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比较Word格式.docx
《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比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比较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营业务
无
必须有主营业务
表1:
(资源来源:
中国香港联交所)
2、中国香港上市的优势
首先是中国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
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深圳接壤,两地只有一线之隔,是3个海外市场中最接近中国的一个,在交通和交流上获得了不少的先机和优势。
其次是中国香港与中国大陆特殊的关系。
中国香港虽然在1997年主权才回归中国,但港人无论在生活习性和社交礼节上都与内地中国居民差别不大。
随着普通话在中国香港的普及,港人和内地居民在语言上的障碍也已经消除。
因此,从心里情结来说,中国香港是最能为内地企业接受的海外市场。
再次,中国香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地位也是吸引内地企业在其资本市场上市的重要筹码。
虽然中国香港经济在1998年经济危机后持续低迷,但其金融业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香港的证券市场是世界十大市场之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这里的比较是基于中国深沪2个市场分开统计的)。
最后,在中国香港实现上市融资的途径具有多样化。
在中国香港上市,除了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外(其中包括红筹和H股两种形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注册地的不同,这里不详述),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everseMerger),俗称买壳上市的方式获得上市资金。
反向收购的方式将在后面的美国上市中详细介绍。
3、中国香港上市的局限
(1)资本规模方面。
与美国相比,中国香港的证券市场规模要小很多,它的股市总市值大约只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1/30,纳斯达克(NASDAQ)的1/4,股票年成交额业是远远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甚至比中国深沪两市加总之后的年成交额都要低。
(2)市盈率方面。
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的市盈率很低,大概只有13,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一般可以达到30以上,在NASDAQ也有20以上。
这意味着在中国香港上市,相对美国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募集的资金要小很多。
(3)股票换手率方面。
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的换手率也很低,大约只有55%,比NASDAQ30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得多,同时也比纽约所的7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
这表明在中国香港上市后要进行股份退出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
4、适合在中国香港上市的企业
对于一些大型的国有或民营企业,并且不希望排队等待审核在国内上市的,到中国香港的主板上IPO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或三资企业来说,虽然可以选择中国香港创业板或者买壳上市,但是这两种方式募集到的资金应该都会有限,相比之下,这些企业到美国上市会更有利一些。
三、美国上市
美国拥有现时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资本市场。
纽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聚集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游资和风险基金,股票总市值几乎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季度成交额更是占了全球的60%以上。
美国的证券市场体现了立体多层次,为不同融资需求服务的鲜明特征。
除了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2个证券交易所之外,还有纳斯达克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NASDAQ)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此外,还有柜台电子公告榜(OTCBB)等柜台交易市场。
不同的市场为不同的企业进行筹融资服务,只要企业符合其中某一个市场的上市条件,就可以向美国证监会申请“登记”挂牌上市。
1、美国上市的条件
美国各个交易所和交易市场的上市要求,可以在下面的图表中大致表现出来
OTCBB场外柜台交易市场
NASDAQ纳斯达克
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
AMEX
美国证券交易所
NASDAQ小型资本市场
NASDAQ全国资本市场
有形资产净值
无要求
400万美元或
600万美元或
4000万美元或
市值
5000万美元或
净收入
75万美元
税前收入
100万美元
250万美元
股本
400万美元
公众流通股数
100万
110万
50万
流通股市值
500万美元
800万美元
1800万美元
买方最小报价
4美元
5美元
N/A
3美元
做市商数量
3
N/A
公众持股人数
300个
400个
5000个
400个或800个
经营年限
1年或市值5000万美元
公司治理
有要求
另:
凡是已在NASDAQSmallCap/NationalMarket、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不得在OTCBB申请挂牌交易。
表2:
纽约交易所、美国交易所、纳斯达电子市场及OTCBB柜台市场)
2、美国上市的方式
在美国,上市的方式主要有2种:
IPO和反向并购(ReverseMerger),俗称买壳上市。
对中等偏大的企业,比如净资产5000万人民币左右,或者年营业额达2亿人民币左右,并且净利润在1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考虑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发行IPO,更好的企业则可以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IPO。
