV(3小格)

2.QRS波群:

Ⅰ、Ⅱ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其他肢体导联均可

V1、V2主波向下(R/S<1),V3、V4的R/S波振幅相等,V5、V6主波向上(R/S>1)

V1~6的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降低

0.06~0.10s(1.5~2.5小格)

R波V1<1.0mV(2大格)、aVR<0.5mV(1大格),否则右心室肥大

R波V5<2.5mV(5大格)、aVF<2.0mV(4大格),否则左心室肥大

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绝对值相加在肢体导联不应都<0.5mV,胸导联不应都<0.8mV,否则为低电压

3.ST段:

上抬(等电位线至ST上缘)、下移(等电位线至ST下缘)都不超过0.1mV(1小格),V1~V3上抬可稍高

【有些正常人某些导联J点抬高,紧跟高耸T波,称早期复极,如上图V2~4】

4.T波:

Ⅰ、Ⅱ、V4~6向上,aVR向下,其余均可。

若V1向上,其余胸导联均应向上

②振幅:

在胸导联可高达1.5mV(3大格)

5.U波:

T波后0.04s(1小格)内出现的小振幅波(<1小格),方向与T波一致,V2、V3明显

6.PR间期:

时间0.12s(3小格)~0.20s(5小格)

7.QT间期:

时间0.32s(8小格)~0.44s(11小格),校正的QTc=QT/√RR

8.PP或RR间期:

0.6s(3大格)~1.0s(5大格)

(二)按导联

Ⅰ:

都为正向

Ⅱ:

都为正向,各波振幅大于Ⅰ、aVF

aVR:

都为反向

V1:

QRS主波向下,R波V1~V6递增;

可有双向P波;

T波若正向,V2~V6的T波皆应正向

V2:

QRS主波向下,T波可能高

V3:

R波与S波振幅大致相等,T波可能高,U波明显

V4:

R波与S波振幅大致相等,P波、T波正向

V5:

V6:

四.基础改变(时间延长主要为传导阻滞,振幅增大主要为器质性肥大)

逆行P波:

aVR向上,Ⅱ、Ⅲ、aVF向上,表明异位起搏

>0.12s(3小格),左心房肥大、房内传导阻滞

>0.3mV(3小格),右心房肥大

①时间:

>0.12s(3小格),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室内差异传导、室性起搏)

R波V1>1.0mV(2大格)、aVR>0.5mV(1大格),右心室肥大

R波V5>2.5mV(5大格)、aVF>2.0mV(4大格),左心室肥大

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绝对值相加在肢体导联都<0.5mV,胸导联都<0.8mV,为低电压

③病理性Q波:

时间>0.04s(1小格),振幅>1/4R波,表明心肌梗死及其他

④电轴:

目测法看Ⅰ、Ⅲ导联,尖对尖(Ⅰ下Ⅲ上)电轴右偏,背对背(Ⅰ上Ⅲ下)电轴左偏

电轴偏向包括有如下含义:

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电轴左偏,右室肥大电轴右偏

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左偏,左后分支阻滞电轴右偏

心室肌坏死硬化:

电轴偏向正常心肌(病变心肌的反方向)

⑤钟向转位:

V3、V4R/S波振幅相等,V1~V6的R/S逐渐增大

当V1、V2R/S波振幅相等,为逆钟向转位,左室肥大(都变成左室的图形)

当V5、V6R/S波振幅相等,为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大(都变成右室的图形)

ST段压低,为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及低血钾、洋地黄、预激综合征等

ST段抬高且弓背向上,为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室壁瘤

ST段抬高且弓背向下,为急性心包炎

T波倒置:

Ⅰ、Ⅱ、V4~6的T波向下,<0.5mV(1大格),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深倒置:

0.5mV~1.0mV(2大格)

 

T波巨大倒置:

>1.0mV(2大格),肥厚型心肌病、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等

T波低平:

<1/10R波,心肌缺血

T波高尖:

高血钾、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急性心梗进展期

出现在非V2、V3导联,低血钾

PR间期延长:

>0.20s(1大格),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缩短:

<0.12s(3小格)预激综合征、房室交界性心律

QT间期延长:

男>0.45s(11格),女>0.46s(11格半),长QT综合征,及心肌缺血损害、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低血钾等

QT间期缩短:

<0.39s(10格),短QT综合征,高血钙、洋地黄效应等

五.心电图诊断疾病及临床意义

1.心房肥大:

①右心房肥大:

