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9731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春游》是李叔同创作的学堂乐歌,他还创作有《送别》《祖国歌》作品。

13.刘天华创作了10首二胡作品,有《病中吟》、《光明行》。

14.《胡笳十八拍》是以蔡琰的身世为题材的琴歌音乐作品。

1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出现了许多讽刺性歌曲,如古怪歌、五块钱。

16.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古琴曲,如《酒狂》、《广陵散》。

17.姜夔创作的艺术歌曲有越九歌、古怨。

18.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有《望江亭》、《窦娥冤》、《单刀会》等杂剧作品。

19.学堂乐歌《黄河》由沈心工创作,他还创作有学堂乐歌作品。

20.黄自的艺术歌曲有《花非花》、《玫瑰三愿》。

21.萧友梅创造了很多歌曲,著名的有《问》、《杨花》。

22.聂耳的歌曲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2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解放区掀起了一场新秧歌运动,出现了一批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周子山》。

24.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沈心工与李叔同。

25.《酒狂》古琴曲,相传为三国魏阮籍所作。

该曲惟妙惟肖地描写了醉酒之人摇摇晃晃,

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踉踉跄跄的形态。

26.立部伎的八曲则为《安乐》、《太平乐》、《破阵乐》,《上元乐》、《圣寿乐》、《庆善乐》、《大定

1

乐》、《光圣乐》。

27.《海青拿天鹅》又称海青拿鹤等,产生于元代,是现今所知流传最早的琵琶套曲。

28.南戏又称温州“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当地人则称“戏文”。

29.货郎儿是宋元时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音乐,由卖货郎的叫声发展而成。

30.昆山腔又称昆腔(昆曲)。

31.我国第一所音乐专业高等院校,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7年11月27日成立于上海。

33.《皮黄腔》清代重要的戏曲声腔之一,由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组成。

34.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四部代表作品,分别为《牡丹亭》、《紫钗记》、《黄柯记》、《邯郸记》。

35.《十面埋伏》在演奏上运用了弹、扫、轮、绞、滚、煞等手法。

二、名词解释:

1.燕乐:

相对于雅乐的重要乐种,燕乐又作宴乐,讌乐,即宴饮之乐,是古代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

的音乐,隋唐时期燕乐盛极一时。

2.雅乐:

雅乐是周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等场合所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正”

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

西周雅乐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等级享用不同的乐队和舞队规模、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乐舞。

3.聂耳:

(1912~1935)音乐家,原名守信,字子义,原籍云南玉溪。

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后参

与建立“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左翼音乐组织,坚定走革命音乐道路。

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著名的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

4.相和歌:

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

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

初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

相和歌主要用丝竹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5.徐上瀛:

明代琴家,号青山,江苏娄东(今太仓)人。

自幼学琴,为陈爱桐再传弟子,不但擅长演奏,

而且在琴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著有琴学名著《溪山琴况》。

在此书中,徐上瀛在总结前人琴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澹”等二十四况。

《溪山琴况》集古琴音乐美学之大成,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琴乐审美准则,成为我国古代三部最重要的音乐美学专著之一。

6.新歌剧:

是我国近现代出现的一种融音乐、文学、舞蹈等不同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有别于传统

戏曲,又不同于西洋歌剧。

《白毛女》是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贾湖骨笛: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古

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

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它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8.歌舞大曲:

唐代大型歌舞曲,由器乐、声乐、舞蹈综合而成。

典型的歌舞大曲结构一般有散序、中序、

破三部分。

其中散序节奏较为自由,一般有器乐演奏,没有歌词;

中序是主体,以歌唱为主,有器乐伴奏,节奏稳定,音乐缓慢抒情;

破一般以舞蹈为主,速度较快,音乐热烈欢腾,与前段形成对比。

9.国乐改进社:

新型音乐社团。

1927年8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为刘天华、张友鹤、吴伯超等。

该社以改

进国乐、普及音乐为目标。

10.赵元任:

(1892~1982)语言学家、音乐家。

字宜仲,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创作有歌曲约40多首、大

型合唱曲1首及钢琴小品若干首,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的有《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等作品。

11.左翼音乐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

命音乐运动,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培养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革命音乐队伍,团结了大量进步的音乐家,创作了众多优秀的革命歌曲,并在群众歌曲的创作以及演唱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对当时的现实斗争和其后的新音乐文化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12.鼓吹:

是以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主并兼有歌唱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

鼓吹大概在秦末汉初传入内地,被我

国北方牧民所用。

汉武帝时,鼓吹已由民间发展到宫廷,被广泛应用于仪仗、宴飨、军队等场合之中。

依照用途和乐器配置的不同,鼓吹可分为黄门鼓吹、横吹、骑吹、短箫铙歌等数种。

13.清商乐:

