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1304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归纳Word格式.docx

麻黄与桂枝2,表虚有汗:

桂枝与白芍3,风寒或夹湿:

荆芥与防风4,轻症:

生姜与大枣、生姜与葱白

止咳平喘:

1,风寒实喘:

麻黄与杏仁2,风热实喘:

麻黄与石膏3,寒饮:

干姜与细辛、半夏

胜湿止痛:

1,羌活与防风2,羌活与独活

疗鼻渊:

苍耳子与辛夷

疗寒饮呕吐:

生姜与半夏

第二节疏散风热药

按功效归纳

疏散风热常用药:

薄荷、桑叶、菊花、蔓荆子、蝉蜕

利咽:

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

明目:

桑叶、菊花、蝉蜕、木贼、白蒺藜(平抑肝阳药)

麻黄、葛根、蝉蜕、牛蒡子、浮萍、白蒺藜

清利头目:

蔓荆子、薄荷、菊花、桑叶

升阳:

柴胡、升麻、葛根

疏肝:

柴胡、薄荷、白蒺藜

宣肺疗哑之要药:

蝉蜕

疏肝解郁之要药:

柴胡

升举阳气之要药:

升麻、柴胡

疏散风热:

1,桑叶与菊花2,薄荷与牛蒡子3,金银花与连翘

薄荷与牛蒡子、蝉蜕

1,柴胡与薄荷2,柴胡与白芍、当归

辛凉透疹:

葛根与升麻

升阳举陷:

柴胡与升麻并配人参、黄芪

和解少阳:

柴胡与黄芪

除烦:

淡豆豉与栀子

1,风热目疾:

桑叶与菊花2,肝虚目疾:

菊花与枸杞子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

1,力强:

石膏、栀子2,次之:

知母、寒水石3,温和:

芦根、天花粉、竹叶。

从性味上看,辛寒清气者石膏,甘寒清气者知母,苦寒清气者栀子

清肝热:

1,代表药:

夏枯草、栀子、龙胆2:

决明子、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

并联系解表药中的木贼、桑叶、菊花、蝉蜕;

平肝熄风药中的石决明、珍珠母、蒺藜、羚羊角等。

清肺胃热: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

清心热:

栀子仁、竹叶卷心、莲子心、犀角

清胃生津:

知母、芦根、天花粉、葛根

清热除烦:

石膏、栀子、芦根、竹叶、淡竹叶

解暑:

鲜荷叶、西瓜翠衣、绿豆、鲜金银花

抗肿瘤:

夏枯草、天花粉

清解阳明经气分实热要药:

石膏、知母

清热除烦之要药:

栀子

疗瘿瘤瘰疬之要药:

夏枯草

清肝明目:

疗目珠疼痛之要药:

1,石膏与知母2,芦根与天花粉3,栀子与黄芩

栀子与淡豆豉

清泄相火:

知母与黄柏

清肺止咳平喘:

石膏与杏仁

利湿退黄:

栀子与大黄,茵陈

肝火目赤肿痛:

夏枯草与栀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代表药:

黄芩、黄柏、黄连

三黄代用品:

十大功劳(三颗针、唐松草)

清肝胆湿热,泻肝胆实火:

龙胆

祛风,燥湿,止痒:

苦参、白鲜皮(三黄)

既燥湿收敛,标本兼治,又无留邪之弊:

秦皮、椿皮

降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黄芩、龙胆

清热燥湿,湿热诸症要药:

黄芩、黄柏、黄连。

其中1,清上焦湿热,泻肺火要药:

黄芩1,清中焦湿热,泻心胃二经实火,治湿热泻痢,呕吐痞满之要药:

黄连3,清下焦湿热,泻相火之要药:

黄柏

泻肝胆湿热实火,清肝胆湿热要药:

湿热诸症:

黄疸泻痢温病火热毒症:

黄芩、黄连与黄柏

少阳邪热:

黄芩与柴胡

安胎:

黄芩与白术

燥湿止痢,治泻痢后重:

黄连与木香

泻相火去虚热:

黄柏与知母

肝胆湿热实火:

1,黄芩与龙胆2,栀子与龙胆

湿疮湿疹:

