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8823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批注式阅读Word格式.docx

1.基础性批注:

即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圈点勾画,比如划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词;

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以及读后的内容概括。

达到预习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2.感受式批注:

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

这种感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3.点评式批注:

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

这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

  4.联想式批注:

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

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

让阅读者能够由此及彼的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外。

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5.方法式批注: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批注方法,在对知识的规范性解答方面有很好的训练效果。

指学生可以很敏感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语文方法,准确判断后赏析这一方法运用的效果。

  6.赏析式批注:

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赏析类文字。

主要用于批注文学作品。

7.疑问式批注:

即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

8.补充式批注:

对于文章中有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

9.仿写式批注:

在一些好句旁边仿写一句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层次

1.基础感知

  这个层面的批注主要包括基础性批注、感受式批注和仿写式批注。

解决的问题是:

疏通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谈初读感受和摘录精彩佳句的任务。

所以,这个层面其实就是对文章的预习工作。

  2.探究研讨

  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即可进行对文章的探讨和深入的理解了。

这一层面的批注主要是:

点评式批注、质疑式批注和方法式批注。

  3.拓展内化

  对于知识而言,我想最好的巩固方法不是强行记忆,而是。

在拓展中达成的目的,是这一层次的特点。

主要包括:

联想式批注和仿写式批注。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

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研究性阅读方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阅读个性。

它是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

一、什么是批注

XX百科中,关于批注的解释有这样四条。

1.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

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2.在阅读过程中,,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3.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

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4.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

我给它的定义是:

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思、所感和所想。

二、批注的分类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给批注这样分类。

1.按批注的位置分:

(1)眉批,也叫首批。

指批注在开头。

适用于课题(文章为什么要起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体裁、主要内容等方面的批注。

(2)旁批,也叫侧批。

就是批注在自然段旁边的空白处。

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对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也可以把你对某一段或者某一段中某些词句的感受和体验批注在这一段空白之处。

(3)里批。

字里行间作批注。

适用于对某个词语的理解的批注。

(4)尾批。

一段、一页或全文之后的批注。

2.按批注的内容分:

(1)批生字词。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批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疑惑。

学生在阅读时,肯定会有各种疑问产生,这些疑问可随手让学生写在空白处。

这样,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4)批感悟。

只要是学生动了心去阅读,就一定会有各种或深或浅的感悟和见解产生。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

这些感悟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写作灵感。

(5)批好词佳句。

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

”、“重要!

”、“用心记住!

”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为背诵提供条件。

(6)批联想。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这样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一种能力。

三、批注的原则

1.宜近不宜远

为了便于复习,我要求学生批注时掌握“就近”原则,什么内容,就往什么地方批注。

2.宜简不宜繁

批注的用语要简洁、精炼,言简意赅,一阵见血。

3.体现针对性

关于一篇文章的批注,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既有生字词的批注,又有主要内容的批注;

既有写作方法的批注,又有中心思想的批注;

既有脉络结构分段的批注,又有逐段逐句感受的批注;

既有体裁叙述方式的批注,又有背景作者简介的批注;

既有所疑所惑的批注,又有所感所想的批注。

学生的批注,由于自身学情、喜好、想法的不同,所批注的重点也不一样。

有的可能对文中的主人公感兴趣,有的可能对优美的语言感兴趣,而有的可能纯粹就不感兴趣。

因此,批注要体现针对性。

4.循序渐进

学生批注能力的培养,教师切不可一蹴而就,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常用批注符号的使用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做批注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符号:

1.“~~~”(波浪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2.“○○○○”(圈),主要用来圈生字。

3.“——”(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和记忆的语句下面。

4.“”(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对该句提出疑问。

5.“‖”、“/”(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6.“=====”(双横线),用来标出特别重要的语句,或者关键词。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批注能力。

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他们的阅读个性。

同时又让读书不再成为一种负担。

相反读书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一边批注一边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

孙立权(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诞生已逾百年,发展至今,无论是圈内人士,还是圈外人士,凡是有良知的人都在大声疾呼:

语文教育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改的路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坚持语文工具论的,有高倡人文性的,有主张语感中心的。

而依笔者愚见,语文教育应该向传统回归,走一条民族化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笔者多方尝试,其中之一就是“批注式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民族化;

一、语文教育应该走民族化的道路

佛教禅宗有三句极为耐人寻味的话: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1]

这三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

用这三句话来看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我以为,古代语文教育处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

古代语文教育是经验型的,就是看古人是怎么写诗作文的,然后学生就照着读,照着背,照着写,看书家是怎样写字的,学生便依葫芦画瓢。

这种教学基本不讲知识性,所以是经验型的。

——这大概就是禅宗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

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年的语文教育,主流是反传统,抛弃传统,学西方,然后是学苏联。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五四先贤们以非常激进的态度反传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一出,意味着和传统的彻底决裂。

语文教育在这种大气候下必然地走向反传统。

不但教育内容改变了,“四书”“五经”扔掉,变成“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与科学,教学方式也改变了,由“书院式”变成“学堂式”。

语文教育遂由古代的经验型变为近代以来的知识型。

建国后全面学习苏联时,把苏联专家的“红领巾教学”这种知识型教学模式铺开,全面知识化。

语文课每课都要讲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

后来把西方语文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大量加入,使知识型教学登峰造极。

你只要看看近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考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ABCD选择题,你就明白了什么是知识型教学。

所以,这一百年的语文教育是在走一条否定传统、异化民族语文的道路,这正是禅宗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事实证明,这条路越走越窄。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社会上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越来越多,语文难教,学生厌学,找不到适合汉语文特点的语文教学之路。

语文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圈内人士,还是圈外人士,凡是有良知的人都在大声疾呼:

语文教育的这个阶段将是禅宗所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阶段。

“语文教育民族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旧式语文教育的复辟,而是语文教育传统(既包括千年的传统,也包括百年的传统)经过现代性改造后的新生再现。

它的目标是现代化,它的过程是民族化。

只有坚持走语文教育民族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所以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就是本位现代化。

它是向前看的,但在向前看的同时,它也向后看。

就是说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回头审视传统,它要重新找回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并发展这种精华,为建构一个全新的母语文教育提供基本的思想资源。

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实质内涵是主张按照汉语言文字特点与汉语文学习规律来进行和改造语文教学,以尽快祛除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痼疾,加速提升青少年乃至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