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胸椎疾病Word文件下载.doc
《腰椎胸椎疾病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胸椎疾病Word文件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很多病人因为腰椎有病,需要作腰椎融合和腰椎内固定时,常常顾虑自己手术后不能弯腰。
其实不然。
正常人弯腰时可以双手触地,这其中除了腰椎的活动以外,大部分依靠骨盆的旋转,从而使髋关节前屈。
若髋关节运动范围正常,即使腰椎不作屈曲运动,骨盆的充分前倾活动亦可使双手触地。
腰椎融合后,只是影响到腰椎本身的活动。
因此只要髋关节运动范围正常,腰部就能够前屈。
所以腰椎融合后并不会严重影响腰部的前屈活动,不必担心自己不能弯腰。
常见的腰痛有几种类型?
常见的腰痛有三种类型:
(1)
单纯的局部腰痛。
此种病人表现为腰的某一部位疼痛。
(2)
牵涉性痛。
病人除了腰痛外,还可感到臀部,甚至腿部亦发生疼痛。
(3)
放射性痛。
这些病人除了感到腰痛外,下肢还有放射痛。
有些人腰痛不明显,但疼痛向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至足和足趾的背侧放射。
还有病人常有麻木感。
这些都表明组成坐骨神经的腰部神经根受到压力,从而产生了医学上所谓的根性疼痛或坐骨神经痛。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凡是腰椎与周围软组织的劳损、损伤、结构异常、全身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姿势不良以及腰部受到风寒、湿冷的影响均可引起腰痛腿痛。
对于年纪较轻的病人,往往最常见的是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
而老年人则更为常见的是脊柱的退行性变,即老百姓常说的骨刺引起的腰椎管狭窄,以及骨质疏松等。
腰痛的病人应该作些什么检查?
腰痛的病人,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腰痛是怎么发生的,有无扭伤史,腰部有没有受凉、受潮等情况。
更重要的是不要麻痹大意,必要时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到医院后,需要讲清腰痛的部位和性质,是纯痛、酸痛,还是刺痛、放射痛。
还要注意与步行的关系,以前有无类似腰痛的发作史等。
医生会根据病人讲的病史作一些必要的物理检查,以便查清腰痛的原因。
若是怀疑腰椎有病或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就需要照X光片,甚至还需要作CT或MRI等进一步检查。
如何治疗急性腰扭伤?
许多病人急性腰扭伤后,X光片显示腰椎无问题,往往就认为自己问题不大,未能及时正规治疗,从而演变成慢性腰痛,给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
治疗时,首先思想上要足够重视,要分清腰扭伤的程度。
对较重的腰扭伤应真正作到卧床休息,使损伤组织完全恢复为止。
一般较轻的扭伤,肌肉或韧带仅仅受到了过度的牵拉、并未撕裂的患者,数日内疼痛即可消失,很快就能恢复活动。
然而软组织有撕裂的病人,卧床3-4周后,疼痛症状也可消退,但撕裂伤并未愈合,此时若急于恢复活动,将会延迟愈合。
因此,需要休息更长时间。
伤后3-4天,即可以采用局部热疗、按摩及针灸等各种方法。
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疗效、增强体质、预防复发,需要作必要的体育疗法。
腰肌劳损是怎么回事?
腰肌劳损是人人皆知的一种腰部疾病,实际上是慢性的腰部劳损。
它主要由两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是急性腰部扭伤后,未能及时合理地治疗,从而形成了慢性腰肌创伤性疤痕及粘连形成,减弱了腰肌的力量,产生了腰痛。
另一种原因是长期的、积累性的腰部创伤所造成,如一些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经常在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以及长期固定姿势工作的钟表工、打字工等。
此外,一些需要弯腰的劳动者,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体位及加强腰背肌锻炼,均可引起腰部的积累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
当然,其它一些因素也可促成劳损,例如一些先天性畸形的患者,可能更易腰部受损。
这些病人往往首先是腰部肌力失调,引起腰痛以及腰部肌肉保护性痉挛,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例如,肌肉力弱,不能维持正常腰部功能位;
深部韧带受到牵拉;
肌肉中神经末稍和血管受到挤压,血运不足;
代谢物质积聚与炎症物质产生;
甚至肌肉的萎缩与挛缩、粘连,以及组织的纤维化。
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将会使旧伤新伤混杂在一起,使症状更为复杂,治疗更为困难。
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预防必须针对病因,尤其是有先天性腰椎畸形的病人,更应注意预防。
首先,应当重视腰扭伤,要避免一些容易引起“闪腰”的动作。
一旦腰扭伤后,必须积极治疗,充分休息,避免脊柱不断活动干扰损伤软组织的修复过程。
此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姿势,长期坐位的劳动者必须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因工作需要长期弯腰姿势的劳动者,如牙医、理发师等,必须要保持下腰部平坦,使身体重心位于髋关节和足部,这样不易引起腰肌疲劳。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弯腰取物,上、下楼梯,负重爬山等活动,均需保持良好的姿势,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预防腰部劳损。
为什么不良姿势可引起腰部劳损?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了脊柱的正常运动,脊柱运动的动力来源于肌肉。
当人们在静止直立时,韧带起着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主要作用。
因此,当姿势正确时,韧带维持脊柱的静力平衡以及负重,不容易疲劳,也不容易劳损。
当维持脊柱的静力平衡时间较长时,可引起韧带的疲劳,但往往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来缓解韧带的疲劳。
如果不良姿势造成韧带持久的疲劳,则可引起韧带的劳损。
当肌肉也处于疲劳状态时,更加剧了韧带和肌肉的劳损。
尤其是当人们劳动时,更应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
如弯腰拿重物时,若屈膝伸腰,提10公斤重物时,背伸肌需要有141公斤的力量方可提起。
若采取伸膝弯腰这种不良姿势从地上提重物时,腰背肌需要的力量要增加至256公斤。
此时,作用力主要集中在下腰部,因此,腰骶部周围的肌肉、筋膜和韧带受外部作用力机会较多,所以容易引起腰部劳损。
腰痛与运动有什么关系?
