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5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doc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

院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指导教师:

陈涛

2012年8月31日

目录

摘要 I

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 1

第2章课程设计题目,主要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 2

2.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2

2.2技术要求 2

第3章运动设计 3

3.1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3

3.2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5

第4章动力计算 6

4.1带传动设计 6

4.2计算转速的计算 7

4.3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8

4.4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11

4.5执行轴轴颈直径的确定:

12

4.6轴承的选择:

12

4.7花键的选择:

12

第5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13

5.1摆杆式操作机构的设计 13

5.2电动机的选择 13

第6章校核 14

6.1Ⅳ轴刚度校核 14

6.2轴承寿命校核 15

第7章润滑与密封 16

第8章设计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

设计机床得主传动变速系统时,首先利用传动系统设计方法求出理想解和多个合理解。

根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要求,分析了机电关联分级调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从主传动系统结构网入手,确定最佳机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匹配方案,计算和校核相关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这次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

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I

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系统设计课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精度设计、金属工艺学、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规范的能力。

(4)、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

(5)、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技术准备。

18

第2章课程设计题目,主要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

2.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题目: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

Nmin=40r/min;Nmax=45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2.2技术要求

1.利用电动机完成换向和制动。

2.各滑移齿轮块采用单独操纵机构。

3.进给传动系统采用单独电动机驱动。

第3章运动设计

3.1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1)转速范围。

Rn===11.25

(2)转速数列。

首先找到40r/min、然后每隔5个数取一个值(1.41=1.066),故得出主轴的转速数列为:

40r/min、56r/min、80r/min、112r/min、160r/min、224r/min,315r/min,450r/min,共9级。

(3)确定传动组数和传动副数。

因为Z=8,可分解为:

Z=21×22×24。

这种结构式可以使传动组结构紧凑,再设计时不至于使整体结构过大。

(4)写传动结构式,画结构图。

根据“前多后少”,“先降后升”,“前密后疏”,“升2降4”的原则,选取传动方案Z=21×22×24,易知第一扩大组的变速范围r=φp1(x1-1)=1.414=3.95〈8符合“升2降4”原则,其结构网如图

结构网Z=21×22×24

(5)画转速图。

转速图如下图

系统转速图

(6)画主传动系统图。

根据系统转速图及已知的技术参数,画主传动系统图如图:

主传动系统图

(7)齿轮齿数的确定。

变速组内取模数相等,据设计要求Zmin≥17,齿数和Sz≤100~120,根据各变速组公比,可得各传动比和齿轮齿数,各齿轮齿数如表:

齿轮齿数

传动比

基本组

第一扩大组

第二扩大组

1:

1.41

1:

2

1:

1.41

1:

2.80

1:

1

1:

4

代号

Z1

Z1ˋ

Z2

Z2ˋ

Z3

Z3ˋ

Z4

Z4ˋ

Z5

Z5ˋ

Z6

Z6ˋ

齿数

30

42

24

48

35

49

22

62

45

45

18

72

3.2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实际传动比所造成的主轴转速误差,一般不应超过±10(-1)%,即

对Nmax=450r/min,Nmax`=1430*95/150*30/42*45/453=462.1r/min

则有

=2.68%〈4.1%

因此满足要求。

各级转速误差

n

450

315

224

160

112

80

56

40

n`

462.02

323.45

229.55

160.68

115.52

80.86

57.39

40.17

误差

2.68%

2.68%

2.48%

0.43%

3.14%

1.08%

2.48%

0.43%

各级转速误差都都小于4.1%,因此不需要修改齿数。

第4章动力计算

4.1带传动设计

(1)直径计算

计算功率Pd=Ka*P=1.1*3=3.3KW

查普通V带选型图,可得d=80~100mm

初取小带轮直径d:

取d=100mmA型V带

大带轮直径D;D===158.9mm

根据V带带轮基准直径系列,取D=160mm

(2)计算带长

求DmDm=(D+D)/2=(95+150)/2=122.5mm

求△△=(D-D)/2=(160-100)/2=30mm

根据0.7(D1+D2)≤a≤2(D1+D2)

即,182≤a0≤520mm

初取中心距,a0=450mm

带长L=×Dm+2×a0+△/a0=1286.84mm

由《机械设计》表3.2选取标准Ld得:

