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445177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长在2021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各县区要发挥好农机作用,并提高农机质量,“龙口夺粮”,确保减损增收、颗粒归仓。

从我县历年夏秋粮比重来看,秋粮丰产是全年粮食增产的关键,要持续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确保秋粮种植面积,抓好田间管理,加大重大病虫害防控力度,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坚实基础。

四要抓好种质资源普查。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各县区和农业部门一定要扎实开展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制定详细工作方案,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工作力量,做好地方特有、野生、濒危等种质资源征集,按时上报省上保护、扩繁。

五要做好农业统计工作对接。

县县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与统计局和调查队进行对接,力争做到粮食面积和产量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不要因为衔接不力,出现实际播种面积和统计上报数据“两张皮”现象,造成全年被动的局面。

三要分类推进撂荒地专项整治。

要根据多年撂荒、全年撂荒、季节性撂荒、粗放经营的隐性撂荒等不同类型,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类指导、分户施策,采取村集体有序流转、代种代管、收回土地经营权、引入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流转、纳入农田基本建设等办法措施,加快完成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

徽成盆地生态区撂荒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西礼半山丘陵区撂荒地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半山干旱二阴区撂荒地宜粮则粮、宜果则果,高寒阴湿区撂荒地宜药则药、宜牧则牧。

尚未完成排查摸底的2个县要强化措施,组织乡镇尽快摸清撂荒地的底数。

各县区务必确保9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

  二、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灾毁农田修复进度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灾毁农田修复任务重、时间紧、资金筹措难度大,各县区前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建设进度来看,高标准农田2019年度建设任务为12.4万亩,目前已完成12.16万亩,完成率98%,除成县、康县因项目资金整合后补,分别完成各自任务的94%和80%外,其他县区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2020年度建设任务为14万亩,目前已完成13.39万亩,完成率95.6%,武都区、康县已完成建设任务。

全县74.84万亩灾毁农田修复任务已完成63.1万亩,完成率84.3%。

分年度来看:

灾毁农田2020年修复项目建设任务为17.58万亩,目前建成17.47万亩,完成率99.4%,两当县、康县完成90%以上,其余县区已全部完成;

2021年修复项目建设任务为57.26万亩,目前建成45.63万亩,完成率79.7%。

康县完成60%,西和县完成65.6%,武都区、文县完成75%左右,徽县、X县完成80%以上,成县、两当县完成90%以上。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项目实际进度上图入库慢,文县实际已完成13万多亩,但上图入库的仅1.3万亩,差距十分巨大;

二是项目实施不规范,武都区、文县由于修复任务大,项目规划设计不扎实、不合理,致使少数项目评审后修改较多,至今还未全面完成批复和招投标工作;

三是项目资金整合投入不足,支付进度总体缓慢,资金支付与项目建设进度不同步。

全县共下达灾毁农田修复项目资金9.05亿元,实际支付资金3.06亿元,占总投资33.77%,其中两当县、徽县、成县、西和县支付超过50%,其余县区支付较慢,个别县仅支付了9%。

从建设质量来看,有的县区修复的田坎夯实不牢,出现裂缝。

高半山项目区修复痕迹不明显,加固质量不高,今年气象部门预测降雨较多,存在二次损毁风险。

  各县区要正视差距、紧盯问题、倒排工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一要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将东西扶贫、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衔接资金统筹整合,再增加一些投入,优化项目设计。

在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基础上,可以广泛吸收村级组织、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努力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各方面的检查和审计。

二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项目进度及时支付工程款,绝不能由于资金拨付缓慢影响建设进度。

县上对支付缓慢的县区将定期通报。

三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认真落实高标准农田项目延伸绩效管理要求,竣工一个,验收一个,确保及时上图入库并准确上报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系统。

四要扎实开展“回头看”。

围绕2011年以来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从相关规划和标准要求,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建设且已竣工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灾毁农田修复项目),重点对前期规划、实施过程、工程质量、建后管护、合规廉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开展分析摸排。

各县区对此项工作要高度重视,抓紧成立“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工作部署、摸排自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要求强化责任分工,加强工作调度,务必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回头看”各项任务。

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工作指导协调和推进落实。

  三、要扎实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

  今年全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任务7.2万座,省上要求10月底前完成。

截止5月底,全县共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8923座,占全年建设任务的26.3%,工作进度处于全省靠后位次。

