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方法
课型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
从定义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性质,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需要判断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直角三角形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条性质外还有没有别的性质呢?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除了判断一个角是直角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动脑筋:
如图,在Rt△ABC中,两锐角的和
∠A+∠B=______.为什么?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试试看:
(1)如图:
在△ABC中,∠ACB=90°
,CD⊥AB于点D,若∠A=40°
,则∠BCD=_____.
[来源:
Zxxk.Com]
(2)在△ABC中,∠B=50°
高AD、CE交于H,则∠AHC=____
2、利用两锐角互余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如果∠A+∠B=90°
,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
为什么?
定理: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AB∥CD,∠A和∠C的平分线
相交于H点,那么△AHC是直角三角形吗?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探索过程
(1)按要求作图: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作出
斜边上的中线,
(2)量一量各线段的长度。
(3)猜想:
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寻找理论依据:
A、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问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吗?
已知:
Rt△ABC中,∠C=90°
,CD是中线,问:
CD=AB吗?
:
B、分析:
直接证明很困难,不妨假设CD=AB,那么,∠A=∠ACD,因此,考虑作射线C,使∠A=∠AC,看看C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C=A=B=AB,
C、比较CD和C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CD和C都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有几条中线?
由此你想到什么?
CD和C重合。
因此CD=AB,
(5)归纳: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变式训练
例1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交流讨论)
归纳:
若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长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只给你一个圆规和一把直尺,你能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吗?
2、教材P4练习1、2
四、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哪些内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两锐角互余,②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五、作业
教材P7A组1、2题
个案修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
(二)
本课(章节)需10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为本学期总第2课时
1、进一步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经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性质的发现过程。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直角三角形性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两锐角互余;
(2)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按要求画图:
(1)画∠MON,使∠MON=30°
,
(2)在OM上任意取点P,过P作ON的垂线PK,垂足为K,量一量PO,PK的长度,PO,PK有什么关系(3)在OM上再取点Q,R,分别过Q,R作ON的垂线QD,RE,垂足分别为D,E,量一量QD,OQ,它们有什么关系?
量一量RE,OR,它们有什么关系?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呢?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为什么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Rr△ABC中,∠A=30°
,BC为什么会等于AB
分析:
要判断BC=AB,可以考虑取AB的中点,
如果如果BD=BC,那么BC=AB,由于∠A=30°
所以∠B=60°
如果BD=BC,则△BDC一定是等边
三角形,所以考虑判断△BDC是等边三角形,你会判断吗?
(由学生完成)
这个定理的得出除了上面的方法外,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把△ABC沿着AC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2、上面定理的逆定理[来源:
上面问题中,把条件“∠A=30°
”与结论“BC=AB”交换,结论还成立吗?
(学生交流)方法:
(1)取AB的中点,连接CD,判断△BC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60°
从而∠A=30°
(2)沿着AC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
(3)你能把上面问题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几何中的运用
例1在△ABC中,△C=90°
,∠B=15°
,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点E,交BC边于点D,BD=16cm,则AC的长为______
例2如图在△ABC中,若∠BAC=120°
,AB=AC,AD⊥AC于点A,BD=3,则BC=______.
2、实际应用
例3在A岛周围20海里水域有暗礁,
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到O处时,发现A岛在北偏东60°
的方向,且与轮船相距30海里,该轮船如果不改变
航向,有触礁的危险吗?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P6练习1、2[来源:
学科网ZXXK]
五、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六、作业:
教材P7A组3、4、5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I
(一)
本课(章节)需10课时,本节课为第3课时,为本学期总第3课时
1、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掌握勾股定理;
3、学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经历操作、归纳和猜想,用面积法推导作出肯定结论的过程,来了解勾股定理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发现、推导和应用勾股定理中的贡献与成就,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知识运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证明
向学生展示国际数学大会(ICM--2002)的会标图徽,并简要介绍其设计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勾股定理的兴趣。
可以首次提出勾股定理。
二、做一做
通过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来发现勾股定理。
(1)、让学生尽量准确地作出三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6cm和8cm,5cm和12cm,并根据测量结果,完成下列表格:
a
b
c
3
4
6
8
5
12
三、议一议
1、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图象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2、分别以9cm和12cm为直角边长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长度,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讨论,三边关系符合勾股定理吗?
四、想一想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长为c,画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将4个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按下图放置。
教师提出3个问题:
(1)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分别为多少?
(用a,b表示)
(2)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看成哪几个图形面积相加得到?
(3)据
(2)可以写出怎样一个关系式?
化简后便验证了勾股定理。
可以启发学生其他的验证方法。
五、用一用
通过例题的讲练使学生体验勾股定理应
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练习1、已知△ABC中,∠C=90°
,AB=c,
BC=a,AC=b,
(1)如果求c;
(2)如果求b;
A
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基本训练,
但教师应强调解题过程的规范表述。
例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已知
AB=AC=13cm,AD┴BC于点D。
你能算出
BC边上的高AD的长吗?
解:
略BDC
练习:
教材P11练习题
全课小结:
1、勾股定理
2、至少了解一种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
除了掌握勾股定理外,还应初步学会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应用勾股定理。
作业:
教材P8B组6、7、8题P16A组1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学科主备人: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I
(二)
本课(章节)需10课时,本节课为第4课时,为本学期总第4课时
1、勾股定理从边的方面进一步刻画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由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