东晋以后,相和歌由北方流传至南方,吸收了当地的民间歌曲,形成了清商乐。

北魏时清商乐

又自南方传至北方,成为在全国范围流传的民间音乐。

清商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吴歌、西曲。

吴歌是东晋以来流行在江南一带的民歌,西曲是齐、梁时期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的湖北民间歌曲,比吴歌略晚。

由于地区不同,西曲和吴歌在语言、音乐形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

14.乐记:

音乐美学论著,其作者存有争议,有两种观点:

一说是战国时的公孙尼子;

一说是西汉河间献王

刘德及毛生等人。

《乐记》原有二十三篇、二十四篇两种传本,仅有十一篇的文字留存至今,其余的十余篇仅存篇目。

保留的十一篇为《乐本篇》、《乐象篇》、《乐言篇》、《乐化篇》、《乐施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情篇》、《宾牟贾篇》、《师乙篇》、《魏文侯篇》等,分别论及音乐的本原、音乐的特征、音乐和政治的关系、音乐的社会功用、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方面,其思想直接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

15.瓦子勾栏:

宋代市民音乐的主要活动场所。

瓦子也称瓦舍、瓦肆,是商品贸易集中地,瓦子中用栏杆和

幕布围起来的固定演出场地叫勾栏或乐棚,用于各种民间艺术的演出。

16.《阳关三叠》

17.《春游》

18.《韶》

19.《国立音乐院》

20.新秧歌运动

21.诸宫调

三、简述题:

1.简述学堂乐歌的思想内容、曲调来源和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指清末民初我国新学堂开设的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

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深受西方列强欺凌之苦。

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如果要摆脱列强的侵略,就必须富国强兵,推动中国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的改革,所以他们开始呼吁改良,并发起了维新变法、洋务运动等。

教育体系的建立于革新也由此被推向社会前台,1898年,康有为上书皇帝,请求效法德国和日本的教育体制以定中国之学制,“遍令省府县乡兴学”。

但因维新变法失败,其建议当时并未被采纳。

1901年,摇摇欲坠的清朝廷才宣布“废科举,兴学堂”,实行“新政”。

至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公布,新的教育体制开始在全国推行。

之后,各地纷纷建立了新式学堂。

新式学堂里大多开设有唱歌课,学堂乐歌开始逐渐兴起。

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新式学堂的更加普及,学堂乐歌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最终遍及全国。

学堂乐歌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宣传富国强兵、歌颂祖国等爱国主义思想。

这些

作品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主要作品有《何日醒》、《中国男儿》、《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扬子江》等。

其中《中国男儿》、《何日醒》最为突出。

其二,表现妇女解放内容。

如《女子体操》、《天足歌》、《勉女权》、《缠足苦》等。

其三,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宣扬共和、推翻帝制。

如《欧美二杰》、《演说》、《革命军》、《庆祝共和》、《光复纪念》。

其四,宣传新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

如《地球》、《辟占验》、《跳舞》、《文明婚》、《格致》、《运动会》等。

其五,儿童歌曲。

此类作品也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比例。

如《春游》、《竹马》、《送别》、《铁匠》、《赛船》、《龟兔》、《勉学》、《送别》、《忆儿时》等。

此外,学堂乐歌中也有少部分忠君尊孔及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内容的作品。

如《尊孔》、《演孔歌》、《忠君》、《五伦》等。

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基本上是根据现成的曲调填词,较少独立创作。

曲调大部分选自欧美和日本的学校歌曲或流行曲调,很少采用我国的民间曲调。

整体看来,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有以下几种:

其一,选用欧美歌曲曲调。

如流传广泛的《送别》就是根据美国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

《跳舞会》是根据英国国歌的曲调填词;

《勉学》是根据美国歌曲《罗莎·

李》的曲调填词。

其二,选用日本歌曲与流行曲调。

如《中国男儿》即根据日本歌曲《寄宿舍里的旧吊桶》填词;

《何日醒》也是根据日本曲调《木南公》填词;

《革命军》根据日本军歌《勇敢的水兵》填词。

其三,选用我国民间曲调。

有《勉女权》、《采茶歌》、《缠足苦》等作品。

其四,创作曲调。

有《美哉中华》、《黄河》、《春游》、《军人的枪弹》、《采莲曲》等。

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西方音乐文化全面传入中国,包括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演奏形式;

各种歌曲及演唱形式;

五线谱、简谱等记谱法;

西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等。

并出现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一批音乐家,出版了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李叔同的《国学唱歌集》、曾志忞的《教育唱歌集》等一批最初乐歌集。

学堂乐歌的兴起于发展,培养了一批音乐教育人才,对我国新音乐的启蒙与新型音乐教育体系的确立有重要的意义。

2.简述唐代多部乐的内容

多部乐体制由隋创立,初为七部,后增至九部。

唐代多部乐基本承袭了隋代的体制,有九部乐、十部乐。

诸乐部由风格迥异的各民族音乐组成,乐部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