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6325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Word下载.doc

XXXX系占50%,XXX系占20%,XXX系占15%。

外语15%。

年级比例:

大三占40%,大四占60%。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研究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心理问题,并且分析其中的各类因素。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并找出根源,及时调整不良的就业心态,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三、调查的结果

(一)大学生依赖心理严重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

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造成的。

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等着、靠、要的依赖思想。

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大学生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

5%的大学生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着就业;

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会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学生对此表现出悲观情绪,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的20.08%的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有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有28.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

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

(三)外企是毕业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

调查显示:

有高达29.85%的毕业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

其次为国企,有25.80%的毕业生把国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单位;

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15.20%。

选择前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

(四)毕业生对薪酬福利的要求偏高

在招聘单位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期望值偏高。

数据统计显示:

有39.90%的招聘单位表示毕业生对企业要求的薪酬福利是合适的,47.18%的招聘单位表示大学毕业生对招聘单位的薪酬福利要求偏高。

(五)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在调查中显示,有53%的大学生表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社会工作,但希望工作环境要好,待遇要合适。

有27%的大学生表示怕吃苦,对工作性质严重挑剔。

四、采取建议与意见

(一)学会独立,看清自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

而在现实生活中。

“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自己拿主意。

考大学、报志愿、再到选择职业、找工作,这一步步都靠着家长做主,尤其是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毕业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依赖思想完全占上风,认为单凭关系就可以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从而忽略了个人努力,完全寄希望于家人。

甚至有些同学,自己找到了工作,却认为家长联系的那份工作更好,从而放弃自己努力找到的工作,跟用人单位毁约。

在面对就业、择业时,首先要肯定自我价值,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进行深刻的研讨,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后,在充分调研分析后再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二)调整心态

首先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客观实际了解不够。

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与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费时间,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还不如勇敢的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其次,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如最近有人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利、成就、创造、要求、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然后,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竞争就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

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

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同时,应把就业看做一个很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

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最后,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作敢为的青年先锋。

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

这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

大学生们一定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

当前的一些大学生创业公司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也有相当成功的案例。

大学生创业肯定是值得鼓励的,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要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要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

(三)脚踏实地,不做飞人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10届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

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均接近70%,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可预见的未来是“公务员热”将继续升温。

在选择就业,面对用人单位时,一定要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很多同学在面对用人单位时,对工作地点,工资薪酬都有过高的期盼。

当然,对工作环境和薪金待遇有一个自我期待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妄自尊大,“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做骨干”、“非京、沪、广、浙不去”、“就业不如创业”。

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的、全面地对待,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例如,一味想去外资大企业发展的同学,应当看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与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都大于外企;

非东部沿海城市不去的同学也应该认识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在选择去那里就业的时候,先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去适应紧张的生活节奏,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看到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的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有明确的目标,自主创业自然值得鼓励,但是创业要建立在对市场行情,对经济规律都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不能盲目创业,只为自己当老板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是从士兵做起的,不能好高骛远,只想捡轻松的做,要认识到,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必须经过基层的锻炼才能历练成一块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从最基础的做起。

(四)树立正确的薪酬观,保持适度的薪酬预期弹性。

在多数职位类型中,毕业生期望大于用人单位提供薪酬水平。

根据对求职毕业生调查了解,毕业生对就业起始薪酬预期超过1600元/月的达到50%,而超过2000元/月的达到20%。

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于社会现实水准,对就业形势和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

同时,选择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只有10%,显示出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不够客观,就业目标过于集中。

大学毕业生应合理调节自身薪酬期望值,既不要攀比,也不能跟风,而是应该把就业选择的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对于毕业生而言,不能单纯的从自己付出的学习成本和能力的角度出发,片面提出过高的薪酬要求;

还应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认识到他们所提出的薪酬实际是一种极具风险的投资,如果你也生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创造出预期的贡献,那将意味着回报率低下,甚至有时完全失败,因而用人单位谨慎的态度以较低的薪酬招聘员工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自身未来的发展及能力的提高,不要硬过分的计较眼前的薪酬高低而丧失就业与发展的大好机会。

当然,毕业生们也不能在求职中一味的降低报酬

对于社会而言,发挥政府与高效的宏观调控,指导作用,促进用人单位与学生双线互动调试。

专家建议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不应过分看重报酬,应多考虑能锻炼提高能力的岗位。

拥有多年职业指导经验的国家职业指导师罗晓认为,毕业生在求职时应对薪酬有理性的预期,不要过高开价,影响正常就业。

应届毕业生应认识到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硬道理,更多地考虑选择能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就业岗位,而不要过分看重薪酬。

同时毕业生也要明白随着自身实际工作能力和绩效的提高,薪酬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五)谦虚是做人之本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过多的在意眼前的得失,过分重视用人单位所给的薪酬,要高调做人,低调做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许,目前的待遇不十分理想,岗位不十分称心,但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上级的信任,得到上司的重用。

人们常说:

“是金子总会发光。

”要学会用一个谦逊的态度,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只有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充分的准备是就业、从业的先决条件;

出色能力是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

谦逊的态度是就业、从业的制胜法宝。

只有从自身做起,平时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

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

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真正把就业就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正确面对就业,要他们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必要的时候要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就业的问题并不是大三大四学生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大一就应该抓起来,只有从新入学的时候就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才可以让他们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性的充实的过好大学生活,因此,必须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通过市长的指导作用和不懈努力才能把握好学生的就业心理,为学生好好的谋福利。

最后想说大学生完成学业,从学生身份过度为社会生活中的职业人身份,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人的身份转变,其内心世界也会随着发生着种种变化。

作为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需要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自觉加强就业心理准备,努力提高自我的就业调适能力,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人才交流供求机制,构成了大学生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