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5104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328在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大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机遇,克服资金紧缺、技术力量薄弱、土地审批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全面推进交通建设事业发展,交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公路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过去五年,全县累计完成交通综合投资11.9亿元,新增等级公路732公里,公路密度达115公里/百平方公里。

成功建成新58省道,融入“温州两小时交通圈”,顺利实现“521”交通圈目标;

建成58省道连接52省道泰顺县城过境公路、58省道连接雅阳公路、52省道金竹坑至双坑口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58省道至雪溪公路、黄桥至文成铜铃山公路。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前期进展顺利,58省道至筱村公路完成工可批复;

58省道至彭溪公路完成项目选址批复和设计招投标;

青文泰省道泰顺段、52省道泰顺段改建工程完成线位报告编制;

52省道至龟湖公路完成工可审查和线位报告调整;

龙丽温(泰)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二)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资金3.18亿元,完成通乡公路路面硬化144.5公里,通村公路路基改造544.8公里,路面硬化556.95公里,建成农村联网公路34.5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行政村275个,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实现“双百”目标,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水上康庄方面,完成仕阳镇排头等6个渡口的撤渡建桥(建路)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洲岭乡石竹舟等4个渡口的撤渡建桥(建路)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涉渡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交通安全监管不断加强。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强化“三关一监督”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安保设施建设,确保了交通行业的和谐稳定。

特别是在2007年“8.10”交通事故发生后,进一步加大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7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28亿元,建成公路安保设施653.5公里,完成各级挂牌安全隐患整治65处,有效提升了行业安全保障水平。

(四)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积极推进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符合山区实际的新型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县。

加大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投入,完成公路大中修394公里,公路绿化补植473公里,边坡复绿16554平方米,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

启用S228泰顺超限运输检测站,严厉依法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行为,有力维护了路产路权。

全面促进客运、货运、维修、驾培行业发展,启用城关客运北站,建成雅阳等10个农村客运站以及279个农村港湾式停靠站,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78.64%,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

(五)交通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相继举办了“泰顺交通五十年”、“公路文化节”、首届“交通文化周”等一系列交通文化活动,推出了《泰顺交通五十年》画册等一批文化作品,征集确定了泰顺交通标识。

同时成功创建了52省道、老58省道两条省级文明公路。

落实作风建设各项措施,强化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民主评议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交通行业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行业形象有了新的提高。

2010年,县交通局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交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路等级低。

目前,泰顺是全省除海岛县外,还没有开工建设高速公路的三个县之一。

交通滞后是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是路网结构不完善。

县内许多联网公路都没有建成,断头路多,特别是几条58省道连接线还没有建成。

三是建设任务重。

“十二五”时期,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投入12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0倍多,任务非常繁重。

同时,现在省里提出今后要着力打造体系交通、生态交通、民生交通,交通发展要实现由小交通到大交通、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向综合转变,这些都对我们交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要素制约突出。

土地制约日益突出,现在上马建设的交通项目都是大工程,需要大量用地指标,当前上级对土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行政问责越来越严,土地审批难度越来越大;

交通项目建设资金除了由省里补助外,其余资金均由县财政负担,财政资金保障压力非常大;

人才紧缺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懂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运作的人才非常缺乏。

五是管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交通“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还比较明显,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总量仍占全市安全生产故事的大头,保障交通安全的任务非常繁重。

为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推动交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十二五”及2011年交通工作任务

泰顺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交通的落后。

没有交通的支撑,泰顺内生发展动力无法培育,泰顺的生态产业无法做大,泰顺的生态优势无法变成经济优势;

没有交通的支撑,泰顺难以融入外界发展,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矛盾将越来越严峻。

加快交通建设,改变区位劣势,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期。

综合分析,当前我县交通建设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战略机遇。

首先,海西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泰顺成为温州地区在浙闽省际间最重要的陆域节点、浙西南融入海西区的重要枢纽,积极主动对接、融入海西区的重大交通网络,将彻底改变泰顺的区位劣势。

其次,一批直面海西区的重大交通项目正紧锣密鼓的规划和实施,宁(德)衢(州)铁路、宁(德)丽(水)铁路、杭广铁路、京福高铁、沈海高速公路以及福(安)泰(顺)高速福建段、寿(宁)周(宁)高速等交通项目信息均浮出水面或已开工建设,以及宁(南京)福(州)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等都为解决泰顺交通困境带来新机遇。

