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951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集训选修

第一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集训(六十九)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世宗诏令:

“应逃户(逃亡他处者)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

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

其近北地诸州,应有陷蕃(辽国)人户,自蕃界来归业者,五周年内来者,三分交还二分;十周年内来者,交还一半;十五周年来者,三分交还一分;十五周年外来者,不在交还之限。

——摘自《旧五代史》

材料二:

周世宗大规模“毁佛”——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保留6万余人);规定僧尼出家的年龄限制、能诵读佛经等必要条件和受戒法定地点,严禁私自剃度;毁弃寺庙数万所(保留约2700所);尽毁铜佛像以铸钱币。

——摘自《周世宗改革税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周世宗两次改革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二,从社会文化角度评述周世宗的“毁佛”运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

……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

……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

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更代(离职)相付。

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评价商鞅变法作用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商鞅变法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改革措施。

 

(1)根据材料二概括授田的主要标准。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授田在当时的作用。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

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

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跋部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材料二:

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上层统治集团,在完成统治重心的转变、大体上接受了前代中原王朝的一套典章制度以后,迅速向保守的方面转化。

他们对推行汉法的工作采取消极态度,对残留的许多蒙古落后制度拒绝进一步变革,使大量的蒙古旧制得到保留,同时却热衷于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搜刮财富,使刚刚略显平缓的社会矛盾重新激化起来,元朝过早地出现了中衰的征兆。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笔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两次改革改革方式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少数民族传统这一问题的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代以来,以衙前主官物之供给或运输……(其他差役)各以乡户等第差充。

民不胜其苦,而衙前为尤甚。

今听免役,据家赀高下出钱,由官雇役。

单丁、女户原无役者,概输钱,谓之“助役”。

……一面便民,而一面亦借助役钱增岁收。

……反对者谓“上户则便,下户实难”,语非无理。

又于额用已足外,复增取二分谓之“宽剩”,则下户、单丁、女户更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赋役制度改革,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与丁役合并为一,而且以田亩为重。

……用《明史·食货志》的说法即是: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赵冈《赋税制度与土地分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改革差役法的主要手段及其结果。

 

(2)据材料二,概括明朝赋役制度“一条鞭法”的特点。

结合所学,说明从宋至明赋役制度变革的积极作用。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清朝政府的徭役,无田的穷民不堪负荷,有田有势的又勾结官吏进行规避。

雍正元年六月,山东巡抚黄炳看到人丁逃亡日益严重,提出摊丁入亩倡议。

一个月后,直隶巡抚李维钧发出同样的呼声。

雍正帝把李维钧奏折交户部讨论。

户部同意李维钧的条陈,雍正帝仍不放心,又让九卿詹事科道共议,有人就摊丁提出疑议,因田亩有大小好坏之别,怕摊得不均。

雍正帝遂命李维钧详细规划具体办法,要做到对国课无损,于穷黎有益。

李维钧遵命筹划,准备把地亩分为三等,丁银按地亩等级摊入,不至于好坏地负担轻重不均。

十一月,雍正帝认为他“筹度极当”,办法完善,就命他于下年开始实行,在全国次第实施。

雍正帝还推行士民一体当差政策,要求士绅同样缴纳钱粮,禁止他们包揽词讼,并且处斩反对政策带头罢考的生员。

田文镜上疏,请将苛虐佃户的乡绅按照违制例议处,雍正帝提出他没有顾及佃农拖欠地租及欺慢田主的问题,命再议论。

于是定出田主凌虐佃户及佃户欺慢田主之例,这种主佃关系的律例,既保护地主收租,又保障了农民人身地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经济改革的措施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经济改革的意义。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

农静,诛愚乱农之民欲农,则草(荒地)必垦矣。

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博学多闻,能言善辩)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

举民众口数,生者着(登记造册)死者削(除名)。

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

——摘自[战国]商鞅《商君书》

材料二:

沙俄实行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于警察监视和限制国内迁移,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革命民主运动的主要要求之一就是取消国内身份证和保证迁徙自由。

十月革命后苏俄取消了身份证制度,而且被视为无产阶级极为重要的民主措施之一。

然而随着集体化的兴起,尤其是在数百万饥肠辘辘的农民涌进城市的饥荒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斯大林领导集团不知该如何应对,决定重新在国内实行身份证制度。

有权获得身份证的只是工人和职员,而不是农民。

所以,农民的迁徙自由已被限制,对所有公民迁徙自由的控制也加强了。

1933年这成为了现实。

——摘编自[俄]罗伊·麦德韦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创立户籍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33年前后苏联(俄)对于身份证制度态度的转变并简析其背景。

 

考点集训(七十)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开始时,尼古拉一世踌躇满志……殊不知时过境迁,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它所进行的是“一个生产方式落后的民族对几个具有现代生产的民族的一场无望的斗争”,恩格斯在评论这场战争的结局时说:

“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

材料二:

1861年“二一九法令”只涉及俄国欧洲部分的地主和农民,以后在1866年又根据这一法令的基本原则,解放了1000多万农民。

一些富裕农民按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组织形式办起了许多大农场;同时,有一部分贵族地主在自己的领地里开始使用雇佣劳动,使地主经济逐渐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化。

到80年代,在俄国欧洲部分的43个农业省份中,地主经济的资本主义经营占优势的省份已有19个。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百卷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推行1861年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俄国“解放农民”的途径,并结合材料评述1861年改革的成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朱拉隆功(1868-1910年在位)从小接受英国家庭教师的教育,对于西方文化颇为知晓,他曾前往新加坡、印尼、印度等地访问,不仅了解西方国家统治殖民地的模式,也对西方政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清楚看到暹罗(泰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相当严峻。

他认为唯有变革,才能应对列强环伺。

政治方面,朱拉隆功引进西方政治制度,中央建立内阁,构筑完整的官僚体系,以推动政令;改革地方政府,废除各地封建王侯,地方官员改由中央指派。

社会方面,逐渐废除奴隶制,这不仅使国王赢得解放奴隶的支持,也减弱了地方王侯经济基础。

他并且尊重个人信仰自由,让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平等共存。

教育方面他继续改革,并鼓励出国留学。

军事方面,则不仅配备西式枪炮的常备军,也加强海军发展,更推动征兵制。

为保护暹罗独立,他还运用了灵活的外交手段。

面对气势汹汹的法国,他引入英国抗衡,当英法联合派兵进驻,他则以割让偏远领土方式换取撤兵并撤销不平等条约。

不仅维护了暹罗的独立,更成功地让暹罗成为一个介于英法之间的独立缓冲国,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摘编自台湾三民版高中教材《历史》第四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泰国朱拉隆功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泰国朱拉隆功改革的意义。

 

3.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

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中三国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的重要影响,并综述其进程特点。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大化改新于645年开始,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

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

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

新的拥有土地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他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赞成神道教为国教,因为神道教认为国民与天皇是一致的,认为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

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

1894年,他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

同年,日本人出人意外地赢得了对中国帝国的惊人的胜利。

从此以后,不再有任何理由将日本看作是一个劣势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了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日本大化改新产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