1,苦参与白鲜皮2,黄柏与苍术

第三节清热解毒

功效归纳主要用于温病发热的药物

防治温病: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贯众、四季青、穿心莲

兼定惊,尤适肝热惊风:

重楼、青黛、牛黄、熊胆

解毒兼透散:

金银花、连翘、马勃、鱼腥草

尤适肺热、痰热咳嗽:

穿心莲、鱼腥草、金荞麦、射干、白花蛇舌草

功效归纳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物

常用:

射干、板蓝根、牛黄、山豆根、熊胆、牛蒡子、薄荷

尤适咽痛喑哑者:

马勃、蝉蜕、胖大海、诃子、木蝴蝶、桔梗

功效归纳主要用于热毒泻痢的药物

白头翁、马齿苋、秦皮、地锦草、金银花、拳参、黄芩、黄柏、黄连

适应症归纳:

主要用于臃肿疮毒的药物

外痈:

1,皮肤疮痈:

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2,乳痈:

蒲公英、漏芦

内痈:

1,肺痈:

鱼腥草、金荞麦、韦茎、桔梗2,肠痈:

大血藤、败酱草

其他方面

湿疹湿疮:

土茯苓、白鲜皮、穿心莲、四季青、白蔹、半边莲、青黛

湿热黄疸:

白鲜皮、地锦草、蒲公英、板蓝根、半枝莲、垂盆草、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

热淋涩痛:

栀子、黄柏、苦参、连翘

水火烫伤:

四季青、石膏、白蔹、垂盆草、地榆、虎杖

毒蛇咬伤:

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重楼、山豆根、地锦草、半枝莲

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重楼、北豆根、夏枯草、天花粉(联系莪术、露蜂房、白英、龙葵、漏芦、半夏、天南星等)

瘰疬:

连翘、山慈菇、射干、金荞麦

有毒药物1,有小毒:

贯众、北豆根、鸦胆子、重楼、山慈菇2,有毒:

山豆根

温病卫、气、营三阶段发热之要药:

金银花、连翘

疮疡阳证之要药:

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重楼等

咽喉肿痛之要药:

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蝉蜕,薄荷)

热毒泻痢之要药:

白头翁、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

肺痈要药:

鱼腥草、金荞麦

肠痈要药:

乳痈要药:

温病发热:

1,金银花与连翘2,石膏与知母3,黄芩、黄柏与黄连

痈肿疮毒:

蒲公英与败酱草

热毒泻痢:

白头翁与马齿苋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犀角

代用品:

水牛角

兼养阴的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

兼活血,凉血,止血不留瘀者:

牡丹皮,赤芍

凉血消斑:

紫草,玄参,青黛,大青叶,板蓝根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

生地黄

无汗骨蒸之要药:

牡丹皮

清热凉血1,犀角与生地黄2,生地黄与玄参3,生地黄与牡丹皮4,牡丹皮与赤芍

清热养阴,滋阴润燥:

生地黄与玄参

凉血活血:

牡丹皮与赤芍

清热定惊:

犀角与羚羊角

第五节.清虚热药

清虚热:

1,较强:

青篙2,次之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白薇,葎草(知母,黄柏,牡丹皮,生地黄,玄参,女贞子,墨旱莲,鳖甲,龟甲)

既清虚热,又泻肺之实火:

地骨皮

除疳热:

银柴胡,胡黄连

清透虚热之要药:

青蒿

疗暑热外感之要药:

有汗蒸骨热之要药:

阴虚发热:

1,青蒿与鳖甲2,银柴胡与胡黄连3,地骨皮与银柴胡

肺热咳喘伤阴:

地骨皮与桑白皮

小儿疳热:

银柴胡与胡黄连

第三章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泻下清热: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虎杖

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

大黄

清肝:

芦荟

积滞便秘之要药:

泻下攻积:

大黄与芒硝

第二节润下药

润下通便: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瓜蒌仁、柏子仁、杏仁、紫苏子、桃仁、决明子、蜂蜜、当归、生何首乌、胡桃仁、桑椹、黑芝麻、肉苁蓉、锁阳、阿胶

利水消肿:

郁李仁

润肠通便:

火麻仁与郁李仁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泻水逐饮:

