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9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

.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2年级数学复习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节数

教学内容

教具

作业

第一周

12月17日

第一节

第1单元长度单位

课件

第二节

第1单元长度单位

课件

12月18日

第一节

测试

课件

第二节

讲卷子

课件

12月19日

第一节

第2单元一百内数的加法

课件

第二节

第2单元一百内数的减法

课件

12月20日

第一节

测试

课件

第二节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课件

12月21日

第一节

讲卷子

课件

12月22日

第一节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课件

第二周

12月24日

第一节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课件

第二节

测试

课件

12月25日

第一节

讲卷子

课件

第二节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课件

12月26日

第一节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课件

第二节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课件

12月27日

第一节

测试

课件

第二节

讲卷子

课件

12月28日

第一节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课件

12月29日

第二节

测试

课件

第三周

讲卷子

英乡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教材解析:

本的期末考试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即长度单位,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认识、乘法口诀、认识时间,排列。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年龄较小,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回家以后基本上没有复习,大部分家长不会汉语,所以帮不了孩子的复习,对前面所学知识可能有所遗忘,通过整理和复习可以使学生巩固旧识,并能将知识系统化,在系统地整理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三、目标导向: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参与知识的系统化整理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注重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教法与学法:

1.整理和复习时,多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忆所学知识,而不要作为新知识讲授。

2.整理和复习时,可以将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不要机械重复地抄写、枯燥地训练。

3.在整理和复习时,要关心有困难的学生,使其通过复习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4.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教学的意识和自觉

五.课时安排:

模拟考试为主进行复习

通过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对付考试能力。

希望准备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的进步。

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C班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

分析

重点

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具

铅笔小立方体

电化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知识点复习

一)米和厘米

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

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100厘米1米-40厘米=60厘米

1-40100厘米-40厘米=60厘米

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

解析:

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

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

1、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

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

(1)从刻度0到7是(7)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

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

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板书

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包括培优帮困、德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A、B、C班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

分析

重点

认识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

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

尺子

电化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知识点练习

一、填一填。

(34分)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400厘米=()米

这支回形针长()厘米这支铅笔长()厘米。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5、30米+8米=()米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54米-4米=()米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面三条线中,()是线段。

【①②③】

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3、你的椅子大约高()。

【①45厘米②45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5分)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量一量。

(2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厘米

第二条()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厘米。

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厘米估计长()厘米

实际长()厘米实际长()厘米

3.量出下面图形每边的长度

.()厘米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板书

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包括培优帮困、德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课题

100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A、B、C班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3、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

分析

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

口算卡片、小棒

电化教具

课件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4、我会在○里填上“>”、“<”、“=”。

(6分)

45+26○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