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3880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朱熹的教育思想Word格式.docx

“熹闻之候之所以教于是者,莫非明义反本,以遵先王教学之遗意”[2],由此可以看出,“遵先王之意”和“明义反本”便是其所谓之“本”,也即教育的根本和目的。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以“明人伦为本”。

他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

盖民有是身,则必有是五者,而不能以一日离;

有是心则必有五者之理,而不可以一日离也。

是以圣王之教,因其固有,还以道之,使不忘乎其初。

”[3]“明五伦”即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和宗法等级制度,在这个目的的指导下,朱熹进一步提出了应培养怎样的人才类型,即要培养自觉恪守封建纲常等级制度的“醇儒”。

在培养“醇儒”的基础上,朱熹按照个体差异,提出了不同的培养目标。

他首先划分了人性,认为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指出“天地之性,不可形容,不须赞叹,只得将它骨子实头处说出来,乃于言性为有功。

故熹只以仁、义、礼智四字言之,最为端的。

”[4],而气质之性是“以理与气杂而言之”的,同时,“气”又具有“清”、“浊”、“偏”、“正”等特性,进而,朱熹得出了“四等者”的结论:

“人之生也,气质之禀清明纯粹,绝无渣滓,则于天地之性无所间隔,而凡义理之当然,有不待学而了然于胸中者,所谓生而知之,圣人也;

其不及此者,则以昏明、清浊、正偏、纯驳之多少胜负为差,其或得于清明纯粹,而不能无少渣滓者,则虽未免小有间隔,而其间易达其碍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学以通之,而其学也则亦无不达矣,所谓学而知之,大贤也;

或得于昏浊偏驳之多,而不能无少清明纯粹者,则必其窒息不同,然后知学其学,又未必无不通也,所谓困而学之,众人也;

至于昏浊偏驳又甚,而无复少有清明纯粹之气,则虽有不通而懵然莫觉,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其通也。

此则下民而已矣。

”[5]他指出,要成为圣人,必须要通过学习,从而提出了他“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学”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要使人立志,他谆谆告诫他的学生“圣贤,只是做得人当为底事尽,今做到圣贤,止是恰好,又不是过外”[6]。

二、教育阶段

朱熹认为,教育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教育阶段。

也即小学和大学二类学校。

他将8到15岁划分为小学阶段,15岁以后为大学阶段。

他认为小学是基础。

想要培养人才,便要从儿童时期抓起,从具体生活细节入手,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之习,并且要加强练习,使之从小便养成合乎“孝悌诚敬”的封建道德行为习惯,为大学的学习夯实基础。

而大学,朱熹认为应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究。

大学主要教育如何探究穷理的功夫,着重讲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在道德修养和学识上由更深的造诣。

朱熹关于教育阶段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创见,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要重视儿童教育

朱熹在《小学题记》中指出: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也就是说,如果儿童时期便灌之以封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那么,儿童就会随时间推移养成合乎封建社会要求的思想习惯。

这一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人“打胚模”的阶段,“古人便都从小学中学了,所以大来,都不费力,如礼乐射御书数大纲都学了,及至长大,便只理会穷理致知的功夫,而今自小失了,更补填实是难。

”[7]于是朱熹又提出了“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格不胜患也。

”[8]即要重视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在知识才干的增长的同时,思想到的品质同步发展。

同时,朱熹还编写了《小学》,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还有专为蒙童编写的《蒙童须知》和《训蒙诗》等,这些在我国古代教材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二)、强调小学与大学之间的连贯性

朱熹不光注重学习阶段的划分,又充分考虑到了二者的连贯性。

这是他教育思想的进步之处。

他在《小学辑说》明确指出:

“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

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

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察其以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

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非若古今之辨,义利之分,判然入熏莸冰炭之相反儿不可以相入也。

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而不可哉~”[9]。

也就是说,小学时大学的基础,只有打好、打牢小学的基础,才能在进入大学后不打费力气的了解诸如穷理等的功夫。

而大学则是在小学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提炼,从具体的实物中学会归纳、总结一般规律的本领,探究“形而上”的东西,同时将这些总结出来的道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目标。

撇开朱熹在这两个阶段所授的某些封建道德思想来看,他关于学习阶段的理论是具有许多合理性的,它适应了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在今天看来,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

(一)、循序渐进

朱熹首创教人应有序,学习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在此基础上,朱熹规定了学习《四书》的次序和目的,他说,“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

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10],从而做到循序渐进,“则意定理明,而无殊易凌躐之患也”[11]。

