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9782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责任心是指个体在身心自由的状况下,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对其所做出的、满足个人和愿望的决定或行为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其基础是责任。

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孝心、关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

责任心靠意志来维持,主要反映在行动之中,不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离不开坚强意志和毅力的支撑,只有在克服困难中,在抵制各种诱惑中,才能反映一个人的责任感。

根据责任行为的指向,可以把责任行为分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自然负责四个方面,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小学生生活的范围主要在家庭和学校,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年龄的差异和认知的特点,确定培养责任心应该从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三个纬度来进行,并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二)研究的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依据课题研究的三个目标体系,分年段选择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担责任的习惯”、“培养学生反省的习惯”作为子课题,从对自己、对集体、对家庭三个维度制定了具体的详细的行为指标,围绕行为指标研究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紧紧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课题的研究。

 

研究维度

行为指标

具体行为指标见附件一。

从这个根系结构图可以看出目标反映出了课题之间的关系,又从目标派生出12个行为指标,这些行为指标按年级从易到难。

二、究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

为了检测课题研究的成果,自2003年元月课题立项审批后,我们在12个实验班分别进行了前测、中期测、后期测,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在12个实验班先后三次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2041份,回收2041份。

(二)行动研究

1.多彩的活动:

课题实施两年多来,我们重视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在课堂上注重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落实课题目标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责任行动,养成责任意识,形成责任行为。

2.正强化法:

正强化通俗地讲就是刺激,这些刺激是人们乐于接受的,

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增加行为的出现频率,这种刺激就被称之为正强化。

行为心理学认为,每当孩子出现适宜的行为,教育者若能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或奖励,孩子发生这种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

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研究者都应实现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

当孩子每一次的适宜行为出现后就可以得到一枚“代币”,当“代币”积累到一定数目就可以换取某种奖励,这就是“正强化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小红星作为“代币”刺激物,不断地“表扬”、“奖赏”、“鼓励”孩子,在全校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

3.个案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依据小学生责任心目标体系,加强了个案研究分析,探索出了很有特色的“循环曲线分析法”,为研究个案效果的检测提供了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方法。

在两年多的课题实践中,我们研究了21个个别案,在研究中采取矫正、培养相结合。

在个案研究中我们从三个角度重点去培养研究:

(1)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我责任感;

(2)对集体负责,让学生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

(3)对家庭负责,在家里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

引导他们认识理解责任,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责任品质,外显为责任行为。

第二部分实际效果

1、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情况统计,成效令人振奋,实验班学生的习惯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我们在全校12个实验班中,抽取了1、3、5三个年级中的3个实验班的前测和后测数据统计表,对统计表中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目标行为进行优秀率抽样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生活行为优秀提高率前后测对比图

(一)

黄色柱体:

前测优秀率绿色柱体:

后测优秀率

从柱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生活优秀率从26.4%上升到52.7%,提高率为26.3%,三年级生活优秀率从39.3%上升到59.3%,提高率为20%,五年级生活优秀率从42%上升到45.5%,提高率为3.5%,我们从这三个年级的柱形图中可以看出,在绿色柱形后测统计图中,我们看到三年级的后测优秀提高率最大,而五年级的后测优秀率却最低呢?

我认为这与学生面临升学择校,父母教师将视角转向学习,学习要求也相应提高,父母的期望值也随即增大,对孩子学习的满意度也就降低,同时为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包办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从而忽略了生活习惯的培养,这就导致高段学生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生活方面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养成。

学习行为优秀提高率前后测对比图

(二)

蓝色柱体:

前测优秀率红色柱体:

从柱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学习优秀率从42.5%上升到53.6%,提高率为11.1%,三年级学习优秀率从23.9%上升到33.3%,提高率为9.4%,五年级学习优秀率从23.2%上升到32.3%,提高率为9.1%,我们不管从这三个年级的前测柱形图还是后测柱形图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的提高,家长期望值的增长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致使优秀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

我们从这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发现,这正好与我国教育的现状,与当代父母“望子成龙”教育心理是吻合的,或者也可以说这两个统计图恰好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实情。

与此同时,我们又在12个实验班中随意抽取了4个实验班,将其目标行为的数据分成学习和生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图表显示下:

二年级(1、2)班行为前后测对比图(三)

这两张统计图分别是二年级(1、2)班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前后测对比图。

图(三-1)图(三-2)

从图(三-1)中我们看到在学习中“按时完成作业”这个目标行为的提高率为23.7%;

图(三-2)显示在“7:

15按时起床”这个目标行为的提高率为26.4%。

三年级

(1)班行为前后测管状对比图(四)

