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docx

13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规定

1目的

为确保新建、扩建、改建及科研开发的工业试验装置等建设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消防的要求,从源头控制和消除隐患,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及科研开发的工业试验装置等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管理。

3定义

3.1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三同时”:

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卫生、消防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且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消防的有关法规、标准。

4职责

4.1安全环保部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负责各阶段职业安全卫生的预审批;负责与地方安全、卫生主管部门的衔接,负责组织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并负责100万元以下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三同时”审批工作。

4.2发展规划部负责全民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立项、设计委托工作,负责项目自酝酿至初步设计批复阶段(以下简称决策阶段)前各阶段审查的组织工作,负责落实有关问题的整改。

组织审查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是否符合职业安全、环保、消防管理方面要求。

4.3消防支队负责建设项目各阶段消防“三同时”监督审查。

4.4技术质量部负责工艺技术方案的审查工作。

负责科研项目立项、设计委托等阶段审查组织工作,并落实整改措施。

负责考核标定工作。

4.5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技术方案的审查,负责特种机械、起重设备、压力容器等取证资料审核。

4.6生产部负责物料平衡及公用工程系统的审查,负责总体开车方案的审查,组织投料试车前条件确认检查。

4.7工程部负责公司直管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负责项目施工承包商委托、施工图审查、“三查四定”、竣工验收各阶段审查与检查的组织工作,并落实整改措施。

4.8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立项、设计委托工作,负责此类项目决策阶段各阶段审查组织工作,并落实整改措施。

4.9工会负责建设项目各阶段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审查的监督工作。

4.10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并组织职工上岗前的培训。

4.11项目所在二级单位(以下简称项目所在单位)安全、环保、卫生、防火等职能部门全过程参与监督审查工作,公司安全、环保、卫生、消防负责组织项目所在单位办理各阶段的审批手续,设备部门负责组织设备操作规程制订,办理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取证工作;技术部门负责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制订;教育部门负责作业人员上岗前培训教育,实行持证上岗;企业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生产部门负责总体开车方案的审查;基层单位(车间)负责制订并实施总体开车方案。

4.12公司各二级单位管理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单位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施工,并负责设计和施工承包商委托(需报工程部同意),并负责投料试车、竣工验收阶段HSE“三同时”审查的组织工作,并落实整改措施。

5程序内容

5.1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

5.1.1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下列建设项目必须进行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

(1)属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中规定的大中型建设项目;

(2)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3)属于原劳动部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4)大量生产或使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规定的Ⅰ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5)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6)其它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5.1.2需进行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的项目,由安全环保部委托具备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

《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书》(TFHSER0513-05)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定量或定性评价;

(3)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4)预评价结论和建议;

(5)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审批意见。

5.1.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应包括下列内容:

(1)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预计危害程度、造成危害的因素及其所在部位或区域,使用和产生的主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名称、数量。

(2)职业危害可能涉及的职工人数;

(3)职业危害治理的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

(4)劳动保护措施专项投资估算;

(5)实现治理措施的预期效果;

(6)存在问题(包括技术、投资等方面)和解决意见。

5.1.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包括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方面的规定内容。

5.1.5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时,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符合编制要求;

(2)厂址选择、地理位置及总图布置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消防和防灾的要求;

(3)与工艺相适应的安全卫生设施是否考虑周全,投资估算是否到位。

发展规划部(技术质量部、企业管理部)组织公司和项目所在单位发展规划、技术质量、生产、设备、安全、环保、卫生、消防、财务计划、基层单位(车间)等部门,按照以下提纲逐项检查落实:

类别

审查内容

 

一、

1、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气象条件是否有利于安全生产?

当地自然

灾害影响生产时有无预防措施?

2、厂址条件是否有利于实施环保和工业卫生措施?

3、水源是否充足、可靠?

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4、与相邻装置的间距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规定?

相邻之间在今后发

展中有无影响?

5、与铁路、公路安全距离间距是否符合规范?

6、水、电、汽、风、氮、消防是否能满足需要?

7、消防、急救站、医院等防灾体系是否有可靠的支援?

8、装置和周围居民区的防护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9、是否有可靠的双回路电源?

附近其它企业有无危险源?

10、拟订的的火炬、罐区等能否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

11、生活区与厂区的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布置是否考虑常年主导

风向的影响?

 

二、

线

1、采用的工艺路线危险程度怎样?

(轻度、中度、较大、大、很大)

2、原料、中间产品、助剂、产品的易燃、易爆分级和毒性分类是否符合规范?

