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522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控制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测量数据处理………………………………………………………5

5.1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5

5.1.1测距边的精度评定………………………………………………6

5.1.2距离归化改正……………………………………………………6

5.1.3水平角观测中误差………………………………………………6

5.1.4导线环角度闭合差………………………………………………6`

5.1.5导线环平差………………………………………………………6

5.2高程控制测量数据处理……………………………………………7

6、贯通误差预计分析…………………………………………………7

6.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7

6.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8

6.3高程控制测量贯通误差预计分析…………………………………9

7、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9

7.1贯通误差的测定……………………………………………………9

7.2贯通误差的调整…………………………………………………10

8、竣工测量…………………………………………………………10

附图1、岩仔头隧道进口段洞内控制导线网示意图

1、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3)《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_T17942-2000)。

(4)《福建省南平至顺昌高速公路A2标段施工图》。

2、工程概况

岩仔头隧道为延顺A2合同段的主要控制工程。

隧址区属低山丘陵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东西走向,穿越一南北向的宽缓梳状山脉,沿线地形呈波状起伏,沟谷较发育,以东西走向为主,宽度较窄,切割不深,但长度较长,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厚。

进口处地面高程130-140m,出口处地面高程175-180m,隧道轴线最高点高程797m,相对高差约637m。

进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25~35°

,出口侧山坡的自然坡度约45~55°

岩仔头隧道平面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净距其中左洞起讫桩号ZK8+521~ZK13+220,总长4699m,平面线形为:

直线130.789m+圆曲线2539.589m(R左=2850m)+直线1340.487m+缓和曲线200m+圆曲线488.135m(R右=1450m);

纵坡坡率/坡长为:

1.25%/4699;

贯通面的里程ZK10+870.5,进口至贯通面高差-28.728m,出口至贯通面的高差为26.98。

右洞起讫桩号YK8+505~YK13+205,总长4700m,平面线形为:

直线140.314m+圆曲线2532.874m(R左=2850m)+直线1389.242m+缓和曲线200m+圆曲线437.57m(R右=1450m);

右洞贯通面的里程是YK10+855,进口至贯通面高差-29.894m,出口至贯通面的高差为26.973。

设计时速80Km/h,单向双车道,隧道净空10.25×

5m。

3、人员设备配置(详见下表3-1/2)

人员表表3-1

序号

姓名

职务

工作内容

1

余万清

总工程师

方案审核

2

黄运河

测量队长

方案的制定、实施、总结

3

史海波

测工

方案的实施、仪器设备的保养

4

赵顺顺

5

任晓滨

方案的实施、现场施工放样

设备表表3-2

设备名称

型号

标称精度

数量

双频GPS接收机

天宝R8

3mm+1ppm

4台

全站仪

LeicaTS06

2"

1台

LeicaTc802

水准仪

DSZ2

1.0mm

2台

4、控制测量方案

4.1洞外控制测量概述

由于隧道通过的地区山高林密,通视条件很差,若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控制测量,很难减少测站数,无法保证贯通精度,因此决定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采用接桩复测时的三等GPS控制网和三等水准路线。

在隧道进口利用三等GPS点BI01、BI02作为进洞控制点,同时BI01、BI02、BIO4既是三等GPS控制点又是三等水准点。

在隧道出口利用三等GPS点XJ02、XJ03、YE65作为进洞控制点,同时YE65点又是三等水准点。

根据复测结果无论平面控制点还是高程控制点的数量或是精度,均能满足隧道施工控制测量要求。

洞外控制测量精度见下表4-1。

三等控制点二维约束平差精度统计表4-1

基线边相对中误差

中央子午线117°

50´

00″

起点

终点

S(m)

MS(cm)

MS:

S

ppm

YE64

YE63

281.2064

0.38

1/74000

13.47

最弱边

基线边方位角相对中误差

方位角

(DDD.MMSSS)

中误差(″)

备注

342.36462

2.68

点位坐标平面中误差

点名

x(m)

y(m)

