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2200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1)严格遵循先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及规范。

(2)采用先进、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保证工程项目的高水平、高效益,确保管道安全可靠,长期平稳运行。

(3)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合理布站,站线结合。

站场的布置要与油区内各区块发展紧密结合。

(4)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

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安全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1.2总体技术水平

设计采用高压长距离全密闭加热输送工艺,整体工艺达到国内较为先进的工艺设计水平。

2设计参数

2.1工程概况

某油田初期产量油240万吨/年,五年后原油产量达到365万吨/年,计划将原油输送到289km外的炼油厂,需要设计一条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

里程和高程见表2.1,地温资料见表2.2。

表2.1里程和高程表

里程,km

73

147

179

220

289

高程,m

270

120

227

160

260

表2.2管道经过地区的地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温℃

13

15

18

2.2管道设计参数

输送压力6.5MPa,末站剩余压头70m,局部摩阻为沿程摩阻的1.2%计,粘温指数0.038,进站温度控制在36℃。

最高输送温度68℃,最低输送温度34℃。

2.3原油的性质

原油性质见表2.3。

表2.3某原油性质

含蜡量,%

沥青质,%

密度,kg/m3

初馏点,℃

凝固点,℃

粘度,50℃,mPa.s

36.87

5.78

852.8

69

29.5

8.2

2.4设计输量

油田初期产量油240万吨/年,五年后原油产量达到365万吨/年

2.5其他参数

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40mm。

土壤导热系数1.15W/(m﹒℃),埋地深度1.7m。

3基础工艺计算

3.1采用的输送方式

本设计采用密闭加热输送。

密闭输送即“从泵到泵”输送,在这种工艺中,中间输油站不设供缓冲用的旁接油罐,上游来油直接进泵。

其特点是:

整条管线构成一个统一的密闭水力系统,可充分利用上站余压,节省能量,还可以消除中间站的轻质油蒸发损耗,但对自动化程度和全线集中监测要求较高。

我国生产的原油大部分为高凝点、高粘度和高含蜡原油,因此,需要加热输送,降低油品粘度,减少管路摩擦阻力损失。

3.2管道规格

为满足管道二期运行要求,所以计算管径时依据二期输量计算管径。

3.2.1平均温度

加热站油流的平均温度,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3.1)

式中——加热站的起点,终点温度,℃。

假设℃,℃,将数据代入式(3.1)得:

3.2.2油品密度

当温度在0~50℃的范围内,原油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由式(3.2)计算:

(3.2)

式中——为℃时油品的相对密度;

——温度为20℃时油品的相对密度;

——油品的温度体积校正系数,1/℃。

相对密度在0.8500~0.8599,取0.000699。

液体受压后体积变化很小,通常压力对液体油品的密度影响可以忽略。

只有在几十兆帕的极高压力下才考虑。

已知Kg/m3代入式(3.2)得:

3.2.3流量计算

以任务书给定的最大输量作为工艺计算依据,考虑到管道维修及事故等因素,计算时年输油时间应按350天(8400h)计算。

(3.3)

式中G——年任务质量输量,;

Q——体积流量,;

——油品平均温度的密度,。

将kg/m3代入式(3.3)得:

m3/s

将一期流量G=240代入式(3.3)得:

m3/s

3.2.4油品黏度

(3.4)

50℃时,油品的相对密度由式(3.2)计算:

将,代入式(3.4),得:

m2/s

不同温度下油品粘度由式(3.5)油品粘温指数公式计算:

(3.5)

式中——温度为时油品的运动黏度,m2/s;

——黏温指数,1/℃。

将m2/s,代入式(3.5)中可得46℃下的平均粘度。

m2/s

3.2.5管道内径

管道内径可按式(3.6)计算:

(3.6)

式中Q——体积流量,;

——经济流速,。

经济流速取值范围是1~2m/s之间。

假设=1.6m/s。

将m3/s,假设经济流速m/s代入式(3.6)得:

