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
《八年级第一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一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
3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A.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km/h
B.妈妈坐在我的身边不动,说明妈妈相对于我是静止的
C.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4.元旦晚会上,小琳演奏了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下列有关古筝演奏说法错误的是
A.拨动琴弦,琴弦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B.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琴弦停止振动,琴弦停止发声
D.古筝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A、B是两容器液体中距离容器底相同高度的两点.一同学对一些物理量做出如下判断:
①甲容器中装的是水,乙容器中装的是酒精;
②A、B两点的压强相等;
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
④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T2一定是物质B的沸点
B.0﹣t1时间内物质A的比热容大于物质B的比热容
C.物质B一定是晶体,物质A一定不是晶体
D.t1﹣t2时间内物质B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7.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8.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凝华现象
9.王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又想采用实验中的装置来比较甲、乙、丙、丁四个透镜焦距的大小,在实验中还测出了其中一个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6cm不变,烛焰通过四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断()
凸透镜
像的性质
甲
倒立
放大
实像
乙
等大
丙
缩小
丁
正立
虚像
A.甲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cm
B.乙透镜的焦距最小,丁透镜的焦距是16cm
C.丙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cm
D.丁透镜的焦距最小,甲透镜的焦距是16cm
10.如图所示,最近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自拍杆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
B.自拍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C.自拍杆手柄上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D.手机镜头上的灰尘会被拍摄在照片上
1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离水面()
A.2m
B.0.6m
C.1.2m
D.2.6m
12.1m3的冰和1m3的水相比较
A.冰和水的体积相同,水比冰的质量大
B.冰的体积跟它全部熔化成水后的体积相同
C.水全部结成冰后,与冰的质量相同
D.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质量比水大
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
B.“B超”是利用超声波得人体内部的信息
C.“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二、多选题
14.小明在学习物理时觉得记规律有些枯燥,于是分别对声音、光的反射规律、热学、机械运动等知识总结出以下的顺口溜,你认为科学正确的是
A.超声次声都能听,回声测距定位妙;
B超查病信息传,
超声碎石声传能.
B.三线本来就共面,两角又以相等见;
光路可逆互相看,入射角变反射角.
C.晶体熔化和凝固,吸放热且温不变;
液体沸腾需吸热,升到沸点温不变.
D.运动静止是相对,参照物选择是关键;
使用精密仪器认真测,误差仍不能避免.
三、填空题
15.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填“自己”或“树木”)为参照物;
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产生的,鸣笛声能传播得很远,是由于它的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17.底面积为400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
103kg/m3
,质量为0.6kg,(取g=10N/kg),则木块A的密度为 ________kg/m3;
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__________.
18.体积为1米冰块的质量为______
千克,全部融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
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
米冰的密度为千克米
19.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
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_____立、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0.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小明,光斑是光______形成的太阳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走出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1.生活中经常说到“影”,这些“影”所满足的光学规律不尽相同.如:
“路灯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的;
“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电影屏幕上的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的.
22.如图(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图(a)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夏天吃冰棍比较解暑,这是因为冰___________时要___________热量;
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________热过程。
四、实验题
24.如图所示,小李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
③用天平称量出酒精和容器的总质量;
④物体A仍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酒精中,但不触底,容器中的酒精也未溢出,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仍使天平保持平衡。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1=_____N;
浸设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F2=_____N;
(2)当物体A浸没在酒精中,天平仍保持平衡时,右盘中只有两个砝码,其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g,此时游码在标尺上指示的质量值是_____g.(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
103kg/m3,g取10N/kg)
2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现象
结论
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蜡烛移到图中a点,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据此可制成_____.把蜡烛逐渐远离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_____(填“大”或“小”),但像始终是_____(填“正立”或“倒立”)
②要让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应将蜡烛放在刻度尺的_____范围内.
方法
③研究光现象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_______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保持光屏位置不动,分别调节蜡烛向_____移动、透镜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可使光屏上成蜡烛的放大、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实像。
2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里,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
分析图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所用水的初温大小关系是Ta
________Tb(选填“>”“=”或“<”)。
(2)若b组同学将烧杯中100g的水从20℃开始加热,升高到50℃时消耗了1.4g酒精,则实验中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________%被水吸收。
(酒精的热值是3.0×
107J/kg)
(3)同学们做完实验后,老师接着做了一个如图丙所示的演示实验:
先用烧瓶将水烧开,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接着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
水又重新沸腾的原因是因为瓶内水蒸气液化,瓶内________,水的沸点降低。
同学们讨论后终于明白,他们所用的实验装置中,盖在烧杯上的纸盖上有一个小孔,是为了________。
28.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_____℃.
(2)采用水溶法加热的目的是_____.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图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冰的熔化过程中_____段(用字母表示),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4)t1到t2这段时间,冰处于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t3到t4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_____沸腾(选填“在”或“不在”);
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98℃,则此处大气压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大于”)
29.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