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概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550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概论.docx

《抗菌药物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概论.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菌药物概论.docx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一、学习重点

抗菌药物、化学治疗学、化学治疗、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广谱抗菌药抑菌药、杀菌药、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化疗指数、抗菌后效应、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的基本原则、获得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

二、学习提纲

(一)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和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2、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eutics)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3。

抗生素(antibiotics)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

4。

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6、广谱抗菌药(wideantibacterialdrugs) 对多数细菌甚至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有效的药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7、抑菌药(bacteriostatic)仅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但不能将之杀灭的药物称为抑菌药。

8、杀菌药(bactericide)不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且能将之杀灭的药物称杀菌药、

9、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 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10、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11、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 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一般用动物实验的LD50/ED50或LD5/ED95的比值表示。

12、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在除去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13、耐药性(resistance)  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固有耐药性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内在的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其耐药基因是后天获得的,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造成抗菌药对耐药菌感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14、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应用药物对病原体所致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称为化学治疗、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可特异性地干扰或阻断细菌所特有的某些关键性环节,从而在宿主细胞和细菌之间发挥选择性抗菌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菌不同于哺乳动物细胞,外面有一层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决定细菌的形状,保护细菌不被菌体内的高渗透压破坏。

β—内酰胺类药物能与细菌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转肽酶失活,阻止肽聚糖形成,造成细胞壁缺损。

这类药物还包括磷霉素、杆菌肽、万古霉素和环丝氨酸等,它们分别作用于细胞壁合成的不同时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细菌的胞浆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着细胞浆,具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功能。

影响胞浆膜生物活性的抗生素包括多烯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等)和多黏菌素类。

前者可与真菌胞浆膜上的麦固醇选择性结合,形成“微孔”和“通道”、后者可与胞浆膜中磷脂的磷酸基形成复合物,干扰膜的生物学功能。

3、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与哺乳动物的核糖体不同,细菌核糖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某些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

其中氯霉素、林可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于50S亚基,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于30S亚基。

4、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哺乳动物细胞能直截了当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进行代谢,而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必须自身合成叶酸。

磺胺类、甲氧苄啶抑制叶酸合成,导致核酸代谢障碍,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喹诺酮类药物抑制DNA回旋酶,而产生杀菌作用。

利福平与敏感菌的DNA依赖性RNA多聚酶的β—亚单位结合,阻碍mRNA合成而杀灭细菌。

(三)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固有耐药性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内在的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是指某种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不具有固有耐药性,其耐药基因是后天获得的。

获得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

①降低外膜的通透性;②产生灭活酶;③改变靶位结构;④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⑤改变代谢途径。

(四)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依照致病菌和药物的特点选用抗菌药一旦确定或怀疑细菌性感染后,病原菌的鉴别特别重要。

2、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应用抗菌药应严格掌握习惯症,仅限于经临床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少数情况。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应用的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扩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1)联合用药的习惯证:

①对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应依照临床经验推测致病菌,联合用药以扩大抗菌范围;②关于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③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的细菌感染;④降低药物的毒性;⑤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膜炎和骨髓炎。

(2)联合用药的估计效果:

依照抗菌药的作用性质,一般将之分为4类,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

(1),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剂(Ⅱ),如氨基糖苷类和多黏菌素类等。

第三类为速效抑菌剂(Ⅲ),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等。

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Ⅳ),如磺胺类等。

联合应用上述两类抗菌药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或相加(工+Ⅳ)。

4、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①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②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除病情严重或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宜使用抗菌药;③应尽量幸免局部用药;④抗菌药物应用剂量应适当,疗程时间应足够;⑤不宜常规性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的药物。

5、患者的其他因素与抗菌药物应用①肾功能减退应幸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而且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多黏菌素类等。

②肝功能减退或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宜幸免应用或慎用主要在肝内代谢、具有肝肠循环及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如氯霉素、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等。

③对新生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十分注意。

三、题例

(一)选择题

[A型题]

1。

评价化疗药物临床价值的指标是()

A、化疗指数 B、抗菌谱 C。

最低抑菌浓度D、最低杀菌浓度 E、抗菌活性

2、化疗指数常用下列哪个比值来衡量?

