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碴轨道施工支撑层和道床板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无碴轨道施工支撑层和道床板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碴轨道施工支撑层和道床板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直线段无砟轨道横断面图
路基曲线段无砟轨道横断面图
路基道床板平面图
4.2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2.1支承层施工
4.2.1.1施工工艺流程图
4.2.1.2支承层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a.施工准备
支撑层施工前应做好人员、机械、材料的准备。
b.基础面清理及湿润
施工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应该满足铺设无渣轨道的要求。
做好原有路基面的清理工作,要求路基顶面平整,表面平整度20mm/4m,高程误差为±
20mm,级配碎石外漏且级配符合要求。
支承层在施工前,应对支承层范围内的基床表层清扫干净,散水湿润,至少保湿2小时,并不能有积水。
c.放样、安装模板
在施工前根据CPIII控制点按5~10m间距侧方支承层模板放样点,为模板定位提供基准。
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d.砼施工
支承层采用C15素混凝土。
混凝土用原材、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等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现场做好混凝土塌落度、入模温度、含气量等砼指标的检测工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支承层顶面高程及平整度,并设置专人检查支架、模板的稳定情况,一旦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e.拉毛及修整
混凝土初凝前,应对道床板范围的支承层表面进行纵向拉毛处理,拉毛深度宜为1.5~2mm,拉毛纹路要求均匀、清晰、整齐。
支撑层顶面应平整,平整度应达到10mm/3m。
f.拆除模板和切缝
拆除模板: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切缝:
支承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不远于5.2m切一道横向伸缩假缝,缝深105mm,宽不大于5mm。
切缝的时间应根据支承层材料和天气等具体情况确定,最迟不得超过浇筑后12小时。
伸缩假缝位置应通过测量在两轨枕的中间位置,避免伸缩假缝位置处于轨枕的下方,误差不超过50mm。
g.砼养生
支承层浇筑完应及时进行喷雾或散水湿润养护,支承层的带膜湿润养护时间应持续不少于24h,拆模后应及时对暴露面进行补湿并覆盖。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要求采取冬季施工;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要求采取夏季施工。
h.质量检查
外形尺寸的检查:
采用卷尺和水准仪进行检查,支承层外形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厚度
±
20
2
中线位置
10
3
宽度
+15
4
高程
+5
-15
5
平整度
10/3m
混凝土表观的检查:
表面结构要求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蜂窝、麻面疏松等缺陷。
4.2.2道床板施工
路基道床板采用连续浇筑,C40钢筋混凝土现浇,宽度2800mm,厚度260mm。
直线段道床板顶面设置一定的横向排水坡。
道床板施工采用轨排支撑架法,轨排组装使用桥式32m的工具轨。
全段道床板分段浇筑,每段长64.4m。
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搭接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
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路基上在浇筑道床板混凝土前,应对混凝土支承层顶面进行清洁,并提前散水预湿,并保持几小时的湿润状态。
b.测量放线
根据CPIII控制点,宜每隔10m在基础面上测放出轨道中线控制点,以其控制点为基准放样出轨枕控制边线和道床板的纵、横向模板边线位置。
c.道床板底层钢筋安装
道床板底层钢筋安装前,根据放样的轨道中线弹划出每段道床板边线,确定钢筋绑扎范围。
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为Φ20、Φ16。
道床板底层钢筋,纵向布置Φ20,间距265mm;
横向布置Φ16,间距650mm;
纵向钢筋下方布置同标号C40混凝土垫块,每平方米布置4个。
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侧面保护层50mm,底部40mm。
纵向钢筋要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700mm;
钢筋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焊缝高度不小于4mm。
d.钢筋绝缘设置及性能测试
道床板内钢筋均按绝缘设计,除纵、横向接地钢筋间交叉点按规定进行焊接外,其余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筋横向钢筋)交叉点处均设置绝缘卡。
