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442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

《《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透镜》说课稿Word格式.docx

凸透镜和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知道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增强学习兴趣。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能正确理解会聚、发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完成凸、凹透镜光路作图。

2.通过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

探究合作学习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生学习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比较法等

五、教具:

眼镜、凸透镜、凹透镜、课件

六、教学流程:

(通过课件)情景导入→认识透镜→学生探究实验→动画模拟→ 

归纳概括得出结论→课堂检测→归纳小结。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此环节采用故事导入和复习提问相结合来引入新课。

设计理念:

从身边曰常生活提问,用冰取火的奥妙蕴藏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可以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再是在利用学生回答的问题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对光线分别起反射还是折射作用自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透镜。

第二环节:

进行新课, 

我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通过学生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完成对透镜的简单认识。

我将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及实验等方法去区分两种透镜,在此环节学生会发现透镜中间与边缘的薄厚不同,此环节学生通过体验知识,将知识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观察、思考、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

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两种透镜的概念,并通过课件演示把透镜分类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在讨论得出结论后,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进而把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交代到位。

第二阶段:

通过课件演示,引领学生观察讨论,完成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教学。

首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继而通过课件演示光路图,让学生观察分析,逐步学会从真实而又复杂的物理实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并得出结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胡发散作用的,讲清焦点和焦距的概念。

接下来学生经过交流和讨论归纳小结得出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课件演示放大镜会聚太阳光寻找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点燃了火柴,揭密用冰透镜取火的现象,在此渗透找焦点和测焦距的方法,并巧妙引出导入的问题,解析了学生课前的迷惑,然后同时给出两个光路图,请学生对比来完成电路图。

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突破了难点。

第三阶段:

课堂检测和归纳小结。

通过精选的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第三环节:

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