完成建设任务较好的康县、徽县、两当县和礼县完成率也仅达到40%,其它县区进度吏慢。

分析进度慢的原因,虽然中央、省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奖补资金尚未下达,但从主观上分析:

一是少数县区仍然没有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而是作为一般性工作、普通项目对待,责任压的不实、工作抓的不紧、配套措施不力。

二是个别县县级奖补标准不明确,大多数乡镇处于观望等待状态,群众改厕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三是有的将改厕的任务交由农业农村部门和住建部门分片实施,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质量标准不统一,统计口径不一致,建设进度不平衡。

另外,有些县区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农村户厕卫生规范》对厕所的卫生性、舒适性、便利性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以简单“完任务”来推进工作,造成“选址不当、设计不达标、建成的厕所不适用”等问题的发生。

这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该整改的立即整改,否则等上面检查、验收时提出就会给我们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今年农村改厕任务量大面广、任务繁重,X县、武都区、西和县进度明显滞后全省、全县平均水平。

一要压实各方责任。

各县区及有关部门要认清形势,紧盯目标任务,逐级靠实责任,采取超常规措施,及时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迅速扭转被动落后局面,10月底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要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作用。

县农业农村局要积极会同县卫健委和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适时组织开展明察暗访,跟踪推进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三要强化督查督导。

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农村“厕所革命”民生实事的抽查检查和考评问效,对没有按期完成任务或工作一拖再拖、进度仍然滞后的县区必要时进行提醒约谈。

  四、要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质量标准

  根据中央、省上要求,今年10月底前要全面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

5月底,我县199个乡镇(街道)3204个村(社区)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量化、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登记赋码等产改阶段性工作基本完成。

但从6月上旬县级专项督查情况看,在清产核资方面,有的乡村录入的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数据缺文件依据,资产评估缺少程序,有的没有把中央、省上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录入;

在集体成员身份界定上,个别行政村把常年失联人员没有确认;

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制定上,照搬照抄示范章程,没有做到因村制宜;

村级合作组织颁证工作进展不平衡,截止6月15日,全县颁证完成率为68.9%,除成县、徽县、康县、武都、两当县已完成外,其它县完成率都很不理想。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之后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重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具有的重要制度支撑作用。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中央和省委的文件非常明确:

“要建立省级全面负责、县级组织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乡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承担领导责任”。

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县乡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分管同志主动抓落实,要经常督导、开会研究,帮助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要提升工作质量。

按照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安排要求,6月份集中开展农村产改试点工作“回头看”。

成县要主动与省农经总站进行沟通衔接,不折不扣地抓好省级示范县创建;

康县、徽县由县委、政府安排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开展县级示范县创建;

对于其他六个县区,县委农办要及时组织相关力量,分县包抓,开展县级示范县创建。

各县区要在省、县县农经业务骨干的指导下,全面开展查漏补缺、完善资料、分类建档,提升工作质量;

7月各县区自查总结、县级组织核查;

8月提请省上组织验收,提前保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试点任务,争创全省先进。

三要加强部门配合。

县、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协调指导,相关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推动改革工作。

农业农村、财政、发改、民政、国土、扶贫、教育、卫健、审计、文旅、水务、林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抓紧完成清产核资结果的审核上报工作。

对涉及村级资产移交的,要列出清单,明确产权关系,按程序进行资产移交,完善好相关手续。

四要强化督导督查。

严格实行周报制,每10天通报一次改革情况,对改革质量差、存在问题多或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县(区),要点名通报批评。

在此,我要特别提醒一下各县区党委、政府,省委、省政府已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全省社会发展综合考核项目,县纪委监委5月中旬已给有关县区下发了纪检监察书,既要保进度又要保质量,绝不能搞形式、走过场,严格按照程序、标准,该走的步骤一个少,该有的环节一个缺,提前保质完成阶段性试点任务,不要因质量问题被追责问责!

  五、要扎实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

  5月25日召开了全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视频会议,6月7日又召开了全省的“回头看”视频会议,对全国、全省“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到8月底前全面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但目前此项工作大部分县区尚未全面启动。

开展“大棚房”清理整治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批示的重大事项,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大棚房”清理整治“回头看”,体现了党中央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绝不能使“大棚房”死灰复燃。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

各县区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扛起政治责任,迅速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启动“回头看”摸查摸底工作。

农业农村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要主动入位,担当作为,牵头抓总推进工作落实,坚决打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这场硬仗。

二要明确工作重点。

这次“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