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318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解答:

解:

A、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铁生锈的过程中能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衣服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白酒

牛奶

蒸馏水

可口可乐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白酒、牛奶、可口可乐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A、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属于混合物.错误;

B、牛奶中含有水和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

D、可口可乐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由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分子很小

分子有质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由题意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人们的鼻子中,碰到嗅觉细胞,故闻到香味.

A、在远处就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与分子很小无关,故A错误;

B、在远处就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与分子的质量无关,故B错误;

C、在远处就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C错误;

D、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

古诗以精炼的语句描绘出如画一般的意境,从化学的角度应用微粒的观点可以解释其中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

4.(2分)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  )

+2

+3

+4

+6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利用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在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

由化学式为SiO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x+(﹣2)×

2=0

解得x=+4;

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尤其注意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并能用化合价计算的原则来进行计算.

5.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1

2

3

6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

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牢记与掌握,并能应用于解题.

6.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

钙单质

钙元素

钙原子

钙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由题意,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元素,存在与某些化合物中.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元素,它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与人体中.

故选B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7.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的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

蓝色晶体

绿色食品

黑色粉末

银白色金属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要理解绿色食品的含义,区别物质颜色与其拓展含义的不同,绿色食品不是指食品的真正颜色,而是指环保无污染、无公害、健康安全的食品.

A、蓝色晶体是指晶体物质呈现的真实颜色,故选项错误;

B、绿色食品是指环保无污染的食品,与食品真实颜色无关,故选项正确;

C、黑色粉末是指固体呈现的真实颜色,与物质颜色有关,故选项错误;

D、银白色金属是物质的真实颜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题的实质是考查绿色食品的含义,明确绿色是指环保安全,与“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关系,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

8.(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的有关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蜡烛﹣﹣发出白光

木炭﹣﹣发出白光

镁条﹣﹣耀眼白光

红磷﹣﹣浓厚白雾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A、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2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  )

用淘米水浇花

开发利用地下水

使用节水龙头

用喷灌、滴灌给农作物浇水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空气与水.

A、根据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B、根据开发利用地下水与节约用水无关进行解答;

C、根据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D、根据用喷灌、滴灌给农作物浇水可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A、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开发利用地下水与节约用水无关,故B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喷灌、滴灌给农作物浇水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符合题意.

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考查的重点内容.

10.(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撹拌

实验用剩的药品及时放回原瓶

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来分析即可;

B、根据实验药品的处理的三不原则即可判定正误;

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先预热;

试管上不能有水珠;

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解答;

D、根据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解答.

A、过滤时用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引流;

故错误;

B、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处,不能随意丢弃,不能带出实验室;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是正确的,故正确;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错误.

答案:

C

实验基本操作是中考必考的一类题目;

在平时实验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避免发生危险.

11.(2分)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

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③禁止乱砍乱伐;

④开发氢能源;

⑤利用水力发电;

⑥种植花草树木.

①③④⑤⑥

①②③④⑤⑥

③④⑤⑥

①②④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分析比较法.

①根据煤燃烧的产物判断.

②根据现在的能源结构判断.

③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判断.

④根据氢能的优点判断.

⑤根据水利发电不需烧煤等化石燃料,不产生二氧化碳判断.

⑥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判断.

①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正确;

②目前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

③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禁止乱砍乱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

④开发氢能源,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

⑤利用水力发电,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

⑥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种植花草树木,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

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③④⑤⑥.

故选A.

在极端天气肆虐的今天,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入的共识,温室效应的危害、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2.(2分)向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

碳酸分子中含有碳酸根(CO32﹣)原子团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

空气中氮气的使石蕊变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