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0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29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9页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9页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9页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9页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4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命通会完整白话版.doc

三命通会

(完整白话版)

目录

卷一 1

论五行生成 1

论五行生克 1

论支干源流 2

总论纳音 3

论纳音取象 3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 6

卷二 31

论天干阴阳生死 31

论地支 34

十干分配天文 35

十二支分配地理 37

论地支属相 38

论人元司事 39

论四时节气 39

论五行旺相休囚死并寄生十二宫 40

论遁月日时 41

论年月日时 42

论胎元 43

论坐命官 44

论大运 44

论小运 45

论太岁 45

总论岁运 47

论十干合 47

论进交退伏 48

论十干化气 49

论支元六合 51

论支元三合 51

论将星华盖 52

论咸池 53

论六害 53

论三刑 54

论冲击 56

卷三 57

论十干禄 57

论金舆 60

论驿马 60

总论禄马 64

论天乙贵人 64

论三奇 67

论天月德 68

论太极贵 69

论学堂词馆 70

论正印 71

论德秀 72

论劫煞亡神 72

论羊刃 73

论空亡 74

论元辰 76

论暗金的煞 77

论灾煞 78

论六厄 78

论勾绞 78

论孤辰寡宿 79

论天罗地网 80

论十恶大败 81

总论诸神煞 81

卷四 84

论十干坐支兼得月时及行运吉凶 85

论十二月支得日干吉凶 90

论五行时地分野吉凶 95

卷五 102

论古人立印食官财名义 102

论正官 104

天福贵人 106

天元作禄 106

岁德正官 107

时上正官 107

官印禄库 107

相刑遇贵 108

三合遇贵 108

水火既济 108

金火相成 108

论偏官 108

天元坐煞 110

时上一位贵 110

年上七煞 111

官煞混杂 112

专禄要制 112

弃命从煞 112

官煞去留杂论 113

卷六 115

壬骑龙背 115

论正财 136

论偏财 139

论印绶 142

论倒食 145

论杂气 146

附论墓运 148

论伤官 148

论食神 152

论阳刃(前论羊刃煞与此参看) 157

论建禄(此与前论禄同参) 161

卷七 162

论性情相貌 163

论女命 168

论小儿 174

论六亲 176

卷八 179

六甲日甲子时断(以下所忌月分与时间断) 179

六甲日乙丑时断(以下六甲所忌月同上,时忌并论) 180

六甲日丙寅时断 181

六甲日丁卯时断 182

六甲日戊辰时断 182

六甲日己巳时断 183

六甲日庚午时断 184

六甲日辛未时断 184

六甲日壬申时断 185

六甲日癸酉时断 185

六甲日甲戌时断 186

六甲日乙亥时断 187

六乙日丙子时断 187

六乙日丁丑时断(以下六乙日所忌月分与上同,时亦并论) 188

六乙日己卯时断 189

六乙日庚辰时断 190

六乙日辛巳时断 191

六乙日壬午时断 191

六乙日癸未时断 192

六乙日甲申时断 193

六乙日乙酉时断 193

六乙日丙戌时断 194

六乙日丁亥时断 195

六丙日戊子时断 195

六丙日己丑时断(以下六丙日所忌月分与上同。

时亦并论) 196

六丙日庚寅时断 197

六丙日辛卯时断 198

六丙日壬辰时断 199

六丙日癸巳时断 199

六丙日甲午时断 200

六丙日乙未时断 201

六丙日丙申时断 201

六丙日丁酉时断 202

六丙日戊戌时断 203

六丙日己亥时断 203

六丁日庚子时断 204

六丁日辛丑时断(以下六丁日所忌月分同上,时忌无论) 205

六丁日壬寅时断 206

六丁日甲辰时断 206

六丁日乙巳时断 207

六丁日丙午时断 208

六丁日丁未时断 208

六丁日戊申时断 209

六丁日己酉时断 210

六丁日庚戌时断 210

六丁日辛亥时断 211

六戊日壬子时断 212

六戊日癸丑时断(以下六戊日所忌月份俱同上断时犯亦同) 213

六戊日甲寅时断 213

六戊日乙卯时断 214

六戊日丙辰时断 215

六戊日丁巳时断 216

六戊日戊午时断 216

六戊日己未时断 217

六戊日庚申时断 218

六戊日辛酉时断 219

六戊日壬戌时断 219

六戊日癸亥时断 220

卷九 221

六己日甲子时断 221

六己日乙丑时断 222

六己日丙寅时断 222

六己日丁卯时断 223

六己日戊辰时断 224

六己日己巳时断 224

六己日庚午时断 225

六己日辛未时断 226

六己日壬申时断 226

六己日癸酉时断 227

六己日甲戌时断 228

六己日乙亥时断 229

六庚日丙子时断 229

六庚日丁丑时断 230

六庚日戊寅时断 231

六庚日己卯时断 232

六庚日庚辰时断 232

六庚日辛巳时断 233

六庚日壬午时断 234

六庚日癸未时断 234

六庚日甲申时断 235

六庚日乙酉时断 236

六庚日丙戌时断 236

六庚日丁亥时断 237

六辛日戊子时断 238

六辛日己丑时断 239

六辛日庚寅时断 240

六辛日辛卯时断 240

六辛日壬辰时断 241

六辛日癸巳时断 242

六辛日甲午时断 242

六辛日乙未时断 243

六辛日丙申时断 244

六辛日丁酉时断 245

六辛日戊戌时断 245

六辛日己亥时断 246

六壬日庚子时断 247

六壬日辛丑时断 247

六壬日壬寅时断 248

六壬日癸卯时断 249

六壬日甲辰时断 250

六壬日乙巳时断 250

六壬日丙午时断 251

六壬日丁未时断 252

六壬日戊申时断 252

六壬日己酉时断 253

六壬日庚戌时断 254

六壬日辛亥时断 254

六癸日壬子时断 255

六癸日癸丑时断 256

六癸日甲寅时断 257

六癸日乙卯时断 257

六癸日丙辰时断 258

六癸日丁巳时断 258

六癸日戊午时断 259

六癸日己未时断 260

六癸日庚申时断 260

六癸日辛酉时断 261

六癸日壬戌时断 262

六癸日癸亥时断 262

卷十 263

看命口诀 263

巫咸撮要 276

玉井奥诀(安在杜说著) 282

卷十一 310

气象篇(醉醒子撰) 310

卷十二 375

元理赋 375

真宝赋 382

金声玉振赋 392

金鼎神秘赋 397

元机赋 401

络绎赋 402

全玉赋 403

心镜五七赋 404

造微论 406

人鉴论 407

元妙论 408