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在美国上市最适宜的方法是采用买壳上市的方法,因为无论是在时间上或费用上,买壳上市都比IPO要少很多。
IPO的前期费用一般为100-150万美元,时间一年左右;
买壳上市的前期费用一般为45-75万美元左右,时间一般为4-6个月。
3、美国上市的优势
首先,美国证券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要求。
通过上面的表2可以看出,在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BB)柜台挂牌交易(这里说的交易Trading与我们说的严格意义上的上市Listing是不同的,这里不详述)对企业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只需要3个券商愿意为这只股票做市即可,企业可以先在OTCBB买壳交易,筹集到第一笔资金,等满足了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便可申请升级到纳斯达克上市。
其次,美国证券市场的规模是中国香港、新加坡乃至世界任何一个金融市场所不能比拟的,这在上文分析中国香港市场的时候有所提及。
在美国上市,企业融集到的资金无疑要比其他市场要多得多。
最后,美国股市极高的换手率,市盈率;
大量的游资和风险资金;
股民崇尚冒险的投资意识等鲜明特点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4、美国上市的劣势
第一,中美在地域、文化和法律上的差异。
很多中国企业不考虑在美国上市的原因,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地域、文化、语言以及法律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会遇到不少这些方面的障碍。
因此,华尔街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似乎显得有点遥远和陌生。
第二,企业在美国获得的认知度有限。
除非是大型或者是知名的中国企业,一般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比在中国香港或者新加坡来说,应该是比较有限的。
因此,中国中小企业在美国可能会面临认知度不高,追捧较少的局面。
但是,随着“中国概念”在美国证券市场的越来越清晰,这种局面2004年来有所改观。
第三,上市费用相对较高。
如果在美国选择IPO上市,费用可能会相对较高(大约1000-2000万人民币,甚至更高,和中国香港相差不大),但如果选择买壳上市,费用则会降低不少。
5、适合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无论是大型的中国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美国上市都应该适合他们,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多层次化的特点以及上市方式的多样性为不同的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令各个层次的企业在美国上市都切实可行。
四、新加坡上市
新加坡是近年来中国企业选择的又一个海外资本市场。
但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的数量远远比不上中国香港和美国,这和新加坡证券市场自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下面分析新加坡市场的一些优劣势。
新加坡的优势主要是,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加大了鼓励海外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到新加坡上市的宣传力度,并且在新加坡资本市场上的“中国概念”比较强,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此外,在新加坡上市的门槛(上市条件见表3)和所需的费用相比中国香港来说可能要低一些。
同时,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相比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美国,新加坡证券市场的规模要小得多,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可能募集到的资金也就有限。
另外,新加坡市场的市盈率、换手率等重要指标都比美国要低,这也让新加坡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适合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应该是国内的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不希望等待审核,也不希望付太高费用(相对于中国香港),但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在新加坡上市和在中国香港上市,募集的资金都不如美国。
主板(SGX-Mainboard)
创业板(SGX-SESDAQ)
8000万新币或无
无
过去三年的税前利润累计750万新币,每年至少100万新币。
(1新币兑换大约4.83人民币)
公众股东
至少1000名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25%
至少500个公众股东,公众持股至少为50万股
营业记录
三年或无
有三年或以上连续、活跃的经营纪录,并不要求一定有盈利
表3:
新加坡上市条件(资源来源: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以及新加坡资本市场的对比和企业上市条件的比较,大致展现了企业上市的基本轮廓和基本要求。
通过这些比较不难看出,4个资本市场各自有着优势和劣势:
1中国本土的上市费用比较低,但是需要等候审核的时间长;
2美国虽然相对费用较高,但上市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适合不同需求的企业,并且融集的资金也相对要多;
3中国香港优势主要是地域和语言与中国接近,可以先入为主,但资本规模难以和美国相比;
4新加坡的劣势主要就是市场规模太小,融资额有限,但贵在其政府大力支持海外企业在新加坡上市。
企业只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分析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再结合各个资本市场的特点,对比分析,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上市方式和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