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策略文档格式.doc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策略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策略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任意布局,缺乏规划和主题。
当前,一些学校仅仅是根据本学校的情况进行布置,哪个角落能放一张黑板就放一张黑板,哪个角落能栽一棵树就栽一棵树,哪个角落能搞个水池就搞个水池,那个地方能竖块牌子就竖块牌子。
这种不经过规划过的任意布局,缺乏主题,表面上看起来内容俱全,实际上使学校的布局显得凌乱不堪。
就拿很多学校的花园来说,形状设计的不可谓不独具匠心,但就园内种植的植物来说不仅起不到点缀、美化作用,反而给学校的卫生打扫和保持带来了诸多不便,如果在当初种植园内植物上面做精心设计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
再比如,有的学校为了美化、靓化校园,在校园内竖起了很多的牌子,牌子上的内容倒是对学生、老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我们仔细看这些竖起的“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牌子,你就会发现多么的不协调,为什么不在竖牌子时不将教育和美感进行有机的整合呢?
二、文字内容太多,布置过于成人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有一种错误的做法,就是文字资料过多,并且由教师包办,布置成人化,既没有锻炼到学生的能力,也拉远了校园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有些学校,可能是为了“规范”的原因吧,围墙上贴满的全部是电脑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制度、职责、校训校风、目标、教师风彩、安全提示语等,给人留下的感觉好像是进了党委政府大院一般。
而教室里的墙报、黑板报做得五彩缤纷,一细看,全是出自教师的“丹青妙手”,那些文诌诌的文字就是成人要仔细研究才能读懂,而学生们,他们也就只有望“字”兴叹了!
三、过度追求“档次”,用“钱”打照校园。
有的学校认为,要把学校做大做强,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并且能够有很好的生源,就必须舍得花钱花大钱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打造和包装,于是几十万元打造的名人浮雕出炉了,几百万的塑胶球场在校园里诞生了,几十万元精心设计的校门挺立起来了……但是,这些用“钱”堆砌起来的建筑又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呢?
而每当那些极待亟待救助的贫困学生望着这些“钱筑”的时候,会不会这样想:
啊!
这个雕塑的一只手就足够我读到大学了!
四、追求短期效应,忽视了长期积淀。
有的学校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学校领导热情高涨,作了方案,发了通知,信誓旦旦要在几周内搞定。
学校有关负责人忙于设计学校标志,请人写校歌,大搞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班级公约的拟定,班级陈设的优化布置等。
几乎一夜之间学校要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教师在“迷迷糊糊”中跟着学校领导高速泡制了“学校文化”;
在学生毫不知晓的情况下,班主任几个通宵达旦一手就做出了“班级文化”。
这种做法明显表现出贪功浮躁的习气,忽视了历史和过程的积淀。
缺少学校文化建设中应有的春风化雨式的滋润和熏陶;
缺少应有的坚持,缺少一种长期积累和保持的习气。
结果是在贪功浮躁中,丧失了发展的根本。
比如有的学校将教学楼命名为“恪物楼”,何为“恪物”,教师、学生一头雾水。
再比如有的学校建了文化石并且刻着“蟾宫折桂”、“学而不思则罔”等字样,连老师看了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何况是是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呢?
我们知道,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活动,需要的是那种贴近师生实际、学校实情能真正促进师生精神发展的活动;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改革,需要的是在历史传承和过程积淀基础上的改革;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全校师生的认同,只有这种经过认同的文化才具有可保持性、积淀性,也只有这种经过认同的文化才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五、重视“显”性文化,忽视“隐性”文化。
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上思想狭窄,顾此失彼,在操作中只重视“静态”的诸如物质硬件、管理制度、问题活动等“显”性文化建设,而忽视“动态”的如教职工的知识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观念、工作精神风貌、课堂文化等“隐”性文化。
这样的文化是不健全的,说白了是做给人看的,其生命力也不会太久。
六、特色化建设不够明显、不够突出。
在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就是“商标”,就是“身份证”。
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
冰心说:
“有个性才会有生命”。
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重视个性化地建设,杜绝不考虑学校和师生实际的模仿,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的提出要结合学校实际,切忌“假、大、空”和口号式语言。
地处兰州市西固区的兰炼一小是兰州市校园文化建设做的比较突出的学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根据实际在全校大力开展“立人文化”,让人佩服的是学校大胆地将图书摆放在教学楼楼道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管理;
每逢接待参观,带领参观者和做解说的不是学校教师而是彬彬有礼的学生……,参观者无不叹服学校的这种做法!
