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9230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于学校外区和外来民工子女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较弱,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到10%左右。

家庭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都偏低,不过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的实施,家长的信息化意识也会随着学校实验的进展而提高。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德育为先,关注教育均衡开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开展。

同时,校园办公系统不够齐全,需要继续完善和开发。

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1、学校建有专题网页。

2、教师自制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3、局部学科购置了教学光盘资源。

4、市、区等教育信息资源库。

现有的资源少,对校外的资源的搜集和使用少,教师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较少,并且使用率较低。

除了量的增加,更需要质的飞跃,资源的类型要摆脱单一化,向多样性、实用性过渡,这样才会改变和日常教育教学脱节,使用率低的窘境。

四、主要任务

1、创设符合千山路小学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开展,提升校园文化涵。

2、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3、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

4、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5、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6、通过教研组特色的建立,为教师、学生提供、充实教育信息资源。

在实践反思总结中推广教育信息化应用做法和经验,由实验点逐步铺开。

7、建立教师电子荣誉手册,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体系。

五、实施策略:

立足学校,局部推进,总结经验,带动全体。

六、实施方案

根底性项目:

项目一:

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涵。

1、校园信息化环境创设

●目标:

营造校园信息化环境,让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里。

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

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教育生态品味。

●措施:

〔1〕以创建市信息化应用实验校为目标,全校师生集思广益,对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形象精心规划、整体布局、实践调整。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征集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展动口号、会标、标语牌等视觉识别系统。

利用学校的走廊文化,开设信息专廊。

〔2〕学校、班级、各部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电脑月、科技月、艺术月、体育月、读书月等活动,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校园主题文化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表达不同教育涵和文化追求。

●达成度:

〔1〕学校环境的显性布置。

〔2〕学校主题活动月展示。

2、完善学校信息化应用设施

通过设施的完善,为更好更快的推进信息化进程做好物质准备。

〔1〕根据市教委对创建市信息化应用示学校硬件配备要求,在市、区教育局、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校园信息技术根底设施。

〔2〕学校通过上拨和自筹资金,建立和完善学生电子阅览室、信息化专用工作室等网络设施,优化学校综合网络平台的教学、管理、评价、操作功能。

信息化配备的升级。

项目二:

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1、建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设立,为实验项目有条不紊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1〕由校长亲自担任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书记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定期召开学校信息化推进会议,了解推进情况,与时调整,合理规划。

〔2〕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以信息化管理为已任,分别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与反响领域实施计算机管理,尤其是校务、教务、总务、档案、人事管理、学籍管理等,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实效显性和相关的会议记录。

2、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

制度是实验持续的支撑,形成稳定的制度资源,对数字化校园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修订和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和信息化课题资料管理制度等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2)建立和完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专业培训、教研活动中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态度、能力等评价体系,使评价过程成为被评价者自我表现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化、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

制度的公示和执行。

开展性项目:

项目三: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设教师专业开展团队。

1、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强化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为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进全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1) 

专家培训。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定期的邀请市、区教委建立的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组成的专家组进展技术上的指导。

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应用能力培训等。

〔包括电子白板应用、电子杂志的设计、的建设等专业技术〕

(2) 

校本培训。

校本自培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发挥她的优势,挖掘学校的资源,定时、定点、定人、定容,对全校师生进展岗位技能培训。

(3) 

互助培训。

其方式有两种①校外同伴互助培训。

我校和科技中心携手开展网络互助培训尝试,共同开展,共同提高。

②校个人开展和同事互助培训。

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信息浏览,组室活动,教研活动,沙龙活动等多种灵活多变的自主方式进展自我或者同伴互助,探讨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教与学的实际问题。

这是一种自发的、不定期的、随机的、简洁、便利而又和谐的培训方式。

〔1〕教师信息化应用意识的提高,表现为日常的应用率上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比例上升。

