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632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巴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doc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0850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7%。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070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9%。

城镇新增就业39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

节能减排指标顺利完成省州下达的控制目标。

  2010年,我们不仅全面完成了年度计划,而且圆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大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甚至提前一年实现。

与“十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综合性指标实现了翻番,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也不同程度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4%。

一是粮油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科技全面推广,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管复种面积受到限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粮油生产较上年有所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22.81万吨,油料产量达到1.9万吨。

二是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大力实施“万亩乡镇千亩村”工程,狠抓烟叶、茶叶、蔬菜、柑桔、药材、核桃、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建成农业万亩特色产业基地28个,特色产业专业村63个,全县板块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畜牧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品改技术全面推广。

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养殖助推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生猪出栏76.01万头,山羊出栏10.9万只。

三是现代农业建设势头良好。

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应用、电脑农业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5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名优特新品牌培育进一步加强,新增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5个,获全省著名商标2个,巴东玄参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审定和GAP认证,绿葱坡民友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指定为上海世博会蔬菜供应基地。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全年完成通畅工程115公里,通达工程423公里。

新建沼气池6000口,联户沼气工程6处,建村级服务网点100个。

解决农村5.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完成构坪水库、春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建设。

启动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三岔河排灌工程、罗溪河治理工程、长治“八期”工程等项目建设。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是新农村建设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清太坪镇和其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新一轮“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2009年启动的94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初步验收,2010年启动的80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和扶贫互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六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严格组织兑现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补贴,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开展涉农收费检查,严格种子、化肥等农资市场监管,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保障了全县农业生产安全。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42.5亿元,其中:

规模工业总产值28.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9.9%。

一是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

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理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培植成效明显,全年新培植规模企业6家,入园企业总数达到3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

承办了全省山区开发区建设现场会,扩大了交流,促进了融合。

二是企业成长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3家。

三是资源开发强力推进。

白磷岩、杨家坝电站已经建成即将投产,泗渡河、桥河等一批电站已启动建设。

煤炭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阅山硅、义和工业硅两家企业在解决用电和环保问题以后已转入正常生产。

铁矿开发迎来新的机遇,新兴铸管集团年产500万吨生铁和350万吨铸件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

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已基本完成核准前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四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恒兴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产值利税大幅上升。

土家人、野之源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营销不断拓展。

中药中间物提取、马铃薯淀粉生产、魔芋精深加工、茶叶资源整合,增强了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三)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全年接待中外游客28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直接收入2.8亿元。

一是坚持以旅游为先导,大力培育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战略节点和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在三产业中的地位得到了充分彰显。

二是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得到进一步完善。

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水布垭清江画廊旅游区、野三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县城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发展布局已经形成。

三是核心景区建设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旅游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提升,旅游行业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是旅游宣传推介促销力度加大。

巴东·

中国三峡纤夫国际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撒叶儿嗬”青歌赛金奖成果的广泛影响,华中旅游博览会的宣传推介,扩大了知名度,提高了影响力,助推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3%。

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8亿元,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其中:

工业能源类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占34%;

农业水利类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占22%,城镇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占17.1%;

道路交通类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占13.6%;

社会发展类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占10%;

生态环境类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占4%;

备受关注的宜巴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县城至野三关公路控制性工程已经开工,209国道巴东长江大桥南岸接线工程已经启动建设。

长期制约我县内外交通瓶颈的问题将逐步缓解,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抢抓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机遇,完成了《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完成了《神农小区修建性祥规》,目前,神农小区建设正在强力推进,在满足黄土坡险区居民安居乐业的同时,也为县城提质扩容创造了条件。

二是围绕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区、卫生城市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三城”同创。

巫峡广场改造和旅游码头建设已经完成,纤夫广场、寇公广场基本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区饮水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已经启动,城市防洪体系不断完善,县城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强力推进。

三是乡镇集镇功能逐步配套完善。

野三关集镇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已经竣工,二水厂建设正在抓紧建设。

清太坪镇集镇供水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集镇道路改造和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绿葱坡集镇道路改造已经完成,休闲广场已投入使用。

大支坪镇垃圾处理工程已开工建设,其他乡镇集镇的功能配套建设和亮化美化工程建设都取得明显成效。

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率显著提高。

  (六)财政金融效益不断提高。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达到5.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5%,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1.6%。

财政收入的结构和质量逐步优化,保障能力逐年增强。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各项贷款余额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金融机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银企合作的效果得到了较好体现。

  (七)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一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步规范,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二是财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比例全面提升,政府采购效益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权益得到保障,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全面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顺利启动。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

县乡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良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组建,行政机构改革平稳过渡,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四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五是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亿元,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出口创汇2100万美元,接受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及民族地区“616”工程对口支援资金和物资达到1.16亿元。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科技成果不断生成,科技推广全面加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是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县一中高考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州第一,神农溪高中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县农广校成为全国农广系统的品牌学校,县职业高中被评为全省重点职校。

全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县一中避让搬迁进展顺利,今年秋季可以实现整体搬迁目标;

县二中教学楼、官渡口中学教师安居工程、平阳坝中学学生食堂等一批学校建设与改造项目相继建成;

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

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以上,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已经完成,县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楼基本建成,县民族医院搬迁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县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楼,绿葱坡、水布垭等乡镇卫生院综合楼和一批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全面加强。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供应体系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加强,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使社会弱势群体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是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县乡村文化体育设施逐步改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社区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民族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惠及于民。

六是人口和计生国策得到较好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6‰。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视数字化平移工程顺利推进。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开。

其它社会事业也都取得新的成绩。

  2010年,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顺利完成了全年任务,而且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成绩来之不易。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二是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传达出货币政策收紧的重要导向;

三是现代农业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