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峻下冷积:

巴豆

消肿散结:

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巴豆

去积杀虫:

牵牛子

祛痰利咽:

巴豆、牵牛子

破血消癥:

千金子

寒积便秘之要药:

1,有毒:

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2,有大毒:

甘遂、京大戟与芫花

第四章祛风湿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止痹痛:

独活、川乌、寻骨风、松节

祛风湿通经络:

威灵仙、蕲蛇、木瓜、蚕砂、伸筋草、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

消骨鲠:

威灵仙

散寒止痛:

川乌、草乌

止痒:

蕲蛇

定惊止痉:

除湿和胃、化湿和中:

木瓜、蚕砂

舒筋活血:

伸筋草

通经下乳:

路路通

祛风除湿散寒之要药:

独活

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

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为截风要药:

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脚气肿痛及吐泻转筋之要药:

木瓜

配伍药对

独活与羌活

化湿和胃,疗吐泻转筋:

木瓜与蚕砂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湿,止痹痛:

秦艽、防己、海桐皮、穿山龙、雷公藤

退虚热,清湿热:

秦艽

防己、桑枝

祛风湿,通经络:

桑枝、豨莶草、雷公藤、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丝瓜络

化痰:

丝瓜络、穿山龙

清热解毒:

豨莶草、丝瓜络、络石藤

杀虫止痒:

海桐皮

风药中之润剂,治虚热证之要:

风湿顽痹之要药:

雷公藤

有大毒的药物: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

利尿:

五加皮

桑寄生

补肾安胎之要药:

桑寄生与杜仲、牛膝

第五章化湿药

化湿,解暑:

广藿香、佩兰

化湿止呕:

广藿香、豆蔻

温中止呕:

砂仁、豆蔻、草豆蔻

燥湿行气:

厚朴、豆蔻、草豆蔻

祛风除湿,发表:

苍术

平喘:

厚朴

理气安胎:

砂仁

芳化湿浊之要药:

广藿香

疗脾瘅之要药:

佩兰

祛湿之要药:

消除涨满之要药:

化湿解暑:

广藿香与佩兰

燥湿运脾:

苍术与厚朴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砂仁与豆蔻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泽泻、猪苓、蝼蛄、泽漆、香加皮2,较弱:

玉米须、冬瓜皮、葫芦3,常用温和:

茯苓、薏米仁、赤小豆

利水健脾:

茯苓、薏米仁

清热排脓:

薏米仁、赤小豆

玉米须、赤小豆

利湿除弊:

薏米仁、香加皮

健脾渗湿要药:

利水消肿常用要药:

泽泻、猪苓

香加皮、泽漆

茯苓与猪苓、泽泻

渗湿健脾:

1,茯苓与薏米仁2,茯苓与白术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利尿通淋常用药:

车前子、滑石、木通、萹蓄、绵萆薢、海金沙、石韦、地肤子

清热利水:

车前子、川木通

利尿通淋治石淋:

滑石、萹蓄、瞿麦、海金沙

利尿通淋治膏淋:

绵萆薢

下乳:

木通、通草、冬葵子

地肤子、萹蓄

常用要药:

车前子、滑石

湿热淋证:

车前子与滑石、木通

石淋:

滑石、金钱草、海金沙、石韦

血淋:

石韦、小蓟与白茅根

膏淋:

绵萆薢与菖蒲

第三节利水退黄药

利湿退黄1,较强:

茵陈2,次之:

金钱草、虎杖3,较弱:

地耳草、垂盆草

清热解毒治痈疮:

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

清热解毒治毒蛇咬伤:

金钱草、虎杖、垂盆草

活血消肿治跌打损伤:

虎杖、地耳草

茵陈

利湿退黄药:

茵陈与栀子、大黄

排结石:

金钱草与鸡内金

第七章温里药

温散里寒止痛:

附子、肉桂、吴茱萸、干姜2,次之:

小茴香、丁香、高良姜

助阳:

附子、肉桂、吴茱萸、干姜、丁香

回阳救逆之要药:

附子

引火归原,疗下元虚冷之要药:

肉桂

温脾阳之要药:

干姜

疗厥阴肝寒之要药:

吴茱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