腰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运动。
若具有正常脊柱的人进行正常的运动,一般是不会引起腰痛的。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引起腰痛,一种是正常的脊柱进行的运动超过了正常的限度;
另一种情况是脊柱的运动虽然没有超过正常的限度,但脊柱的结构有某种畸形。
第一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一些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身上,有的是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正常脊柱的承受能力;
有的是肌肉运动持续时间过长,引起肌肉疲劳、劳损。
这些人由于肌肉、韧带的长期劳损,以致于以后不能耐受一些正常的脊柱运动,因此,在运动或劳动时一定要注意适度。
第二种情况是腰部有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脊柱侧弯等。
隐性脊柱裂本身往往无需治疗,也没有什么症状,但由于脊柱后部发育不良,因此,脊柱后部的韧带有缺陷,这样即使正常的生理活动也能引起疼痛。
但有些病人往往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我以前有脊柱裂,为什么现在才腰痛?
事实上隐性脊柱裂并不引起腰痛,腰椎结构的异常,使其不能象正常的脊柱那样长期地耐受正常的生理活动,耐受到一定的时期后,比正常人更易疲劳,更易劳损。
因此,有些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才发生这些腰痛的症状,发生的年龄与腰部活动的大小、工作的强度、时间以及脊柱畸形的严重程度等有关。
所以有隐性脊柱裂或其它畸形的病人更应注意预防腰痛。
还有什么原因可以引起腰部劳损?
除了上述种种原因可以引起腰肌劳损外,其它一些因素也不能忽视,如风寒、潮湿等。
有些患者常年睡在潮湿的地铺上,有些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这些因素可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使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受累区肌筋膜常常出现渗出、粘连甚至增生,从而严重影响肌肉的营养和代谢,导致肌肉变性,临床上称之为腰肌筋膜炎、肌筋膜纤维组织炎、风湿性肌炎等。
实际上这种疼痛很难与腰部劳损区别,临床诊断与处理都是按腰部劳损来作出的。
常常有些病人抱怨说:
有的医生诊断我为腰肌劳损,有的诊断为腰肌筋膜炎,究竟是什么病都搞不清楚。
实际上上述诊断名称是一回事,临床治疗也是一样的。
如何治疗腰部劳损?
腰部劳损一般采用保守疗法。
首先,必须了解腰部劳损的原因,以便对症处理,应当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或工作习惯,纠正其不正确的姿势或劳动体位,从根本上杜绝发生劳损的原因。
劳损病人要注意劳逸结合,很好地休息,使损伤组织完全恢复。
此外,还可采用理疗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患者的肌肉松弛,以促进劳损组织的恢复,其它如热疗、蜡疗、短波透热、热水浴、蒸气浴及针灸等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按摩对腰部劳损的治疗也很有用。
还有药疗,如中药及其它消炎镇痛药物,以及局部封闭等都有益于劳损组织的恢复。
但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体操疗法以增强体质、增加肌力、改善新陈代谢、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柱运动的范围、并能有效地纠正不良姿势。
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同时也不能操之过急。
腰椎间盘与神经根有什么关系?
腰骶神经根从硬脊膜囊的前外侧穿出,在椎管内斜向外下走行,经椎间孔出椎管。
腰3及腰4神经根各自从相应的椎体的上1/3或中1/3水平离开硬膜囊,紧贴椎弓根进入椎间孔。
腰5神经根由腰4腰5的椎间盘水平或其上缘离开硬膜囊,向外下走行,绕椎弓根进入腰5骶1之间的椎间孔。
骶1神经根发自腰5骶1椎间盘的外1/3,绕骶1椎弓根进入椎孔。
了解了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关系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同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症状和不同的体征。
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从而在临床上产生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它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1934年Mixter和Barr描述了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认为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
本病主要发生在青壮年,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或治疗不当,常常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
门诊常常遇到许多病人,见X光片的报告单上写着腰椎间盘有退行性变,就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患了腰椎间盘突出或得了严重的疾病。
其实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位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俗话所说就是“老化”。
一段在20岁以后,腰椎间盘即开始退行性变,髓核的含水量逐步减少,髓核张力降低,腰椎间盘可变薄。
同时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纤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
此外,腰椎间盘的纤维环也产生玻璃样变,失去韧性。
纤维环与软骨板及椎体缘附着处也变得松弛,软骨板可发生囊性变,这一系列过程均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过程。
因此,随着人的老龄化,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但它不同于腰椎间盘突出,只要腰椎间盘不向后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就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因此,不必存有顾虑。
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引起的?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所引起的。
上文已提到20岁以后,腰椎间盘就开始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的弹性及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一些积累性损伤,使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就可能在腰椎间盘受力最大的部位,即纤维环的后部产生裂缝。
随着承重的反复进行,裂缝逐渐增大,使此处的纤维环变得越来越薄,在此基础上加上外伤,就可能使纤维环破裂,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的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引起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甚至产生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