Ld=1250mm

(3)求实际中心距和包角

实际中心距a≈a0+(Ld-L)/2=450-18.42=431.58mm

中心距调整范围amax=a+0.03Ld=469.08mm

amin=a-0.015Ld=412.83mm

小轮包角=180-(D-D)/a×57.3=172>120

(4)求带根数

验算带速:

=∏Dn/60×1000=3.14×100×1430/(60×1000)=7.49m/s

5≤≤25,合格

计算传动比i并验算传动比相对误差:

理论传动比i0=3.575

实际传动比i=n/n=160/100=1.60

确定V带根数Z:

由《机械设计》表3.6,P=1.30KW;由表3.8,K=0.98;

由表3.9,K=0.95;由表3.7,△P=0.15KW;

所以Z≥P/{(P+△P)×K×K}

=3.3/(1.30+0.15)×0.98×0.95=2.44

取Z=3根

4.2计算转速的计算

(1)主轴的计算转速nj,由公式n=n得,主轴的计算转速nj=70.92r/min,取主轴的计算转速nj=80r/min。

(2)确定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Ⅲ轴共有4级转速:

160r/min、224r/min、315r/min、450r/min。

若经传动副传动主轴,全部传递全功率,其中160/min是传递全功率的最低转速,故其计算转速nⅢj=160r/min;Ⅱ轴共有2级转速:

450r/min、630r/min。

若经转动副转动主轴,全部传递全功率,其中450/min是传递全功率的最低转速,故其计算转速nⅡj=450r/min;Ⅰ轴有1级转速,且都传递全功率,所以其计算转速nⅠj=900r/min。

各计算转速入表。

各轴计算转速

轴号

Ⅰ轴

Ⅱ轴

Ⅲ轴

Ⅳ轴

计算转速r/min

900

450

160

80

(3)确定齿轮副的计算转速。

齿轮Z装在主轴上并具有40、56、80、112r/min共4级转速,其中有80、112r/min传递全功率,故Zj=80r/min。

齿轮Z装在Ⅲ轴上,有160、224、315、450r/min共4级转速,经齿轮副Z/Z传动主轴,则4个转速都传递全功率,故Zj=160r/min。

依次可以得出其余齿轮的计算转速,如表

齿轮副计算转速

序号

Z1

Z1`

Z2

Z2`

Z3

Z3`

Z4`

Z4`

Z5

Z5`

Z6

Z6`

900

630

900

450

450

315

450

160

160

160

315

80

4.3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模数计算。

一般同一变速组内的齿轮取同一模数,选取负荷最重的小齿轮,按简化的接触疲劳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即mj=16338可得各组的模数

式中mj——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齿轮模数(mm);

——驱动电动机功率(kW);

——被计算齿轮的计算转速(r/min);

——大齿轮齿数与小齿轮齿数之比,外啮合取“+”,内啮合取“-”;

——小齿轮的齿数(齿);

——齿宽系数,(B为齿宽,m为模数),;

——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

得:

基本组的模数mj=3第一扩大组的模数mj=3第二扩大组的模数mj=4

(2)基本组齿轮计算。

基本组齿轮几何尺寸见下表

齿轮

Z1

Z1`

Z2

Z2`

齿数

30

42

24

48

分度圆直径

90

126

92

144

齿顶圆直径

96

132

98

150

齿根圆直径

82.5

118.5

84.5

136.5

齿宽

15

15

15

15

按基本组最小齿轮计算。

小齿轮用40Cr,调质处理,硬度241HB~286HB,平均取260HB,大齿轮用45钢,调质处理,硬度229HB~286HB,平均取240HB。

计算如下:

①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接触应力验算公式为

弯曲应力验算公式为:

式中N----传递的额定功率(kW),这里取N为电动机功率,N=3kW;

-----计算转速(r/min).=400(r/min);

m-----初算的齿轮模数(mm),m=3.5(mm);

B----齿宽(mm);B=24.5(mm);

z----小齿轮齿数;z=19;

u----小齿轮齿数与大齿轮齿数之比,u=2.79;

-----寿命系数;

=

----工作期限系数;

T------齿轮工作期限,这里取T=15000h.;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