( )

A、ED95/LD5 B、LD50/ED50C、LD5/ED95 D、ED50/LD50 E、ED5/LD95

3、化疗指数的临床意义是()

A、化疗指数愈大,临床应用价值愈小B、化疗指数愈大,临床应用价值愈高

C、化疗指数愈小,临床应用价值愈高D、化疗指数大小,与临床应用价值无关 E、以上都不是

4、化疗指数最大的抗菌药物是( )

A、链霉素 B。

磺胺药  C、庆大霉素 D。

青霉素 E、氯霉素

5、下列哪种药物可阻止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合成?

( )

A。

头孢菌素 B。

万古霉素C。

杆菌肽  D。

环丝氨酸E、青霉素

6。

抑制细菌转肽酶的转肽作用,阻止肽聚糖形成的药物是( )

A、杆菌肽 B、青霉素  C。

环丝氨酸 D、磷霉素E、四环素

7、能阻断细菌萜醇脱磷酸化反应的抗菌药物为()

A、磷霉素 B、环丝氨酸C、头孢菌素 D。

青霉素 E、杆菌肽

8、影响胞浆膜功能的抗菌药物主要是()

A。

头孢菌素类B、多肽类C、氨基糖苷类D、四环素类 E、磺胺类

9。

可抑制叶酸合成的抗菌药物是()

A、磺胺类B。

喹诺酮类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E、四环素类

10、特异性地抑制DNA依赖性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的药物是( )

A、头孢氨苄B、青霉素 C、利福平D、庆大霉素E、红霉素

11、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的药物是()

A、多黏菌素 B、链霉素 C、万古霉素D、磺胺类E、青霉素

12、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进入30S亚基A位,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是(  )

A、两性霉素B B。

头孢菌素 C。

四环素 D。

氯霉素 E、红霉素

13、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肽链的形成和延伸受阻的抗菌药物是( )

A。

链霉素 B、青霉素C、四环素 D、红霉素 E。

庆大霉素

14、连续用药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称为()

A。

耐药性 B、成瘾性   C、耐受性D、依赖性  E、依从性

15、抗生素是()

A。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B。

来源于植物的抗菌药

C。

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

D、动物来源的抗菌药  E、矿物来源的抗菌药

16、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为(  )

A。

PABA产生增多B、产生水解酶 C、耐药性 

D。

改变靶位结构E、产生钝化酶

17。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是( )

A、产生水解酶B、产生钝化酶 C、改变靶位结构

D、改变胞质膜的通透性E、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18。

β—内酰胺酶主要水解灭活下列哪类抗菌药物?

()

A。

大环内酯类B、四环素类  C、氨基糖苷类D、磺胺类E、青霉素类

19、下列哪类抗菌药物属繁殖期杀菌药?

()

A。

氨基糖苷类 B、四环素类 C。

头孢菌素类D、氯霉素类E。

 磺胺类

20。

下列何类药物为静止期杀菌药?

( )

A、头孢菌素类B、大环内酯类C、氨基糖苷类  D、四环素类E、磺胺类

21、属于速效抑菌的药物是(  )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C、磺胺类 D、氨基糖苷类 E、头孢菌类素

22、具有慢效抑菌作用的药物为( )

A、四环素类B。

大环内酯类  C。

氨基糖苷类 D、磺胺类E、氯霉素类

23、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合用的结果是()

A.相加 B。

相减 C。

无关  D、协同 E、拮抗

24、繁殖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合用的结果是( )

A、拮抗B。

无关 C、增强D、相减  E。

相加

25、慢效抑菌药与速效抑菌药合用的结果是()

A。

拮抗 B、无关 C、增强D、相加E、相减

26、繁殖期杀菌药与慢效抑菌药合用的结果是(  )

A。

相加或协同 B、拮抗或减弱  C、无关或相加

D、协同或无关E、相减或无关

27、早产、新生儿应禁用下列哪种药物?

 ()

A、氯霉素B。

四环素   C、链霉素 D、红霉素E。

青霉素

28、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

( )

A、降低毒副作用   B。

延长作用时间C。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D、提高疗效E、扩大抗菌谱

29、联合用药可获协同作用的组合是()

A。

青霉素+氯霉素 B、青霉素+红霉素 C、青霉素+四环素

D。

青霉素+庆大霉素E、青霉素+磺胺药

30、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是( )

A、头孢菌素类B、四环素类C、大环内酯类D。

氨基糖苷类 E、磺胺类

31、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下列何种酶而产生杀菌作用?

 ( )

A、RNA多聚酶  B。

DNA回旋酶   C、二氢叶酸合成酶 

D、二氢叶酸还原酶  E、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