这便是学校“立人文化”的具体体现。
那么在创建、营造和积淀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教师行为文化的引领和建立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
教师无小节,时时都育人。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一定程度上说,老师就是学生心中的榜样,就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待问题的态度和面对生活的心态等等,可以说都可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一个微笑或一个责怪的眼神,一声鼓励或是一句不经意的批评,折射出的都是一个教师行为文化的问题。
一些老师还在动不动就罚学生写检讨写保证书,还有一些老师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讽刺某个他有偏见的学生等,像这样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在今天新课改、新环境的背景下,还是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思想、制度、行为等方面加以反思,注重引领,注重细节,例如:
教师校园弯弯腰,看见垃圾带头拾起;
每天早上和学生一起跑步,晨读;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读懂学生的不同目光;
多一点“谈话沟通”,少一点写“检讨书”;
带着微笑进课堂;
像朋友一样和学生说话;
让学生把话讲完;
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
不要让全班学生代一个学生受过;
别动不动就“请”家长;
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要还礼;
为学生颁奖,老师也要鼓掌。
通过这些细节促进教师行为文化的建立,通过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态。
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这是学校抓队伍建设、走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
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是育人的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要特别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把“以人为本”作为理念,即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应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即尊重教职工发展的利益、价值和愿望,努力促进学校价值和教职工价值的共同实现;
应以行为规范来要求教师,即从教育规范、教学规范、礼仪交际规范、学习活动规范等方面对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
应以引导内化来端正教师的态度,即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放弃,引导教师尊重、理解学生,以公正的态度、发现的目光、宽广的胸襟去欣赏学生,去“聆听学生心里话”。
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既要开掘学科课程中的科学精神,更要挖掘学科课程中的人文内涵。
这样
,才能在学校中形成“宽松、和谐、平等、尊重”的人文环境,才能不断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不断提升教职工文化素养和品位。
二、精心策划,打造别具一格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重点策划和打造。
每一个班可以为自己的班级起一个有个性而且具奋斗目标的班名,用“艺术班”“小作家班”“春苗班”等来替换“一、一班”“三、四”之类的班名不是更有激励性和教育性吗?
每一个班就是一个小小的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充分的集中学生的意见,指导学生布置出符合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让学生真正有走进班集体就好象走进了“家”的感觉。
三、减少冷冰冰的标语,让校园变得温馨和谐
如今,只要你一走进校园,那些冷漠的标语就会迅速俘虏你的眼球。
无论是哪一所学校,像“拒绝毒品
从我做起”之类的标语可能不是十条也是八条吧,说句实在话,像这些冷冰冰的标语,真正又能起到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呢?
即使说应该在校园里张贴标语或者是在墙上写一些必须的诸如安全方面的标语,我想也应该选择恰当的空间,并且尽量让标语的内容通俗易懂,不要那么机械死板和教条。
有时候,标语的内容如果变换一种形式来说,也许收到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四、精心规划、力求主题明显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首先考虑的是主题,也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给自己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定调”,如果所定的“调”过高或过低,甚至偏离主题,那么只能干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可能误导学生的成长。
而且。
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应该大处着眼,宏观规划,整体布局。
五、精心突出细节,让教育随处可见
一所学校除了操场、教室、舞台、活动室等大型的空间需要布置外,许多看似不起眼的角落也不应该“放过”,比如厕所、走廊、操场边的小角落、楼梯间、水池边等空间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些地方同样是学生进出比较频繁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贴上一些具有教育性和童趣性的语言或者是漫画,我想日久天长,它们的教育效应一定会表现出来的,而且会很不一般的。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门理论的艺术,这门艺术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的艺术,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和提高。
只有不断的留意身边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才能在实践中去提高和创新。
我们的学校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