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30页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30页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30页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建立环保监理体系1
13.附环保体系框图
1.建立环保监理体系
为了更好的落实G220阜南会龙至洪河桥段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工程建设环保管理工作,规范环保管理的工作程序,贯彻国家环保政策,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我办成立G220阜南会龙至洪河桥段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总监办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环保工作办公室。
1、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监理环保管理体系框图:
总监办环保组织体系框图
测
量
工
程
师
房建工程师
试
验
结
构
交通工程师
道
路
合
同
2.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监理
1、生活服务区
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生活区选址基本上应采取避让的措施,避开各种生态敏感点,尽可能租用当地的民居,尽可能避开农、林等生产用地。
并规定:
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
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
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
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如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
2、临时施工便道
临时施工道路的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水土流失及扬尘等污染,主要防治措施有:
(1)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按照合同要求建设在征地界以内,并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则。
对于因地形限制等原因建于征地线以外的,施工结束后均应进行复耕,恢复其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2)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及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施工噪声控制为昼间75dB以下,夜间55dB以下。
夜间在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
3、临时材料堆放场地、搅拌场地和预制场
临时材料堆放场地及拌和场要求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并砌筑围墙,以便控制对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
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场地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
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
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密,并要求:
(1)拌和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拌和场和预制场地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不能达标时,夜间应停止作业。
(2)冲洗砂石料的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于建筑工地洒水防尘。
3.路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监理
1、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环境保护要点
(1)在施工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
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
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2)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3)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
不能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
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4)结构物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
2、路基填筑环境保护要点
(1)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2)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3)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
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停止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4)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3、软基处理环境保护要点
(1)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应注意解决可能出现的路基盆形沉降、失稳和路桥沉降差等问题。
(2)路堤填筑前,应排除地表水,保持基底干燥。
(3)淹水部位填土应由路中心向两侧填筑,高出水面后,按要求分层填筑并压实。
(4)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基处理加固措施。
(5)软土、沼泽地区下层路堤,应采用渗水材料填筑。
4.桥涵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要点
1、明挖基础环境保护要点
(1)围堰:
围堰施工应考虑流速增大对河床集中冲刷、通航及导流的影响,并应清除围堰的材料。
施工结束后,废弃的材料及时运至弃渣场。
(2)基坑开挖:
①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减少作业面和影响面。
②保护地表水体,开挖的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应暂堆放在距离水体较远的地带,防止冲刷或塌落进入水体。
