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640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docx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测试题

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选择题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3题。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

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2008·海南高考)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完成5~6题。

5.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钢铁B.机电C.纺织D.电子

6.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

品。

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A.煤市场B.碳市场C.石油市场D.天然气市场

7.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

碳气体的排放量

  (2010·南京模拟)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8~10题。

8.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9.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0.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D.夏季降水丰富

1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

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而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

评估报告》预测:

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

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

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2:

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    (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

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

暖,主要目的是  。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

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14.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

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

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

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    因素对该差异

的影响明显。

(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气候类型④所示

地区主要的水果有  (至少写两个)。

(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

为什么?

 

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

比较北京和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

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

答案:

A

2.解析:

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波动上升的,降水变化是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答案:

D

3.解析:

气温波动上升,会使蒸发量增多,而降水波动减少,使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答案:

A

4.解析:

全球变暖是现在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但并不是全球每一个地方都在变暖,而降水量也是有增有减,河湖水位也是有升有降。

我国西部山地,由于不断升温,高山上的冰雪大量融化,从而使得冰雪总量减少,故应选D。

答案:

D

5.解析:

履行《京都议定书》,调整能源结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在题目给出的四个产业中钢铁企业属于耗费能源量大的产业,比其他三产业对能源依赖程度要强得多。

答案:

A

6.解析: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不同类型国家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有大量余额的国家可向由于受到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家出售排放余额,这种交易围绕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的限控展开,称为碳市场。

答案:

B

7.解析:

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与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有关,由此可知D项措施最有效。

答案:

D

8——10.解析:

甲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丙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冰F

岛位于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故小岛西侧降水量较大;岛屿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最冷月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大于0℃。

答案:

8.C 9.C 10.A

11—12:

解析: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从气温、降水数据上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11.C 12.C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

(1)题,从图中看出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的气温距平为正值,这说明1月均温偏高。

其中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由图可直接读出。

(2)题,由于我国北方城市供暖主要采取燃煤措施,故集中供暖一方面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另外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第(3)题,回答本题应注意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考虑。

答案:

(1)偏高 青海

(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①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

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

14.解析:

(1)题,从风向上看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在30°~40°N,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2)题,由图知,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③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第(3)题,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的植被为热带雨林,①→②→③→④→⑤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它是由纬度因素造成的。

第(4)题,⑥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为雨热同期。

④为地中海气候,主要水果为柑橘、无花果等。

第(5)题,除亚洲外,其他大洲无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因为它们海陆热力差异小。

答案:

(1)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

控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3)热带雨林 由赤道向两极 纬度(太阳辐射) (4)

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柑橘、无花果、葡萄、柠檬等 (5)没有。

 该气候是

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