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800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安全措施Word格式.docx

施工要点:

1、库体搭建:

冷库库体均采用聚氨脂彩钢拼装板,安装要点注意保持水平,无明显伤痕,拼装平整,安装错缝保证在2mm以内,拼接接缝处涂抹中性硅胶。

2、地坪保温铺设:

采用XPS材料,安装要点注意上下层拼接错缝,无冷桥产生。

3、防潮层铺设:

采用塑料薄膜,相互间必须搭接足够。

4、制冷管路焊接:

1制冷配管要求横平竖直、美观;

2考虑管路损失尽量缩短长度,减少不必要的弯头,

3节流阀应尽可能靠近蒸发器;

4接管应有防震措施,较长接管应有支架支撑;

5过墙时,应设套管保护。

5、电气系统安装:

1采用国家标准电线、电缆;

2配合制冷管路走向;

3铺设桥架;

4线径选用必须有余量;

5长度超过100m时必须安装分线盒。

6、系统保压试验:

系统必须进行气密试验,试验时冲入不小于18kg/m3的氮气,在压力表上作好明确标记,进行不小于24小时的检验,系统抽真空试验应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时应将系统内压力抽至-735Pa。

7、平移门安装:

保证移门滑动自如,无冷桥产生。

8、加液调试:

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操作。

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质量部、项目工程部认真会审图纸,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严格岗位责任制和工地“三检一验”制。

实施名牌战略,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工程和服务,确保工程合格率100%,力争用户满意率100%。

1、材料进场后由技术质量部会同材料部进行验收。

2、施工过程中,专职质检员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并进行质量评定,收集相应的资料。

3、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属质量问题的坚决停工、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4、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施工规范、标准,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

5、贯彻“谁抓生产,谁管质量;

谁施工,谁负责质量;

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

签订内部工程质量责任状,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来控制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的实施。

6、现场设施工质量员一名,由项目负责人组成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重大问题立即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制订整改措施方案报监理或设计审核批复后实施。

7、加强特殊岗位作业人员上岗前培训工作,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开工前对各专业工种进行技术交底。

8、每天施工前开班前会,明确当天的目标与质量要求。

三、分项验收要点:

1.制冷机组在规定的防锈保证期内安装时应良好且无锈蚀,其内部不可拆动。

2.制冷机组安装时,应在底座的基准面上找正和调平,加装减震装置。

3.输送制冷剂管道的焊接采用相应的低银(5%以上)焊条和铜焊条。

铜管焊接采用套接法,低银焊条焊接,不同金属焊接采用套接法铜焊条焊接。

4.制冷系统的附属设备如冷凝器、油分离器、蒸发器等,应清洁完好,无损伤锈蚀。

5.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坡向及坡度见下表。

管道名称

坡向

坡度

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氟利昂)

压缩机

≥10/1000

压缩机排气水平管

油分离器

冷凝器至贮液器的水平供液管

贮液器

1/1000~3/1000

油分离器至冷凝器的水平管

3/1000~5/1000

6.设备和管道绝热保温的材料,保温范围及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7.管道排列应横平竖直,配置支架应外观整齐、清洁、美观。

8.组合冷库的库体安装:

①组装后的库板接缝错位不得大于1.5mm。

接缝均匀、严密,表面平整。

②库板接缝处应采用规定的密封材料。

③库体与设备连接处不许有冷桥存在。

④总装后,库体外观应无明显缺陷。

库门开闭应灵活并不得有变形,密封性能良好。

9.制冷系统试运转——制冷系统的设备及管道组装完毕后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①制冷系统的吹扫排污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采用压力为0.5~0.6MPa(表压)的氮气按系统顺序反复多次吹扫,并应在排污口处设靶检查,直至无污物为止。

B.系统吹扫洁净后,应拆卸可能积存污物的阀门并应清洗洁净,重新组装。

②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气密性试验应采用氮气进行,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范表

气密性试验压力(绝对压力)

制冷剂

高压系统试验压力(MPa)

低压系统试验压力(MPa)

R717、R502

2.0

1.8

R22

2.5(高冷凝压力)

2.0(低冷凝压力)

R12

1.6(高冷凝压力)

