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文档格式.docx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默(Romer,1993)利用76个发展中国家1960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机器和设备进口对生产的影响。
科等人(Coeetal.,1997)考察了通过机器设备进口而流向欠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效应。
刘遵义(Lawrence,1999)在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100多个制造业中国际竞争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刺激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一些文献还探讨了普通进口和技术扩散之间的可能联系(CoeandHelpman,1995;
Keller,2001)。
康诺利(Connolly,2003)用75个国家1965-1990年的专利数据代表这些国家的模仿与创新,量化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对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模仿与创新的溢出效应。
针对我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我国有不少经济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定性或定量分析。
普遍认为进口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刘晓鹏,2001;
张亚斌,2002;
熊启泉、杨十二,2005;
廖进中、邓海滨,2006;
张亮,2006)。
熊启泉和杨十二(2005)的“重新审视进口再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文虽然应用了计量分析中比较前沿的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了进口贸易对GDP增长的动态影响及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杨全发等(1998)运用巴拉萨和费德等人建立的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出口的增长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陈家勤从进口依存度和进口GDP增长弹性分析,得出我国进口的增长在GDP的增长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王建峰等依据已有的有关研究结果、数据、现实和历史经验提出对我国现行出口政策重新进行定位和调整,重新审视出口导向政策等等。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再次对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为了确定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与GDP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现状,然后从理论分析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使用数量经济软件,求得出口、进口和净出口与GDP的回归参数,从实证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1章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现状
1.1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特殊,既不同于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严重通货膨胀,又不同于前几年的持续通货紧缩趋势。
虽然去年以来消费品物价指数由负转正,投资品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强劲,去年九、十月后物价上涨趋势较为明显,但消费品价格除粮食等农产品上涨较快外,其余比较疲弱,甚至还有下降。
消费品物价指数总的看还在合理区间移动。
当前我国虽然由于部分行业投资扩张较猛,引起部分物资如煤、电、油、运筹供应紧张,但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失业率还在增长;
资金不紧张。
银行存差很大;
生产能力不紧张,大部分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消费品能力宽松甚至过剩,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
现在实际增长率仅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限,未到上限。
不过碰到的瓶颈制约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影响发展的全局。
从经济运行来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投资过多的现象,又有在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前几年,我国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质上是“从松”的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之所以讲稳健,实际上是放松银根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现在通货紧缩趁势已经淡出,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从松”的政策转向“中性”政策。
由“从松”转向“中性”,就是要求适度收紧。
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逐步减弱,方向正在调整转型。
稳健的货币政策也要从紧一些,但不能太紧。
所谓不能太紧,就是说不能像治理严重通货膨胀时采用约刹车手段。
对一些消费热点和投资重点还要继续支持,还要支持扩大就业;
但对过度的低水平重复投资要“削峰”,采取“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要“双防”,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滋长,又要预防通货紧缩趋势重现。
要坚持上下微调,松紧适度,这与中央提出的“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是一致的。
从经济走向上看,从去年到今年是从通货紧缩趋势向通货膨胀趋势转化。
因此,首先要挡住通胀苗头的压力,特别要注意控制投资的过度扩张。
防止大起大落,关键是防止投资的大起。
整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往往肇因于投资的过度扩张。
投资扩张的规律首先是引起投资品需求的扩张,继而引起消费品需求的扩张,再进而引起生产能力和产品供应的扩张。
故而物价走势的轨迹,也是投资品和生产资料先涨,消费品后涨;
终而因供大于求导致双双下跌。
我国本轮物价上涨趋势,也是上游产品价格涨幅高于下游产品。
按照通例,下游最终消费品价格上涨滞后期约为半年到一年。
但我国此轮物价上涨,上游产品能否顺畅将涨价传递到下游产品,与过去相比,受阻因素颇多。
如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就业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社保教育等支出预期加大等导致消费倾向下降,关税减免,进口限制放宽取消,以及国际通缩尚未过去等等,最终消费需求受到上述种种限制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向最终消费品传递。
至于上游产品涨价能否通过成本推动最终消费涨价,未必尽然,主要原因是劳动工资。
因为就业问题困难,涨不上去,通胀的一个核心机制即工资与物价的轮翻上涨,现在看不出有发生的迹象,所以现在离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很远。
