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781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症状

‧疲倦

‧发抖或抽筋

‧失眠

‧呼吸困难

‧作恶梦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

‧恶心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

‧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纾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变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

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

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

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

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灾难的再次经验:

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2.逃避反应:

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3.高度的警觉性:

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易怒或爆发愤怒

∙注意力集中困难

∙过度警觉

∙过度的惊吓反应

 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反应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

一般而言,这些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目前看起来状况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来。

由于儿童与青少年们对灾变事件(例如死亡)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稍异于成人。

以下的整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分述如下:

所有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

◆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不同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典型反应:

学龄前(1-5岁)

˙吸手指头

˙尿床

˙害怕黑暗或动物

˙黏住父母

˙畏惧夜晚

˙大小便失禁,便秘

˙说话困难(例如:

口吃)

˙食欲减退或增加

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以往所处的安全的世界,因灾变而遭受破坏,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学龄儿童(5-10岁)

˙易怒

˙哭诉

˙黏人

˙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

˙明显地与弟弟妹妹竞争父母的注意力

˙畏惧夜晚、做恶梦、害怕黑暗

˙逃避上学

˙在同伴中退缩

˙在学校失去兴趣或不能专心

退化行为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失去宠物或有价值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特别难处理的。

青春期前(11-14岁)

˙睡眠失调

˙食欲不振

˙在家里造反

˙不愿意做家事

˙学校问题(例如:

打架、退缩、失去兴趣、寻求注意的行为)

˙生理问题(例如:

头痛、不明原因的痛、皮肤发疹、排泄问题等)

˙失去与同侪社交活动的兴趣

同侪活动在年龄层特别明显,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并和别人一样,反应以减低紧张和焦虑及可能的罪恶感为目标。

青春期(14-18岁)

˙身心症状(例如:

排泄问题、气喘)

˙头痛与紧绷

˙食欲与睡眠失调

˙月经失调与月经困难

˙烦躁或减低活动、冷漠

˙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不负责或犯法的行为

˙对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减少

˙注意力不集中˙虑病症(不断担心自己有病痛,但无医学上的根据)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她)同年龄的同侪,他们特别容易因同侪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是最常见的压力,也是最急需处理的危机,大多数会出现以下反应:

◆˙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

◆˙身体不适,例如没食欲、呼吸困难

◆˙觉得自己被拋弃,对过世亲人生气

◆˙对亲人的死亡自责

◆˙模仿过世亲人的行为或特征

◆˙变的容易紧张

◆˙担心以后没人照顾他

◆˙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特别乖、特别顽皮

 

二、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

各种灾难让学童面临空前重大的压力。

学校复学之后,学童心理复健的责任便直接落在教师的肩上。

然而大多数的教师也是灾难的受害者,承受着丧失亲友、财产的伤痛,同时身兼受灾者与救难者的双重角色。

即便是自己未亲身经历灾害、失落亲友,但经由媒体的报导或亲友间的传述,也真确地感受到灾难的震撼。

因此,在复学之后,这势必成为校园内每一位成员所必须立即面对的,若教师无法先平复自己情绪,将对学童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

故在此我们列出救灾人员在面临如此灾难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与自己能做的因应对策,期望能对教师情绪的平复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列出教师们在帮助学童时可能面临的挫折与因应方式,希望能对教师辅导学童时有所帮助。

面对如此重大灾难之后,您可能出现以下反应:

Ø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您能为您自己做些什么

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哉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它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它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

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然而,当您在学校面对学童,试图帮助学童走过大地震所带来的阴影与伤痛的过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这许多的挫折:

因为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学童做的更多而产生挫折感与罪恶感。

为学童的遭遇感到十分悲伤,甚至由学童的反应与行为,回想到自己本身的情形,进而严重影响个人情绪。

原来怀抱满腔热情想帮助学童,却因为学童拒绝谈论灾后创伤或拒绝关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您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肯定自己有这些心理反应,如罪恶感、悲伤、忧郁等,都是正常的。

可以与其它教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

对学童多些包容。

学童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出现一些常行为,例如学童会很黏老师、愤怒攻击其它学童、或出现一些幼儿时期才会有的行为。

确认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自助而后助人,期望这本手册提供的方式能帮助教师平复心情,使您更有心力帮助学童安心就学,如此不仅能协助学童度过心理的困顿,也能减轻学童父母的负担,不需花费更多力气安顿孩子的身心,而投注更多的心力于家园的重建。

三、教学场景下的辅导原则

在灾后,面对学生所可能出现的身心症状,如何安抚其情绪及进行辅导,便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所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进一步的发现及做出及时的辅导,避免学生在心中留下阴影,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因应其突如其来的不明情绪,让学生可以经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泄其情绪,并且导正学生对于某些情绪发生的错误观念。

以下的介绍,将分为一般性通则与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适用的特则来说明。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一般性通则

正如前述,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

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

在此,我们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IncidentStressManagement,简称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师一向具体可行的方法,藉由团体讨论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

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量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简化成四个步骤:

1.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什么事情。

这样将提供他们对地震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

团体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

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了些什么?

看见什么?

听到什么?

闻到什么?

和做些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