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精讲精练Word下载.doc
《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精讲精练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精讲精练Word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式可变形为h=W有用/W总=Gh/Fs=G/Fn
例1(2007山东省)用如图1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物重G为480N,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为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精析:
解法1:
s=nh=3´
2m=6m.
h=W有用/W总=Gh/Fs=480N´
2m/200N´
6m=960J/1200J=80%
解法2:
h=W有用/W总=Gh/Fs=G/Fn=480N/200N´
3=80%
实验分析:
由变形公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
因而在探究实验中可以省去刻度尺这一测量工具,只需要弹簧测力计。
拓展2:
以上公式符合利用滑轮组将物体提升一定高度的情况。
当利用滑轮组将物体克服摩擦水平拉动一定距离时,有用功应为物体克服摩擦向前移动所做的功,即W有用=fs而不是W有用=Gh。
公式:
h=W有用/W总=fs/FS绳
例2(2006武汉)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个重2000N的物体A,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W有用=fsS绳=ns=3sW总=FS绳
h=W有用/W总=fs/FS绳=f/nF=600N/3´
250N=80%
二、如果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利用滑轮组将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已知滑轮组中物重G、动滑轮的重G动,有用功为物体克服重力向上升高所做的功,此时的额外功为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总功则为有用功加额外功。
h=W有用/W总=W有用/(W有用+W额)=Gh/(Gh+G动h)=G/(G+G动)
拓展3:
由公式可知,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动滑轮重。
当提升的物重不变时,动滑轮越重,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例3:
(2006山东烟台)在不计绳重与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分别用力把同样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Ah甲=h乙Bh甲<
h乙Ch甲>
h乙D无法判断
1
1+G动/G
由公式W有用=Gh可知,有用功相同,但是使用动滑轮比用定滑轮额外功多,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所以使用动滑轮机械效率低。
答案:
B。
拓展4:
公式变形:
h=W有用/W总=G/(G+G动)=
由公式可知,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物重。
当用同一套滑轮组提升重量不同的物体时,动滑轮重不变,物体越重,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例4(2006广东)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N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所用的拉力为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当改为提升18N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忽略摩擦阻力)
当物重改变时,机械效率h、绳端的拉力F是改变的。
计算时应考虑变化前后物理量的对应。
但是动滑轮的重G动是不改变的。
做题时要充分利用不变量G动进行变化前后的衔接。
h1=W有用/W总=Gh/Fs=G/Fn=12N/5N´
根据公式F=(G+G动)/n可得,G动=nF-G=3´
5N-12N=3N
当物重改变为18N时,
h2=W有用/W总=Gh/(Gh+G动h)=G/(G+G动)=18N/(18N+3N)=85.7%
拓展5:
当物重和动滑轮重不变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与绳子的绕线方法无关。
知识应用,小试牛刀:
小刚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其装置如图5所示,
(1)表1中第_____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其机械效率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s/m
机械效率h
1
2
0.1
1.1
0.2
4
2.0
0.3
(2)对另一组正确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并填在表中相应的位置,比较两次的机械效率可以得出h1______h2(填:
=、<
、>
)
(3)增加物体被提高的高度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他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6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当提升同一个重物时,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甲______h乙(填:
(5)实验后小刚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他的机械效率除了与所提重物有关外,是否与绳子的绕法有关呢?
他设计了如图7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甲装置比乙装置______(填“省力”“费力”),两者的机械效率h甲______h乙(填:
F
图1
A
图2
F乙
F甲
图3
图5
图4
图7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