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35453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docx

物理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

2014-2015学年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高一(上)

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题3分,共30分)

1.(3分)(2013秋•濮阳期末)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

14m,10m

B.

38m,10m

C.

14m,6m

D.

38m,6m

考点:

位移与路程.

分析:

画出运动轨迹图,根据路程和位移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

解:

如图所示可以知道路程为12m+20m+6m=38m,位移大小为虚线长度为:

x=

=10m.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路程和位移的定义,画出运动轨迹更直观简单.

 

2.(3分)(2014•普宁市校级三模)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A的位移最大

B.

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由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读出位移关系,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

由图象可知A、B、C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相等,时间也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也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对位移图象的理解能力:

图线上某点的纵坐标表示一个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3.(3分)(2012秋•攀枝花期末)2012年12月26日,世界上最长的高铁京广线全线开通.如图1所示,京广高铁从北京出发,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衡阳,到达广州,途经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6省市,全程223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8小时.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求出(  )

 

A.

北京到广州的路程

B.

北京到广州的平均速度

 

C.

北京到广州的加速度

D.

北京到广州的位移

考点:

位移与路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解答:

解:

A、D、由题意,高铁京广线全线全程223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8小时,对应的是路程,不是位移.故A正确,D错误;

B、由于题目给出的是路程,不是位移,所以不能得到平均速度.故B错误;

C、题目中没有给出速度的变化量,所以不能求得加速度的.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3分)(2014秋•红花岗区期末)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m所需时间为(  )

 

A.

3s

B.

4s

C.

5s

D.

6s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末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

解答:

解:

得,代入数据解得v=5m/s.

根据v=v0+at得,t=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本题也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公式进行求解.

 

5.(3分)(2008秋•南充期末)某质点以大小为0.8m/s2的加速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

 

A.

在任意1s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

 

B.

在任意1s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

 

C.

在任意1s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

 

D.

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都是0.8m/s,根据速度公式分析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关系.

解答:

解:

A、质点以大小为0.8m/s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知,任意一秒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都是0.8m/s.故A正确.

B、根据速度公式v=v0+at可知,a=0.8m/s2,末速度v不一定初速度v0的0.8倍.故B错误.

C、在任意1s内,初速度与前1s末的速度是指同一时刻的速度,应相同.故C错误.

D、根据位移公式x=v0t+

,只有当初速度为零时,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才是1:

3:

5,而初速度未知,所以不能确定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关键抓住加速度的定义式来分析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根据位移公式分析单位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6.(3分)(2014秋•淮南期末)自由下落的质点落地之前,第n秒内的位移与前(n﹣1)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B.

C.

D.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ns内、(n﹣1)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第(n﹣1)s内的位移,即可求出第n秒内的位移与前(n﹣1)秒内的位移之比.

解答:

解:

ns内的位移

,(n﹣1)s内的位移

,则第ns内的位移

=

所以第n秒内的位移与前(n﹣1)秒内的位移之比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以及知道第ns内的位移等于ns内的位移与(n﹣1)s内的位移之差.

 

7.(3分)(2006•广东)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

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

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

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夹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位移;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其距离最大.

解答:

解:

A、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a在加速时,速度图象的斜率小于物体b加速时的图象斜率,故加速时,物体b的加速度要大,选项A错误;

B、在40秒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此时两物体的相距最远,故选项B错误;

C:

在60秒时,经计算,物体a的位移是:

Sa=2100m,物体b的位移是:

Sb=1600m,Sa>Sb,所以物体a在物体b的方,故选项C正确;

D:

在40秒时,经计算,物体a的位移是:

Sa=1300m,物体b的位移是:

Sb=400m,Sa﹣Sb=900m,故选项D错误.

故选:

C.

点评:

利用图象解题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尤其是速度﹣时间图象.在分析速度﹣时间图象时,有的同学往往错误的认为图线交时相遇,而此时却是距离最大的时刻.在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时,常常应用图象进行分析.

 

8.(3分)(2014秋•汪清县校级期末)一重物P沿斜面下滑,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重物的力方向的是(  )

 

A.

B.

C.

D.

考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重力的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应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有区别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向下.

解答:

解:

重力的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点评:

对于重力方向,记住“总是竖直向下”的结论即可,要注意重力并不是万有引力,只有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重力才等于万有引力.

 

9.(3分)(2013秋•新乐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N/kg)(  )

 

A.

10N,向右

B.

10N,向左

C.

20N,向右

D.

20N,向左

考点:

滑动摩擦力.

分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摩擦因数和正压力的大小有关,摩擦因数知道了,只要把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的大小求出来就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了.

解答:

解:

由于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所以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的大小相等,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得:

f=μFN=0.1×200N=20N.

由于物体向右运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应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来计算.

 

10.(3分)(2014秋•蒙自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

 

A.

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

B.

B对地面的压力

 

C.

B的重力

D.

A和B的重力

考点: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

弹力是接触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接触的

解答:

解:

A、A对地面无压力,故A错误

B、地面受到的压力是B对地面的压力,故B正确

C、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是A和B的重力之和,故C错误

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是A和B的重力之和,但不是A和B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涉及弹力有无的判断,关键是明确弹力的产生条件:

有形变,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相互接触.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全对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多选或不选的得0分.)

11.(4分)(2014秋•蒙自县校级期中)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

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

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考点: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或产生弹性形变),由此可判断选项ABC的正误.

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好多,只要是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上产生弹性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由此可判知选项D的正误.

解答:

解:

AB、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或产生弹性形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

C、弹性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有弹力,物体就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选项C正确.

D、只要是相互挤压并放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就能产生弹力,并不是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选项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该题考察到了弹力的产生,对于弹力可从下面几方面来认识: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或产生弹性形变).解题时应注意语言的描述,只要是发生了弹性形变,说明物体间就产生了相互挤压.

2、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产生这个弹力的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要知道几种常见的弹力的方向的快速判断,例如压力、支持力等.

3、注意弹力并非是弹簧的专利,任何物体只要是发生了弹性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12.(4分)(2014秋•蒙自县校级期中)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接触的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

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D.

物体间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摩擦力定义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当摩擦力做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

解: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如果既没有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于运动趋势,则两物体间不存在摩擦力,故A错误;

B、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可能是运动的,比如用传送带向高处运送的货物,故B错误;

C、当滑动摩擦力是动力时,则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滑动摩擦力是阻力时,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

D、物体间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

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分类,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3.(4分)(2011秋•金台区期中)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考点:

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

B、平均速度就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错误;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故C正确;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14.(4分)(2012秋•攀枝花期末)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