先心病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肺心病

②左心房肥大:

二尖瓣狭窄等

③双心房肥大:

先心病、扩张型心肌病

2.心室肥大:

①右心室肥大:

肺心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

②左心室肥大:

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

③双心室肥大: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疾病、扩张性心肌病、室间隔缺损

3.心肌缺血:

①心脏病:

冠心病、冠脉夹层、冠脉炎、心肌桥等

②非心脏病:

贫血、缺氧、甲亢、嗜铬细胞瘤

【心内膜下心肌比心外膜下心肌易缺血,左心室比右心室易缺血】

4.心肌梗死:

①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冠脉完全堵塞,ST段抬高

②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冠脉部分堵塞,ST段不抬高,肌钙蛋白升高

③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部分堵塞,ST段不抬高,肌钙蛋白不升高

【冠脉血栓堵塞后20分钟开始不可逆损伤,左心室壁内1/3;

3~6小时透壁性梗死】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6.药物效应:

洋地黄效应、洋地黄中毒

7.起搏器

8.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窦缓、窦性不齐、病窦综合征

②期前收缩(早搏):

房早、室早、交界早

③室上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

④室速

⑤扑动与颤动:

房扑、房颤、室扑、室颤

⑥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二度(莫氏Ⅰ型/文氏、莫氏Ⅱ型)、三度

⑦室内传导阻滞:

右束支、左束支、多分支

⑧预激综合征

⑨逸搏、逸搏心律

六.简明疾病表现(只挑选最特异表现)

P波高于0.25mV(2格半),看Ⅱ,称“肺型P波”(时间延长被左心房除极掩盖)

V1可出现双向P波

P波时间>0.12s(3小格),看Ⅱ,称“二尖瓣型P波”

时间振幅都>3小格,V1出现双向P波

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V5、V6R/S波振幅相等)

振幅R波V1>1.0mV(2大格)、aVR>0.5mV(1大格)

电轴左偏,逆钟向转位(V1、V2R/S波振幅相等)

振幅R波V5>2.5mV(5大格)、aVF>2.0mV(4大格)

R波V1、V5振幅均增大

①稳定型心绞痛(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暂时性ST段压低

②变异性心绞痛(透壁性心肌缺血,由冠脉痉挛所致):

暂时性ST段抬高,随后T波倒置

①基本改变:

缺血→损伤→坏死

⑴缺血:

先心内膜下心肌,对侧高尖T波

再心外膜下心肌(透壁性),本侧T波倒置

QT间期延长

⑵损伤:

本侧ST段抬高

⑶坏死:

本侧病理性Q波

②分期改变:

进展期/超急性期(<6h)、急性期(6h~1周)

愈合期/近期/亚急性期(1周~1月)、陈旧期(>1月)

⑴进展期:

T波高尖(缺血)→ST段斜形抬高(损伤),并与T波相连

⑵急性期:

病理性Q波(坏死)、ST段抬高(损伤)、T波倒置(透壁性缺血)

⑶愈合期:

病理性Q波不变,ST段抬高渐回落,T波倒置渐浅

⑷陈旧期:

病理性Q波不变,ST段及T波正常,也可能T波低平或持续倒置

③定位:

导联

定位

供血冠脉

Ⅱ、Ⅲ、aVF

下壁

右冠脉或回旋支

V1、V2

前间壁

前降支

Ⅰ、aVL、V5、V6

侧壁

前降支的对角支或回旋支

V3、V4

前壁

Ⅰ、aVL

高侧壁

V1~V5

广泛前壁

V5、V6

前侧壁

V7~V9

正后壁

回旋支或右冠脉

④不稳定性心绞痛:

ST段压低

⑤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段压低,超过12小时;

可伴T波倒置;

不出现病理性Q波

①低血钾:

⑴U波增高,或TU融合、双峰,看V2、V3导联

⑵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

⑶QT-U间期延长

⑷严重低血钾可伴频发多源性室早、尖端扭转型室速

②高血钾:

⑴钾>5.5mmol/L,QT间期缩短,T波高尖

⑵钾>6.5mmol/L,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1大格),R/S变小,ST段压低

⑶钾>7.0mmol/L,P波增宽、振幅减小

⑷钾>8.5mmol/L,P波消失

⑸钾>10.0mmol/L,QRS波群缓慢、越来越大,甚至与T波融合为正弦波

⑹高血钾可引起窦缓、停搏、室颤等

①洋地黄效应:

QT间期缩短,ST-T鱼钩样改变

②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