第三,“十二五”规划实施已拉开序幕,根据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精神,以及上级扶持政策的加大也为我县加快交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基于以上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结合泰顺实际,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交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交通转型发展为主线,坚持适度超前,提升公路等级,完善交通网络,改善通行环境,全面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和“三个服务”能力,着力构建适度超前、覆盖城乡、立体联运、外快内畅的现代交通体系,为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型小康县提供坚实支撑。

重点要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着力构建大交通网络体系。

过去50年,泰顺交通从1958年的第一条对外公路开通,到1995年的乡乡通公路,再到2007年的新58省道建成,实现了三次跨越。

进入“十二五”,我县正积极抢抓机遇,谋划构建“大交通”网络体系,努力实现由“交通末梢”向“通道型”转变。

路网结构的主要框架是“两高三纵三横二十一连”:

“两高”为龙丽温(泰)高速公路和宁(南京)福(福州)高速公路泰顺段;

“三纵”为52省道泰顺段、青文泰省道泰顺段和文福公路;

“三横”为58省道、分泰线和司前至横坑公路;

“二十一连”为乡镇连接主要干道的二十一条道路。

路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路网等级“123”目标和交通圈“411”目标:

路网等级“123”目标即通过干线公路等级提升,通县城的沿线乡镇公路等级达到一级,重点乡镇公路等级达到二级,一般乡镇公路等级达到三级;

交通圈“411”目标即实现从县城到杭州4小时、到温州1小时、到各乡镇1小时。

(二)强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交通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21亿元,其中2011年计划投资3.07亿元。

2011年主要建设任务是“一高三连三通”,具体是加快推进58省道至雪溪公路、黄桥至文成铜铃山公路建设;

开工建设58省道至筱村公路、58省道至彭溪公路、雅阳至氡泉景区公路、52省道至乌岩岭景区公路;

争取开工建设龙丽温(泰)高速公路。

对于在建项目,有关部门要根据又好又快的要求,对照计划,倒排时序,强力推进,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对于开工项目,责任单位要抓紧做好相关前期工作,各乡镇要按照属地原则做好政策处理,确保按时开工或提前开工。

县财政部门要加快建立投融资平台,强化建设资金保障;

县国土部门要通过优先安排、向上争取等途径做好用地保障工作。

(三)紧抓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

对58省道改建工程、52省道泰顺段改建工程、青文泰省道泰顺段、52省道至龟湖公路、文泰线筱村至院口段改建工程等项目,要制定具体的前期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要求,抓紧抓实项目前期工作,做到时机一成熟就马上开工建设;

对宁福高速公路泰顺段、温武铁咱(三山)铁路泰顺段等项目要积极争取,通力协作,争取早日开工。

从这几年经历看,交通项目建设对前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着眼于项目报批,一丝不苟地把“规定动作”做到位。

县各有关单位对项目审批所涉及的规划、土地、环保、水保等前置条件和支撑性文件要及时出具,确保前期工作快速推进。

(四)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进一步明确管养责任,稳定资金投入渠道,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

加快病危设施加固改造步伐,抓紧整治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强化日常检查和养护,防止出现新的安全隐患。

加强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把好“三关一监督”,确保生产安全。

以S228超限运输检测站为依托,突出抓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和道路交通秩序理,确保道路交通畅通安全。

切实抓好营运车辆违章经营行为查处,严厉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行为,组织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户的取缔与规范工作,创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环境。

(五)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要加大交通建设工程监管力度,坚持和深化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等各项规范化工作管理制度,抓好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以工作质量促工程质量。

现在交通建设任务很重,但不能因此忽视基本程序的到位,更不能一味求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一定要把工作做在前,紧张在前面,宽松在后面;

如果宽松在前面,紧张在后面,就容易发生超工期、超概算等问题,也容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要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督稽察工作,严把资金投向,严格规范资金管理,防范出现“建成一个工程、倒下一批干部”现象。

(六)大力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

要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便民利民、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事业发展,努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坚持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精心编制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和线路,加快建立以县城为枢纽、各中心镇为节点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

尽快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整合城乡客运企业,推进客运主体集团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做到“统一管理体制、统一优惠政策、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运价标准、统一服务标准”。

加强公交线路的运力投放和管理,加大农村沿途停靠站点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城乡公交综合服务水平。

2011年要完成1个农村客运站和50个农村港湾式停靠站建设。

(七)推进交通生态文化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创新设计、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