他还提出了从低到高的学习步骤,并以登山作比,“问学如登塔,逐一层登上去,上面一层,虽不问人,亦自见得”[12],“臂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出,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13]。

对于朱熹“循序渐进”理论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年龄大小,由小到大划分学习阶段;

二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

三是要量力而行,不可贪多求快。

(二)、因材施教

朱熹在孔、孟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了“教人之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14]的重要方法,他说:

“德行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

言语者,善为辞者也;

政事者,达于为国治民之事者也;

文学者,学于《诗》、《书》、《礼》、《乐》,而能言其意者也。

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入于道。

”[15],他指出材有大小,教育的任务是,根据材之不同,施以不同的教导方法,使之小成小材,大成大材,这就是“各因其材所长而教之者”,这一观点反映了客观的教育规律,在朱熹的教育活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朱熹认为,“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所当然者而已”也即“学问思辨”;

“笃行”就是要把所穷的圣贤之理用于修身,待人处事接物等日常生活行为中,“责其身以必然”。

在他的理论中,“穷理”,仅仅完成了“学问思辨”四者功夫,还必须进一步躬身实践,学会“笃行”的功夫,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他强调:

“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弗讲学之功”[16],又说:

“学之之博,不若行之之要,行之之要,不若行之之实”[17],“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

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何事也。

”[18],提出了“知先行重”的观点,虽然这是为了强调儒家经典的教条学习,但是他强调“行”,重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行”使“知”益明,这些都是十分有价值的。

(四)、熟读精思

朱熹指出“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

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19],而精思又必须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出“读”与“思”是紧密结合的,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熟诵,“诵数以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

遍数未足,虽以成诵,必满遍数。

”[20];

二、反复体会,“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例会未到,不知有疑耳”[21];

三,濯去旧见,以来新知。

也就是说,不能抱守旧见,须得除去以前所见,才能达到:

“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22]的境界。

四、教育内容

(一)、小学

在小学,朱熹主要规定了两方面作为教学的内容,一是基本的行为规范,二是礼乐和日常的技能。

其特点是从实际练习入手。

为此,他专门编写了《蒙童须知》,对儿童然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细节,做了详细的规定。

内容涉及“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扫洒绢洁”、“读书写字”、及“杂细事宜”等几项。

除此之外,他还编写了《小学》作为小学的教材,在书中列举了大量格言、故事,包括学习和道德方面的典型,具体易懂,注意对儿童认识能力的适应性,这些都是朱熹教育思想的进步之处。

(二)、大学

1、《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研习

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并作为学生必读的典籍,始于朱熹。

他反复强调,“六经是三代以上之书,曾经圣人之手,全是天理。

”[23]“以圣贤之学,观圣贤之书;

以天下之理,观天下之事。

”[24]“学者于”《庸》《学》《论》《孟》四书,果然下功夫,句句字字,涵咏切己,一生受用不尽。

”[25]他还规定了学习四书的次序:

“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26]。

朱熹还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注释工作。

如《诗集传》、《周易本注》等。

他抛开汉儒传统,不重诂训,重在议理,以二程以及程门弟子的观点来解释,虽然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但是朱熹在学术观点上,往往也有一些自己的新见解,如“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27]等等。

2、学习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封建统治阶级所建学校,目的在于培养封建王朝所需的人才,而这种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本领呢,朱熹对此也有回答“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

盖所以幸于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朝廷之用也。

”[28]“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

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29]。

“修己”主要是指以封建伦理纲常和政治信仰来要求自己,“治人”则是指学习“治国安民”之术,从而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修己”和“治人”是高级教育的首要内容,它要求人们应该有一个合乎封建主义道德准则的精神境界。

在朱熹看来,这也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出发,他说:

“盖周人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其德六:

曰智、仁、圣、义、中、和;

其行六:

曰孝、友、睦、姻、任、恤;

其艺六:

曰礼、乐、射、御、书、数。

是于学者日用起居食饮之间,其德业者,又皆交相为用而无所偏废,此先王之世,所以人才众多,风俗美盛,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30],由于风俗败坏,“而不得以入狱圣贤之域,于是时也。

异端杂学之士,阿世徇俗之流,又或鼓其乖妄之说而乘之。

”[31],根据这种情况,朱熹认为要恢复三代的圣人教育,使人们明确:

“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32]。

当然,大学“穷理”“修己”“治人”等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尽其力”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为被统治阶级服务,这是由朱熹的儒学正统身份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作为宋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受其哲学思想影响较深,因而他的教育观也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唯心主义色彩,他所强调的儒家传统,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

但是,朱熹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