3.2.6管道壁厚和外径

按照我国《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中规定,输油管道直管段的设计公式如下:

(3.7)

式中——壁厚,m;

P——管线设计的工作压力,;

D——管线外径,m;

——输油管道的许用应力,。

输油管道的许用应力按式(3.8)计算。

(3.8)

式中——焊缝系数,见表3.1;

——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按表3.1的规定取值。

K——强度设计系数;

输送C5及C5以上的液体管道除穿跨越管段按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T0015)的规定取值外,输油站外一般地段取0.72。

表3.1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和焊缝系数

钢管标准名称

钢号或钢级

最低屈服强度(MPa)

焊缝系数

备注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

Q295

295(>

16mm为285)

1.0

为钢管的公称壁厚

Q345

16mm为315)

20

245(>

16mm为235)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条件第1部分:

A级钢管》GB/T9711.1-1997

L175(A25)

175(172)

B级钢管的质量和试验要求高于A级钢管

L210(A)

210(207)

L245(B)

245(241)

L290(X42)

290(289)

L320(X46)

320(317)

L360(X52)

360(358)

L390(X56)

390(386)

L415(X60)

415(413)

L450(X65)

450(448)

L485(X70)

485(482)

L555(X80)

555(551)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条件第2部分:

B级钢管》GB/T9711.2-1999

L245NB

L245MB

245~440*

L290NB

L290MB

290~440*

L360NB

L360QB

L360MB

360~510*

L415NB

L415QB

L415MB

415~565*

L450QB

L450MB

450~570*

L485QB

L485MB

485~605*

L555QB

L555MB

555~675*

选用最低屈服强度为的Q345钢。

将,代入式(3.8)中得:

由计算内径339mm,选取管径为的无缝钢管。

计算壁厚是否符合要求,将,,

代入式(3.7)得:

管子壁厚符合压力要求,所以选取管子为的无缝钢管。

3.2.7验证经济流速

根据选择管道,内径:

将d=337mm,Q=0.1446m3/s代入式(3.6)得:

+

经济流速满足在1~2m/s之间,所以选择的管道符合要求。

3.3热力计算

3.3.1确定流态

(3.9)

(3.10)

式中——雷诺数;

——临界雷诺数;

——管壁的绝对粗糙度,《输油管道设计规范》推荐了e的取值,无缝钢管取0.06mm。

由于,所以油品在管道的流态是紊流水力光滑区。

3.3.2总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选取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施工方便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隔音、防震、电绝缘、耐热、耐寒、耐溶剂等特点,常用于工业设备的保温,如储罐和管道等。

第一层低合金钢管管壁,16Mn是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是一个旧的牌号,旧的国标号是GB/T1591-1988。

在新国标GB/T1591-1994中,16Mn对应的是Q345,它的热导系数为56。

第二层为黄夹克保温层,其厚度为40mm,导热系数为0.035。

材料。

第三层为沥青防腐层,按SY/T0420-97《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可查防腐层结构如表3.3,其导热系数为0.15,选用加强级,防腐层厚度取为6mm。

表3.3石油沥青防腐层结构

防腐等级

普通级

加强级

特加强级

防腐层总厚度

≥4

≥5.5

≥7

防腐层结构

三油三布

四油四布

五油五布

底漆一层

石油沥青厚≥1.5mm

玻璃布一层

石油沥青厚1.0~1.5mm

外保护层

(1)当量长度的总传热系数

(3.11)

(2)总传热系数

(3.12)

式中d——管内径,m;

——第i层的外径,m;

——第i层的内径,m;

——第i层(钢管层、保温层、防腐绝缘层)的导热系数,;

——最外层的管外径,m;

D——管径,m。

若,D取外径;

若,D取算数平均值;

若,D取内径。

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在紊流情况下比层流时大得多,通常情况下大都大于。

因此在紊流情况下,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在层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