这两张统计图分别是三年级

(1)班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前后测对比图。

图(四-1)图(四-2)

从图(四-1)中我们看到在学习中“学习资料统一放置”这个目标行为的提高率为18.6%;

图(四-2)显示在“与朋友伙伴和睦相处”这个生活习惯的目标行为提高率为25.5%。

五年级

(2)班行为前后测柱状对比图(五)

这两张统计图分别是五年级

(2)班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前后测对比图。

图(五-1)图(五-2)

从图(五-1)中我们看到在学习中“主动积累课文词汇”这个目标行为的提高率为29.4%;

图(五-2)显示在“与朋友伙伴和睦相处”这个生活习惯的目标行为提高率为16.2%。

从以上统计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年级的统计图,还是班级的统计图,我们看出后测比前测的结果都是有一定提高的,也说明我们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实际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的研究是科学有效的。

二、责任意识增强,养成良好行为

(一)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根据我校课题实施方案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现状制定了学生在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的细化指标,即具体行为指标,强化训练,教师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学习,引起兴趣,诱发主动性,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训练中一点一滴地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地督促矫正,积极鼓励,跟踪检测,持之以恒,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我们在低年级一个实验班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九所示:

图九洗漱、穿衣、叠被自理

从图九可以看出:

在“洗漱、穿衣、叠被自理”这项统计分析中,第一周“未完成”一项高于“完成”一项,第二周两线交差后“完成”一线骤升,“未完成”一线陡降,据此推测继续跟踪两周“自觉早睡早起,洗漱、穿衣、

叠被自理”就可形成习惯。

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个案显示出了变化

通过对个案变化的分析,呈现出了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个案一:

(2)班学生汤文奇,10岁,女孩。

由于孩子从小由奶奶带大,总舍不掉隔代亲情,所以非常溺爱,没有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情况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较差。

家校沟通达成共识,使用“代币制”方法取得了双赢,家长、老师、学生皆大欢喜。

图(十)

个案二:

五(5)班学生范云驹,10岁,男。

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写,整天闹事打架,自称黑老大,是老师最头疼的一个学生,针对这个学生,教师采用了削弱与增强法紧密结合,进行行为类化,让他从每节课的纪律着手,进行反思,每周进行考核和跟踪评估。

从图十二、图十三可以看到他身上发生的变化。

图十一范云驹每周上课纪律曲线图

图十二范云驹每周行为考评曲线图

我们再听听范云驹同学自己说的:

过去父母看见我总是愁眉不展,同学说我最坏都不搭理我,老师也不喜欢我,半年来老师和同学热情帮助我,通过反思我看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家里人和同学老师都说我有很大的进步。

个案三:

五(5)班学生陈欢欢,在自评中写过这样一件事:

2002年10月放长假,我到农村姑姑家,看到姑姑家宰了四头猪给猪注水,要到市场上去卖,我就对姑姑说,这样做不好,是坑骗别人,对别人不负责,再说你家已盖了新楼房,不缺钱,姑姑你叫他们把水抽出来吧,爸爸也支持我一起劝说姑姑,姑姑照我的话做了。

从文字中可以看到她对大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好思想。

三、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一)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能力得到发展

落实“人人上岗,人人有责”的岗位制度,各个实验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竞争,自主选岗,给每个学生一个“官”,班级里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他们在班级岗位实践中扬其长,服务于集体,在岗位角色中体验关爱,感受到为集体服务的快乐与责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个案四:

三(6)班学生,如今,8岁,男。

该生入学年龄比较早,行为举止总比别人慢好多,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都相应慢,个人卫生脏乱,性格内向,同学视他为“小怪人”,不愿和他在一起玩。

教师发现他喜欢看书,是一个博览群书而且自尊心极强的孩子。

教师运用了区别强化的策略首先帮助他建立自信,让他读自己写的好作文,表扬他,让他当值日小组长,每星期给他提出纠正一两点的要求,做到一点就鼓励他。

如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现在他的行动快了,每天认真地做好值日小组长的工作,不再看到他的脏乱了,同学也愿意和他玩了。

个案五:

(2)班学生,杜志浩,12岁,男。

该生性格胆小、怯弱,在自我选择岗位时,他认为自己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事都做不好。

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他树立了自信心,选择了为同学开门关门的职务。

每天他都乐呵呵地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时刻关心着集体,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守门员。

他还经常带领值日生打扫清洁区,协助环保委员回收废旧物品,协助文体委员训练“三跳”运动员,协助文艺委员组织班队会,是同学们心中最负责的小干部。

2004年升入中学后,他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为了新的集体在“三跳”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