〔2〕校本培训达到区先进水平。

〔2〕教师的个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100%的教师能完成一般课件的制作和网上教学资源的筛选,20%的教师能完成较高质量的课件的制作,50%的教师会建立和个人博客。

2、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各种实践尝试,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养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效教学,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网络教研。

两定两不定的活动设想。

●定期、定人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讨活动●不定期不定人的监视常态课。

全员开展网上说课、评课、反思,课堂实录,电子备课,教案探讨,远程教学等实践活动。

〔2〕学习网吧。

以语文组为实验对象,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市教育资源库,结合学生实际,各年级语文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的网上资源。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有配套年级段的课课外的阅读资源,教师指导策略,练习设计,在线指导和交流,师生新资源的生成等容。

设立学生文学社,鼓励学生积累身边的阅读资源。

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丰富和扩大学习资源。

〔3〕扩建图书馆。

学校通过改建图书馆,不仅从空间上扩大学生的容量,而且从传统的图书馆以文本阅读为主延伸到电子阅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和浏览信息的能力。

同时以开放的形式固定时间段为全校师生服务。

〔4〕构建校本教材。

以美术组为实验对象,结合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课程的安排,以主题式的模块为具体容研发e-book的电子阅览校本教材,突出学科特色。

〔5〕建设应用博客。

通过教师建立博客群的方式,促使教师不断的加强自身开展的主体意识,积极而又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习惯,使教师在释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成长和开展,凸显教师的个性成长和专业开展。

①组织教师学习在公共建立博客的专业技术。

②发动局部优秀教师带头作用,在公共注册,发布和应用。

试点建立10个博客。

③总结推广应用经验,以师徒带队,以强带弱的方式逐步推开。

措施〔1〕每位教师每学期的课堂实践课不少于一节。

每节网上课堂实录课必须有相关教师的网上评课。

措施〔2〕学习吧各项资源的量化。

又因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不能上网,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电子阅览课。

通过实践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学生的文学作品得到认可。

措施〔3〕电子图书室的有效利用,开放时间保障。

措施〔4〕生成e-book5本.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外都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措施〔5〕教研组的功能在的运行中显示,教研组活动信息化,讨论区热烈化,反思区深刻化,资源区丰富。

措施〔6〕:

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人建立自己的博客,并不定时的更新。

3、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数字化建设进程。

科研引领,实践论证。

以校为本,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层面应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校信息化气氛。

〔1〕以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现状为根底,以学校各部门自身的特点为抓手,统筹规划学校教育科研,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研究课题。

〔2〕召开科研规划会议,诊断各个教研组的薄弱之处和触与良好的开展之处,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切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3〕形成多级别课题研究局面,校级课题---区级一般课题---区级重点课题。

达成度:

1、区级重点课题一个,区级一般课题4个,50%的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1-2名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各个教研组的课题申报成功和课题结题成果显现。

4、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建立教师电子荣誉手册。

通过人文性的关怀,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开展教师专业团队,使电子荣誉手册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开展的加速度。

〔1〕建立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制度。

〔2〕建立教师专业开展的电子资料包,制作个性化教师电子荣誉手册。

〔3〕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交互平台,做个体心理案例。

〔1〕电子荣誉手册的制作与展示,也是对教师的评价之一。

〔2〕心理交互平台的使用,促使教师健康向上心理的形成,为学校凝聚力工程的建设起到辅助作用。

项目四:

在网络技术支持下优化千山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开展

通过以千山德育环境文化建设为主线的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校德育主动跟进网络、引导教师主动融入网络,引导学生感悟网络生活,思考人生,较好的实现德育对学生网络道德生活引导。

从而形成学校型、智能型、素质型、情感型、开拓型的千山德育环境。

〔1〕借德育建“千山德育环境文化〞交流板块。

板块容分为

校域环境文化:

图书馆、综合展示室;

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整理归纳历年走廊文化相关资料,形成校本民族精神教育电子书。

班级环境文化:

每个班级选择一个专题,以介绍城市为主要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展示相关资料,形成班级特色文化长廊。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