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0268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校本教材《地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

阿姆斯特朗和巴兹·

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我们通常看到的月球是明亮的,其实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三、日食和月食

日食,就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看到太阳缺了一块,这就是日食现象。

月食:

就是地球绕太阳转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地球挡住了射到月球上的太阳光,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这就是月食现象。

地球的影子完全遮住月球时产生月全食,只有部分遮住时,就发生月偏食。

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四、四季和五带

(一)四季

1、天文四季

夏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

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季:

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常用四季:

春季:

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

9、10、11月;

12、1、2月。

3、南北半球日期相同,季节相反。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的光和热就多一些,为夏季,南半球则为冬季。

(二)、五带

1、界线: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名称和特点:

热带:

分布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南温带:

分布范围是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太阳终年斜射。

北温带:

分布范围是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太阳终年斜射。

南寒带:

分布范围是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北寒带:

分布范围是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距离太阳远近不同,使得四季产生温、热、凉、冷,相互交替。

从而形成了五带和四季,使自然界更加丰富多彩。

五、历法及节气

(一)、历法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顺应大自然规律制定了春夏秋冬的四季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

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

阳历也叫太阳历;

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

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

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用到今天。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古历”、“黄历”、和“旧历”等。

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365天,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

阴阳历"

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故事会: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

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

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guǐ)仪。

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

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祖乙对万年说:

「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

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

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二)、节气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

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

每年十二个月,总共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资料袋:

立春——表示开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春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左右。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另有清淡明智之意。

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

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立夏——表示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5月5日前后。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夏至——夏天的极致,表示进入炎热季节,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

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左右。

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前后。

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在每年公历的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一般在每年公历的9月23日左右。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前后。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过了冬至,太阳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加长,黑夜一天比一天缩短。

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第二章地壳运动

什么是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地球在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内部物质变位引起的地球运动。

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

第一节地震

一、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二、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三、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

无感觉——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

微有感觉——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

少有感觉——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

多有感觉——大多数人有感觉,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

惊醒——大多数人有感觉,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

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

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地表出现裂缝。

  8度:

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

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

  10度:

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

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

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四、学校避震常识:

1.在操场或户外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不要回到教室去。

2.在室内时,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在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迅速有序地撤出室内到空旷的地方集合;

如果情况危险,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躲避,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3.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前!

不要到阳台上去!

4.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5、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6、要因地制宜,不要墨守成规。

地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要果断行动,不可犹豫。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1、公元132年,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器——地动仪,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2、新中国成立后的强震

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8.6级地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当雄8.0级地震

  1952年8月18日西藏那曲7.5级地震

  1952年9月30日四川冕宁6.8级地震

  1954年2月11日甘肃山丹7.3级地震

  1954年7月31日甘肃民勤7.0级地震

  1955年4月14日四川康定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