③基坑开挖出的土壤、泥炭、岩石等,应集中后运送到弃渣场,其中对于湿度较大的泥炭或底泥,应先运至低畦地进行自然吹干,等吹干后再行运输;
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底泥和泥炭等,经自然吹干后也可运至需要的单位进行土壤育肥。
④旱桥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周边用临时设施拦阻,桥墩基础浇筑完成后回填,剩余部分可用于附近低洼地的整平,多余一律运弃土(渣)场。
⑤旱桥施工中只允许砍伐墩、台永久施工部位的植被,桥跨范围的植被不得砍伐、清除,尽可能保留桥跨部分的原生植被,减少桥梁墩台施工对地表原生植被的破坏。
2、钻孔灌注桩环境保护要点
(1)钻孔施工必须设置泥浆沉淀池,不得将泥浆直接排入河水或河道中,经沉淀后清水排放,减少悬浮固体的排放量。
大型桥梁通常选用钢护筒作泥浆贮备周转,并采用泥浆过滤设备,清除残渣。
(2)废弃的钻孔泥浆以及其他废弃物,应运至事先准备的沉淀池临时贮存,待吹干后,运往弃渣场,不得弃于河道或河滩地,以防抬高河床,淤塞河道。
(3)在水上钻孔时,一般应采用平台施工,采取围堰或筑岛施工时,应及时对围堰和筑岛进行清理,以免破坏水生环境,影响行洪。
(4)应对机械设备和船只进行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5)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事先准备的适当地点处理,待吹干后,运往弃渣场,以防止污染环境或堵塞河道和交通。
3、桥梁下部构造环境保护要点
(1)混凝土浇注时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混凝土散落入周边水体。
(2)护岸开挖时,应按照设计图纸严格控制开挖界限,不得任意扩大开挖范围,将两栖动物环境的受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程度。
(3)桥梁墩台修筑完毕,及时清除围堰等临时工程的堆积物,并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弃土和废弃物运至弃土场,恢复河道畅通。
4、混凝土搅拌、运输和养护
(1)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振捣、摊铺等作业中防粉尘、防噪声(振动)措施可以参考采取:
①集中搅拌,密封车运输;
②场界设置临时隔声维护;
③作业时间避开下风向100米内人群密集的地段等。
(2)混凝土搅拌车应定点清洗,设置临时沉淀池,清洗水经沉淀处理后方能外排。
有条件者,也可采取废水回收后循环使用。
(3)混凝土搅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养护水等含有害物质的废水不得排入地表水I~III类水源地保护区。
5、生态保护
(1)注意对湿地和滩涂的保护,避免在湿地和滩涂设置临时料场、便道、和厕所。
限制施工设备和人员不必要地进入湿地,禁止猎取野生保护动物。
(2)在渔区或鱼类洄游河道施工,应尽可能避开鱼类繁殖期。
无法避免时,应留下洄游通道。
(3)涵洞出路基后与附近河道、沟渠顺接,防止冲刷下游农田、道路,并及时疏通河道和沟渠,确保汛期排洪排涝。
6、环境与噪声影响
(1)施工期间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
排入其他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
(2)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进行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3)桥梁打桩噪声的场界限值为昼间85dB,禁止夜间打桩。
其他阶段噪声限值仍为昼间70dB,夜间50dB。
5.路面施工环境保护要点
1、路面基层环境保护要点:
(1)、水泥稳定混合料或二灰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
(2)、拌和场应配备临时污水汇集系统,所产生的废水,应处治后排放;
(3)、拌和场应设置喷水装置洒水,增加洒水频率来控制扬尘;
(4)、注意调整作业时间,避免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5)、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2、沥青混凝土路面环境保护要点:
(1)、混凝土拌和场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
(2)、混凝土采用覆盖保温运输,搅拌站定点清洗,设置沉淀池。
清洗水经沉淀后方能外排;
(3)、作业时间避开风向100m内人群密集地段;
(4)、摊铺和碾压的施工人员应配置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5)、造成的废弃混合料,应及时收集并运送至指定弃渣场;
(6)、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6.生态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建材堆放场、灰土拌合场、预制场及沥青搅拌场等临时用地,不占用耕地。
并尽量设在公路占地范围内,如停车场、互通式立交区等,以减少临时用地征地数量。
2、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教育,严禁施工人员破坏农作物;
严禁砍伐公路用地之外不影响视线的树木;
施工期临时用地尽量选择在公路征地范围内。
3、公路工程占地范围、施工期临时用地等,开工前场地清理时,应将表层耕作土收集堆放,并作水土流失防护,以备复耕使用;
施工结束及时进行清理、土地整治,将收集的耕作土覆盖复耕。
不能用作耕地的土地,种灌草或植树绿化恢复植被。
4、预防为主,避免乱挖滥采,最大限度地控制弃土弃碴和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5、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6、填、挖边坡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防止边坡裸露,并及时植草,防止沙土流失。
7、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8、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
土坡面的冲蚀;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9、弃土场、弃碴场边坡要加固防护,并植草,防止水土流失。
10、雨季施工,要进行临时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11、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2、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废泥渣,不得弃于河道或滩地,以防抬高河床、阻塞河道或缩小过水断面,以免造成水患或加剧水土流失
7.噪声防治
1)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
在路线近距内有集中村镇居民区的路段(距公路150m以内),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作业;
施工便道应远离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
料场、拌合场、搅拌站等应距敏感点200m以上。
2)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