是否已采取可靠安全措施?

3、生产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粉尘、噪音、射线、振动、静电、高频、有毒、腐蚀性物质有无防范措施?

4、生产过程产生异常情况时有无检测、报警、控制措施?

5、原油及其它原料的选择是否合适?

是否已考虑原油高酸值、高硫值等方面变化后,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三、

1、安全卫生检测、报警装备和设施费用的投资估算是否合理;

2、安全卫生教育装备及设施费用的投资估算是否合理;

3、预防事故设施费用的投资估算是否合理;

4、消防装备投资估算多少;

5、基建期间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是否列入投资估算?

5.2设计阶段

5.2.1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中应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书》(TFHSER0513-04)及其批复的要求,严格遵守现行的职业安全卫生消防标准,编制初步设计报告书;

5.2.2从国外引进装置、设备时,应同时引进或在国内补充配套职业安全卫生消防设施;

5.2.3初步设计报告书中应有《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和《消防专篇》。

《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依据;

(2)工程概述;

(3)建筑及场地布置;

(4)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5)职业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6)职业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7)专用投资概算;

(8)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的主要结论;

(9)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消防专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依据;

(2)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

(3)工程概述;

(4)火灾危险性分析;

(5)消防安全措施;

(6)预期效果;

5.2.4发展规划部组织设计单位及公司和项目所在单位发展规划、技术质量、生产、设备、安全、环保、卫生、消防、财务、计划、物装、车间等部门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

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职业安全卫生专篇、消防专篇是否符合有关编制要求;

(2)总平面布置与区域布置合理,安全距离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对尘、毒、噪声等的治理措施是否可靠且易于实施;

(4)消防站的规模、位置、消防车型及数量配备是否合理;

(5)设计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设计许可证。

对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的设计是否有相应的设计资格,手续是否完备;

(6)在可行性研究报告、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存在问题是否解决或征得有关部门意见。

具体按照以下提纲逐项检查落实。

类别

审查内容

 

一、

厂区

总平

面布

1、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2、生产装置之间安全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3、汽车装卸台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外、宜独立成区;与相邻设施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4、液化气灌装站符合要求。

5、甲类物品仓库符合要求。

6、从污染物扩散与风向审查全厂布局是否合理。

7、厂区道路:

a、厂区主要出入口与铁路应立体交叉;b、厂区主要干道应适应汽车运输量要求并布局合理;c、消防道路符合规范要求;d、道路与生产设施安全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8、火炬:

a、与厂区生产装置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b、与厂外居民区及其它设施安全间距符合规范要求;c、排凝设施齐全;d、满足工艺排放要求;e、防火雨设施齐全。

9、罐区与周围设施安全间距符合要求,可散发可燃气体的罐区、罐组布置符合规范要求。

10、全厂性污水处理场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11、空分装置位置符合规范要求,空气吸入口洁净、不含炔烃。

12、厂区绿化符合规范要求。

13、防洪防涝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14、防地震、雷电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15、厂区铁路布置符合规范要求。

16、厂区管廊符合规范要求。

二、

装置

平面

布置

1、装置内设备、管带、控制室、变配电室、中间罐区、隔油池、厂房布置合理。

2、安全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a、控制室与周围设施;b、变配电室与周围设施;c、明火点与周围设施;

d、办公楼与周围设施;e、厂房与周围设施;f、中间罐区与周围设施。

3、检修道路、空地符合要求。

4、其它。

 

三、

工艺

设计

 

三、

工艺

设计

1、生产中的危险化学过程:

a、发生的条件明确;b、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安全措施。

2、生产中的危险物理过程:

a、发生的条件明确;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安全措施。

3、生产中使用的危险物料:

a、使用时的安全条件明确;保管时的全措条件明确,保管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4、危险反应过程或重要设备报警、联锁系统应设置数量和设置点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5、安全阀、防爆膜的设置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6、可燃气体、剧毒、高毒物报警器数量、位置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a、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b、硫化氢泄漏检测报警器;c、氨泄露检测报警器;d、氯气泄漏检测报警器;e、其它。

7、紧急停车系统:

a、有FSC、ESD、程序控制或常规紧急停车系统;b、有紧急停车辅助安全设施。

8、管道阻火器选型及配置符合要求;

9、生产中使用的惰性气体质量合格,数量够用,防窒息措施完善。

10、炼油厂关于总硫的设计应做总硫平衡,硫去向分配合理,总硫回收率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