精微论 410

惊神论 411

明津先生骨髓歌 412

搜髓歌 413

四言独步 414

8

卷一

论五行生成

天高寥廓,六气回旋以成四时;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万物。

可谓无穷而莫测者也。

圣人立法以推步者,盖不能逃其数。

观其立数之因,亦皆出乎自然。

故载于经典,同而不异,推以达其机,穷以通其变,皆不离于数内。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咸有所自也。

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阳之初一,阳数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阴之初二,阴数也,故火曰二;木居东方,东,阳也,三者,奇之数,亦阳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西,阴也,四者,偶之数,亦阴也,故金曰四;土应西南长夏,五者,奇之数,亦阳也,故土曰五。

由是论之,则数以阴阳而配者也。

若考其深义,则水生于一。

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水,故《灵枢经》曰:

“太一者,水之尊号。

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以今验之,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卵、胎胚皆水也,岂不以为一?

及其水之聚而形质化,莫不备阴阳之气在中而后成。

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则甘,土之味也。

甘极而后淡,淡,本也。

然人禀父母阴阳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肾,左肾属水,右肾属火。

火曰命门,则火之因水而后见。

故火曰次二。

盖草木子实,大小虽异,其中皆有两以相合者,与人肾同,亦阴阳之兆。

是以万物非阴阳合体则不能化生也。

既阴阳合体,然后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

盖水有所属,火有所藏,木有所发,金有所别,莫不皆因土而后成也。

故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后成。

兼其土数,五以成之,则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常以五之生数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数皆五以合之。

明大衍之数,由是以立,则万物岂能逃其数哉?

论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相克,其理昭然。

十干十二支、五运六气、岁月日时皆自此立,更相为用,在天则为气:

寒、暑、燥、湿、风;在地则成形:

金、木、水、火、土。

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此造化生成之大纪也。

原其妙用,可谓无穷矣。

木主于东;应春。

木之为言触也,阳气触动,冒地而生也。

水流趋东以生木也;木上发而覆下,乃自然之质也。

火主于南,应夏。

火之为言化也,毁也,阳在上,阴在下;毁然盛而变化万物也。

钻木取火,木所生也。

然火无正体,体本木焉。

出以应物,尽而复入,乃自然之气也。

金主于西,应秋。

金之为言禁也,阴气始禁止万物而收敛,披沙拣金,土所生也。

生于土而别于土,乃自然之形也。

水主于北,应冬。

水之为言润也。

阴气濡润,任养万物也。

水西而东,金所生也。

水流曲折,顺下而达,乃自然之性也。

土主于中央,兼位西南,应于长夏。

土之为言吐也,含吐万物,将生者出,将死者归,为万物家。

故长于夏末,火所生也。

土或胜水,水乃反土,自然之义也。

五行相克,子皆能为母,复雠也。

木克土,土之子金反克木;金克木,木之子火反克金;火克金,金之子水反克火;水克火,火之子土反克水;土克水,水之子木反克土。

互能相生,乃其始也;互能相克,乃其终也。

皆出乎天之性也。

《素问》所谓水生木,木复生火,是木受窃气,故水怒而克火。

即子逢窃气,母乃力争,与母被鬼伤,子来力救,其义一也。

强可攻弱,土得木而达;实可胜虚,水得土而绝;阴可消阳,火得水而灭;烈可敌刚,金得火而缺;坚可制柔,木得金而伐。

故五者流行而更转,顺则相生,逆则相克,如是则各各为用,以成其道而已。

论支干源流

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

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

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其十干曰:

于逢、旃蒙、柔兆、疆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支曰:

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蔡邕独断曰:

“干,干也。

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

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是也。

”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

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

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

至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作甲历而文字生焉。

逮及黄帝授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

命大尧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纳音之属。

总论纳音

尝观《笔谈》论六十甲子纳音,本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

纳音与《易》纳甲同法:

干纳甲、坤纳癸,始于干而终于坤。

纳音始于金,金,干也,终于土,土,坤也。

五行之中,惟有金铸而为器,则音响彰,纳音所以先金。

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律吕相生之法也。

甲子,金之仲,同位娶乙丑,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壬申,同位娶癸酉,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庚辰,同位娶辛已,隔八下生戊子。

火之仲戊子,娶乙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