道床板钢筋安装完后,应采用专用电阻表测试绝缘性能,测试时先目测检查每处钢筋的搭接接触情况,目测绝缘卡安装是否良好,有无脱落现象,再用电阻表测量钢筋间的绝缘值,相互绝缘的钢筋之间的电阻必须达到2MΩ以上,确保钢筋绝缘措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路基道床板钢筋接头及绝缘卡设计图大样
4.2.3路基上道床板综合接地
将道床板在纵向上划分成长度不大于100m的接地单元,每一单元用一根3m长不锈钢缆线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
接地钢筋采用道床板上层结构钢筋,纵向接地钢筋选取道床板两侧及中间的三根N1Φ20钢筋,搭接处进行焊接;
横向接地钢筋选取每一单元的一根Φ16的横向结构钢筋,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相交处的连接用“L”形N12Φ16钢筋进行焊接。
接地端子材料为GB00r17Ni14Mo2,长0.33mΦ16钢筋(HPB)。
道床板内接地端子应对应接触网支柱位置设置,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200mm,双面焊不小于1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
路基道床板接地钢筋布置示意图
纵向钢筋接头示意图
道床板内接地端子和纵向接地钢筋连接示意图
4.2.4施工缝的设置
支承层、道床板的施工缝避免设置在轨枕下方、集水井及各预埋孔位置,应垂直预留在两轨枕中间位置。
道床板施工缝处应在上层钢筋网片中另设“U”形Φ12钢筋。
道床板待浇筑段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后、下段施工前,应先拉毛保持粗糙,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4.2.5过渡段施工
支承层与桥梁、箱型涵(桥)过渡时,支承层的厚度应按设计要求平顺过渡,支承层厚度大于30m的地段应分层分步施工,开始上层支承层施工前应将下层表面拉毛,上下相邻两层之间的施工间隔时间宜控制在2h以内。
a.锚固钢钉销及端梁的设置。
路基一侧在道床板与路基支承层之间设置6排销钉,每排4根。
路基道床板两端距板端5~15m范围内设置两个C40钢筋混凝土端梁,梁长2.8m,宽0.8m,深度1.3m。
b.锚固钢钉销。
清理干净支承层面混凝土渣及杂物,根据轨道中心线拉尺标记出锚固钢钉销的位置,用电锤按照设计要求的深度打孔,孔成形后清除钻孔内的钻屑及水浆等杂物。
清理完孔后,从孔底部至上缓慢注入锚固剂,竖直旋入钢销钉,钢销钉外漏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0mm,位置允许偏差10mm。
c.端梁施工。
路基表层施工完后,在距桥梁端、箱型涵端5m~15m的路基表层处施工放样出端梁的几何尺寸,以在支承层施工时预留。
或在支承层施工前施工完端梁。
端梁位置的设置应该进过测量计算,设置在轨枕正下方。
端梁基坑宜采用空压机配合人工挖凿,基坑成型后,应及时安放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
端梁与道床板连接的钢筋间距、外露长度及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对外露连接筋采取保护措施,对变形的外露连接筋,在轨道板施工前予以恢复。
端梁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端梁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顶面高程
截面尺寸
+20
d.横向伸缩缝
路基连续道床板端需设置横向伸缩缝,伸缩缝采用20mm厚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上层用树脂防水嵌缝胶进行密封。
填筑前应将施工缝的表面浮沙清理干净、并且干燥,将A、B组分按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后,浇入或填入缝中,常温固化即可。
树脂防水嵌缝材料为双组分的防水嵌缝材料,两者混合后固化成伸长率很高的弹性嵌缝材料,具体技术要求如下表:
项目
性能指标
测试标准
适用期(min)
≥30
GB/T19250-2003
表干时间(h)
≤12
实干时间(h)
≤24
密度(g/cm3)
1.4±
0.2
拉伸强度(MPa)
≥3
6
断裂伸长率(%)
≥300
7
低温柔性-4℃、2h(绕Φ25mm圆棒)
无裂纹
8
耐热性80℃、2h
无流淌
GB/T16777-1997
9
定伸粘结性60%、24h
无破坏
JC/T482-2003
固体含量(%)
≥98
4.2.6线间填充和封闭层施工
a、线间填充。
当支承层、道床板施工及验收完后,进行路基左右线间填充。
路基地段左右线间填充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
级配碎石应采用人工分段、分层填筑、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分层碾压密实。
线间级配碎石采用地基系数K30≥150MPa/m或变形模量Ev2(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120MPa且Ev2/Ev1≤2.3),作为控制指标。
b、封闭层施工。
左、右线间级配碎石顶面采用10cm厚的C25纤维素混凝土封面,在C25素混凝土中每立方米掺0.9kg纤维素,且不远于3m切一横向缝,缝深30mm,宽10mm,并填以树脂防水嵌缝胶。
C25纤维素混凝土封面与道床板接触面应采用树脂防水嵌缝胶封闭。
封闭层顶面坡度按2%的坡度与道床板顺接。
纤维素混凝土封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