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80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年  月  日

题号

分数

签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

 

一、简答(每小题15分,总计60分)

1.简述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答:

蒙养教材的种类:

识字教学的课本;

诗文教学的课本;

历史教学的课本;

名物教学的课本道德教育的课本。

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

(1)中国古代蒙学读本的编写历延数千年,产生了无数的经典之作,在促进中华民族文明道德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起到了奠基作用;

(2)寓思想教育和其它各种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增长知识;

(3)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4)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5)重视汉字的特点。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朱熹在关于读书目的、态度特别是方法等方面曾游过许多详细的阐发,形成了一套所谓“朱子读书法”它的内容主要有一下六个方面:

第一,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是不求速的意思。

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

第二,熟读精思。

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的滚瓜烂熟;

所谓精思,就是反复寻绎文意。

依朱熹的看法,读书要由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第三,虚心涵泳。

朱熹认为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细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入为主。

同时还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深刻体会书中得旨趣。

第四,切己体察。

所谓切己体察,就是读书时,是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不可只求纸上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第五,着紧用力。

所谓着紧用力,就是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

依朱熹的看法,“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第六,居静持志。

即读书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严肃认真,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

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又在于居静而持志”。

3.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观点是: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课程;

教学方法;

教师

4.评述《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学校国防教育

第三章社会国防教育

第四章国防教育的保障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对不履行国防教育职责的规定

二、论述(每小题20分,总计40分)

1.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

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

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

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

  明智。

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

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

  

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

通过传授道德知识、鼓励自我修养、启发道德思考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道德去约束百姓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

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培养主体意识,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打好学生思想基础的下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网络。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

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

2.试论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创始人。

他的教育理论有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杜威心中的教育是一个远比学校和社会更为广阔、更加复杂的过程。

他认为美国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方法过于严厉和正规,所以倡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并用智力改善社会。

他鼓励孩子们积极体验各种经历.

理解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论述

  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

、"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关于"

,杜威认为生活有多种,即生活是多种多样的,有儿童的生活、有成人的生活、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

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隔阂,在于使学校能够更加充分地考虑到儿童生活的特殊性,使学校不用成人的生活标准要求儿童,不用成人的活动模式去规范儿童。

  杜威提出的"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

的观点奠定了其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2.关于课程论的探讨

  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

做中学"

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

进步主义教育是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在课程理论上势必提出与传统课程理论相悖的观点,这一特点在杜威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反对传统教育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中心,主张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比如园艺、烹饪、缝纫、纺织、绘画等应该在课程中占有明确的地位。

  杜威始终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教育的起点。

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不过怎样才能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组织成系统的知识,始终是杜威欲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一大难题。

3.关于教学方法论

  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上,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杜威所强调的科学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程序则为:

(1)感觉到的困难;

(2)困难的所在和定义;

(3)设想可能的解决办法;

(4)通过推理,看哪一个假定能解决这个疑难;

(5)通过观察或试验,证实结论是否可信。

  杜威所强调的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

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和实际生活获得知识与技能;

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教师积极地参与学生的活动,在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给予恰当、有效的指导。

  4。

关于道德教育理论

  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指出,"

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

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教育目的论

  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

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

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

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

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教育就是生长;

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