1.2(低冷凝压力)

1.2

B.系统检漏时,应在规定的试验压力下,用肥皂水或其它发泡剂刷抹在焊缝、法兰等连接处检查,并应无泄漏,系统保压时,应充气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在6小时以后开始记录压力表读数,经24小时以后再检查压力表读数,不应有下降为合格。

③制冷系统抽真空试验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在P表达到-1真空度下,继续抽2小时以上。

④充灌制冷剂,应遵守下列规定:

A.制冷剂应符合设计要求。

B.在系统抽真空合格后,进行充灌,注液阀接通前应加干燥过滤器,使制冷剂进入系统,在充灌过程中,按规定向冷凝器供冷却水。

C.当系统内的压力升至0.1~0.2MPa(表压)时,应进行全面检查,无异常情况后,再继续充制冷剂。

D.当系统压力与钢瓶压力相同时,方可开动压缩机,加快制冷剂充入速度。

E.制冷剂充入的总量应符合设计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⑤制冷系统负荷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系统中各安全保护继电器,安全装置应经整定,其整定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B.油箱的油面高度符合规定。

C.按设备技术的规定开启或关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

D.蒸发器中载冷剂液体的供给应正常。

E.压缩机能量调节装置应调到最小负荷位置。

⑥制冷系统的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A.压缩机的最高排气温度

最高排气温度(℃)

R717

150

125

145

R502

B.调节系统的节流装置,其系统工作应正常。

C.运转中应按要求检查下列项目,并做好记录。

(a)油箱的油面高度和供油压力。

(b)吸、排气压力和温度。

(c)进、出水温度和冷却水供给情况。

(d)载冷剂的温度。

(e)各运动部件无异常声响,各连接和密封部位无松动、漏气、漏油、漏水等现象。

(f)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温升。

(g)各安全保护继电器的动作应灵敏、准确。

(h)机组的噪声和振动。

10.组合冷库的空库降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地坪表层为混凝土的大、中型组合冷库空库降温时,宜先将库温缓慢地降至1~3℃;

高温库、气调库可直接降至设计温度,并应保持24小时。

当地坪与库板结合处、地坪面等处无异常变化后,方可将库温降至设计温度。

②地坪表层为非混凝土的小型组合冷库,空库降温时,可将库温直接降至设计温度。

③库温降至设计温度后,应检查库体外表面,并应无结露、结霜等现象。

④规定要求考核空库降温时间的组合冷库,其空库降温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组合冷库库温分类可按表2划分。

组合冷库空库降温时间表1

单间库容(m3)

降温时间(小时)

G

Z

D

J

冷冻冷藏

≤100

101~500

501~1000

≤1.0

≤2.0

≤3.0

≤1.5

≤2.5

≤3.5

≤4.5

≤5.0

气调

500~800

≤4.0

组合冷库库温分类表2

库温分类

高温

中温

低温

冻结

代号

库温(℃)

-2~12

-10~-2

-20~-10

-30~-20

气调

8~15

0~8

-2~0

11.附电气工程交接验收。

①工程交接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器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B.电器的外观检查完好,绝缘器件无裂纹,安装方式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C.电器安装牢固、平正,符合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D.电器的接零、接地可靠。

E.电器的连接线排列整齐、美观。

F.绝缘电阻值符合要求。

G.活动部件动作灵活、可靠,联锁传动装置动作正确。

H.标志齐全完好、字迹清晰。

②通电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操作时动作应灵活、可靠。

B.电磁器件应无异常响声。

C.线圈及接线端子的温度不应超过规定。

D.触头压力、接触电阻不应超过规定。

③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B.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件及竣工图纸等技术文件。

C.安装技术记录。

D.调整试验记录。

E.根据合同提供的备品、备件清单。

12.工程验收。

①制冷设备经系统负荷试运转合格后方可办理工程验收。

②工程未办理工程验收,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③工程验收应具备下列资料:

A.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B.基础复检记录

C.主要材料和用于重要部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记录或试验资料

D.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E.设备安装重要工序施工记录

F.管道焊接检验记录

G.试运转记录

H.设计修改通知书、竣工图及其它有关资料

④根据业主提出的非标及特殊要求的项目。

以上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