在这种情势下,过一两年后,一些部门过度投资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
会导致通缩压力。
所以,对新一轮投资扩张造成的产能过度膨胀要密切注意。
通过投资规模的适当控制,我们既能遏止因投资膨胀而导致的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防止通胀苗头滋长于先,又能抑止过度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防止通缩趋势再现于后,实现双防的目的。
1.2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我国的现阶段商品贸易总体状况是:
出口品的附加值在向高端移动,但进口相对较高技术的产品、出口相对较低技术产品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1.2.1高技术产品比例增大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比较成本优势明显以及宏观调控的过度鼓励吸引全球加工制造业快速向中国转移,中国很快承担起全球商品供应重负,成为“两头在外”的“世界加工厂”。
这种情况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由此刺激为出口服务的加工产业的过度膨胀,出口经济总值比重过大,形成了中国企业为了出口大量增产、急剧膨胀产能的局面。
中国为出口服务的加工性产业的过度膨胀,孤军突起,造成国内原料、动力供应和销售市场严重脱节失衡。
“两头在外”比重太高,明显受制于人。
这是现阶段最大的市场失衡。
从2000—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38%。
目前,国际市场份额已接近20%。
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3478亿元。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正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的重要基地,并开始向研发制造基地转型。
截止去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近30%。
网络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与渗透,传统产业加速优化升级,不断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又据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部的张威日前透露,2007年我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贸易额达到14617.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的67.5%。
今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同包括印度、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贸易。
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显示,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进口量价涨。
进出口2705.3亿美元。
增长5.4%。
其中出口1366.3亿美元,增长26.4%;
进口339亿美元,增长46.1%。
加工贸易增速持续回落,进出口2411.5亿美元,增长14%,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526.5亿美元,增长4.8%,回落9.2个百分点;
进口85亿美元,增12.6%,提高1.7个百分点。
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商品出口,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2.2中国进出口贸易范式的变化
自1982年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态势。
1982—2006年进出口年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46%和16.86%,均高于同期GDP年均同比约10%的增长率。
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1980—1994年的“以出养进”阶段、1995—2000年的“起步”阶段和2001年以来的“加速”阶段。
目前中国经济已形成了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次产品进口的国际贸易分工模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第一阶段,为了获得进口资本品的所需外汇,改革开放初期在制造业缺乏足够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下,中国只有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来获取外汇。
在1994年之前,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为顺差(1980—1994年顺差总额为662.24亿美元);
与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相对应的是同期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逆差(逆差为962,03亿美元)。
这说明中国在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初级产品出口来获取外汇,并进口带有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实行了“以出养进”的贸易战略。
第二阶段,1994年后,中国经济走出了靠初级产品贸易顺差来弥补工业制成品进口逆差的“以出养进”阶段。
1995—2006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出口则为逆差,逆差额达到4294.82亿美元;
而同期工业制成品贸易则为顺差,顺差额达到9856.01亿美元。
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初级产品的进出口逆差快速增长,200l—2006年这一逆差达到3877.23亿美元,占1995年以来初级产品进出口逆差总额的90.28%。
而同期工业制成品的顺差则达到7776.96亿美元,占1995年以来工业制成品顺差总额的78.91%。
对比1995—2000年和2001—2006年两个阶段的贸易顺差数据,可以发现1995—2000年工业制成品贸易顺差和初级产品贸易逆差之和为1661.46亿美元,而200l—2006年间这一数额达到3899.73亿美元,后者比前者翻了一番多。
因此,从进出口贸易顺差额的变化上,可以把1995—2000年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称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2001—2006年贸易顺差翻一番多的事实则说明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加速”阶段。
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则从1984年的49.4%上升到2006年的94.5%。
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工业制造业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次产品进口的国际分工贸易模式。
依据WT02006年的世界贸易统计数据,中国制造业出口在1980年占世界制造业出口的0.8%,1990年为1.9%,2000年为4.7%,而2005年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达到9.6%,仅次于美国的10%和欧盟(EU25)的44.3%;
在制造业的进口方面,1980年中国制造业进口占世界制造业进口的1.1%,1990年为1.7%,2000年为3.5%,而2005年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达到6.6%,仅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