点位中误差(cm)

误差椭圆

中误差(cm)

E(cm)

F(cm)

ET(D:

M:

S)

XJ01

2942302.6693

522527.5165

0.57

0.46

0.32

150.5949

最弱点

0.43

0.36

4.2洞内控制测量

4.2.1布设方案

受地形限制,进洞口投点选在距洞口500m处的公路上,编号BIO2。

出洞口投点选在距洞口518m处的房顶上,编号为XJ03。

进洞口平面控制以BI02为起点在洞口段左右洞各布两条支导线。

两条支导线在人行横洞处(车行横洞)形成4个闭合环。

每个环在闭合前为了加强图形强度,采用多边形闭合形式向前推进。

出洞口平面控制以XJ03为起点在洞口段左右洞各布两条支导线,导线最短边1m,最长边1m。

两条支导线在人行横洞处形成4个闭合环。

(详见附图1岩仔头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示意图)。

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贯通面位于岩仔头隧道的中点,即ZK10+870.5、YK10+855处。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以BI04作为进洞口水准基点,以YE65作为出洞口水准基点,用洞内平面控制点作为洞内水准点,在左右线支导线形成闭合环的同时组成水准闭合环。

在水准闭合环形成之前采用往返水准路线向前推进。

4.2.2精度设计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相关规定,结合岩仔头隧道实际情况,洞内平面控制按最高的四等导线网进行设计,高程按照四等水准网要求布设。

具体设计见表4-3/4。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4-3

导线网

等级

贯通误差限差(mm)

横向贯通中误差(mm)

导线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闭合环全长相对闭合差

四等

150

65

2.5

18

1/80000

6

5√n

1/35000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4-4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仪器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

环线闭合差

70

25

10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20√L

测量方法及作业要求见表4-5/6

平面控制测量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4-5

导线等级

测角

测距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一测回读数较差(mm)

单程各测回较差(mm)

往返测距较差(mm)

leica

TS06

8

13

9

≤5

≤7

≤2(a+b*D)

高程控制测量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4-6

仪器

视线长度(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

视线离地面高度(m)

红黑面读数较差(mm)

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苏一光DSZ2

100

≥0.2

3.0

5.0

4.2.3观测注意事项

1)、洞内的平面控制网宜采用导线形式,导线的边长宜近似相等,直线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段不宜短于70m,导线边距离洞内设施不小于0.2m。

2)、洞口内、外两个测站在观测时,由于洞口内、外温差大,空气密度变化剧烈,使得测角时目标成像极不稳定,严重影响照准精度,而且折光影响异常显著,而且这两个测站又距贯通面最远,其测角误差对贯通影响最大,因此这两站应安排在大气稳定的夜间或阴天进行。

3)、洞内测角必须观测左右角且必须配置度盘,在配置度盘时需要特别注意度盘尾数值不能是同一个值。

4)、由于洞内导线边短,仪器对中和目标偏心对测角的影响较大,因此,测角时在测回间仪器和目标均应重新对中至少三次,为减小照准误差,在观测时采用瞄准两次读数两次的方法。

5)、测角必须在洞内通风排烟完成、成像清晰后才可进行,且在观测过程中禁止仪器受到任何震动干扰。

6)、洞内水准路线均为支水准路线,必须用往返观测进行检核。

并经常进行复测。

5、测量数据处理

5.1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

5.1.1测距边的精度评定

1)单位权中误差:

μ=√([Pdd]/[2n])

式中d——各边往、返测的距离较差(mm);

n——测距边数;

P——各边距离的先验权,其值为1/σD2,σD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计算。

2)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mDi=μ√(1/Pi)

式中mDi——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Pi——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5.1.2距离归化改正

在测距时,距离的气象改正采取直接输入大气温度和气压使全站仪进行自动改正,而加、乘常数改正可根据仪器检定常数进行改正,然后进行归算到隧道统一高程面改正计算,计算公式为:

DH=DP*(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