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第三章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基本概况Word文件下载.docx
《导游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第三章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基本概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第三章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基本概况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浙江金华菜的最大特色是海鲜。
15、浙江温州含山蚕花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16、九姓渔民水上婚俗以“抛新娘”的水上婚俗最为奇特。
17、山东因居泰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
18、山东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粮棉油之乡“和”水果水产之乡”。
19、河南诞生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皇帝。
20、安徽分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21、安徽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22、安徽的徽商名人以胡雪岩最为著名。
23、江西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别称“赣鄱大地”。
24、湖南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
25、樟树的四特酒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清、香、醇、纯”。
26、福建最大河流为闽江。
27、福建最主要的五大剧种是:
闽剧、芗剧、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
28、安溪铁观音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是中国乌龙茶的极品。
29、闽南菜注重调汤佐料,口味清淡,酸甜适宜。
30、上海崇明岛为中国第四大岛。
31、电影传人中国从上海开始。
32、玉佛寺是上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刹。
33、中国最高最大的金茂大厦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34、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余山岛3个岛屿。
35、上海松江的唐经幢是现存上海最古老的地面建筑。
36、上海市民早点有大饼、油条、包子、豆浆四大金刚。
37、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
38、江苏沿海有吕四、大沙、海州湾、长江口四大渔场。
39、江苏是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米以下。
40、江苏沿海地区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丹顶鹤保护区。
41、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
42、龙华塔是上海市区唯一的古塔被誉为申城“宝塔之冠”。
43、豫园原为明代上海人潘允端的私人花园。
44、东晋无锡顾恺之善画人物,有“画绝”之称。
45、创“塑壁”新技法的张旭被称为“塑圣”。
46、江苏有苏州古典园林、明显陵、京杭大运河3处世界遗产。
47、江苏素有“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
48、浙江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49、浙江海岸线总长居全国第三位。
50、世居浙江省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和满族等。
51、浙江省少数民族以畲族人口为最多。
52、浙江有世界遗产3处:
西湖、江郎山、中国大运河(杭州段)。
53、浙江台州是“丝绸之府”。
54、畲族女性的传统服装“凤凰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55、山东是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
56、“鼓子秧歌”、“青岛秧歌”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57、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
58、泰山被誉为“中华之魂”。
59、安徽地跨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世称江淮大地。
60、淮河两岸流行的傩戏被誉为“东方芭蕾”。
61、回族是安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62、安徽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
63、安徽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
64、安徽芜湖的城隍祠是关于中国城隍庙的最早记载。
65、安徽巢湖被称为“东方日内瓦湖”。
66、徽州菜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而闻名。
67、江南第一泉是安徽的圣泉。
68、安徽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
69、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70、明代的关汉卿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71、江西四大世界遗产是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灵山。
72、赣州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73、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74、江西有南昌、赣州、景德镇、瑞金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75、福建的地理特点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76、福建地方戏被称为“南戏遗响”和中原古剧的“活化石”。
77、福建畲族人口全国最多。
78、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福州、泉州、漳州和厦门。
79、福建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
80、福建工艺品“三宝”有景德镇瓷器、寿山石雕、软木画。
81、在山东见了素不相识的男子和他打招呼开口要称“大哥”。
82、江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
83、福建人红色的宜兴陶壶泡茶,称为小掌茶。
84、东晋时期就有徽商的活动记载。
85、江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
86、苏州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
87、宁波菜注重“二轻一重”,温州菜讲究“鲜咸合一”。
88、浙江省地形复杂,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89、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
90、福建人泡茶饮茶的茶具一般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为上海陆上最高点
A.凤凰山B.天马山C.大金山D.薛山
2、中国第三大岛是()
A.长兴岛B.横沙岛C.佘山岛D.崇明岛
3、上海特别市成立于()
A.1925年B.1927年C.1930年D.1949年
4、海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
A.张爱玲B.陆小曼C.石评梅D.萧红
5、电影传入中国从()开始
A.香港B.上海C.北京D.天津
6、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电影为()
A.《天涯歌女》B.《倾城之恋》
C.《霸王别姬》D.《雨过天晴》
7、()是上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刹
A.洪福寺B.静安寺C.龙华寺D.玉佛寺
8、豫园是()上海人潘允端的私人花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清代B.明代C.宋代D.唐代
9、()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
A.东方明珠电视塔B.上海中心大夏C.金茂大夏D.广州塔
10、()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
A.苏州草鞋山遗址B.宿迁下草湾遗址
C.南京汤山遗址D.淮安青莲岗遗址
11、南京爱德印刷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印刷厂
A.《诗经》B.《圣经》C.《古兰经》D.《道德经》
12、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是()
A.洞庭湖B.太湖C.洪泽湖D.西太湖
13、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是()
A.江苏省B.浙江省C.山东省D.福建省
14、()开创了中国古代山水诗派
A.谢灵运B.赵孟頫C.陆游D.苏东坡
15、郁达夫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短片集
A.《呐喊》B.《彷徨》C.《腐蚀》D.《沉沦》
16、()被日本、韩国佛教奉为天台宗祖庭
A.普陀山法雨寺B.天台山国清寺
C.杭州凤凰寺D.宁波天童寺
17、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畲族B.苗族C.满族D.回族
18、畲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一部反映畲族祖先英雄事迹是民族史诗
A.《高皇歌》B.《盘王歌》C.《阿诗玛》D.《创世纪》
19、()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
A.建德人B.建始人C.巫山人D.沂源人
20、()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
A.秦始皇兵马俑B.孔林C.孔庙D.孔府
21、()被誉为“中华之魂”、“群山之父”、“五岳独尊”,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A.华山B.嵩山C.五台山D.泰山
22、()是国内最早的长城,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A.秦长城B.齐长城C.汉长城D.楚长城
23、“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指()
A.杭州B.济南C.苏州D.南京
24、号称“戏剧活化石”的是()
A.黄梅戏B.皮影戏C.傩戏D.徽剧
25、()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A.齐云山B.九华山C.云台山D.五台山
26、明代()的《临川四梦》代表中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A.梅兰芳B.关汉卿C.孙菊仙D.汤显祖
27、()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A.婺源B.景德镇C.樟树D.吉安
28、()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A.南昌B.赣州C.九江D.景德镇
29、()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A.岳麓书院B.鹅湖书院C.白鹭洲书院D.白鹿洞书院
30、()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
A.福州B.厦门C.泉州D.景德镇
31、()人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中最少
A.江苏省B.浙江省C.江西省D.安徽省
32、()高速公路密度居中国之首。
A.山东省B.浙江省C.江西省D.江苏省
33、()吞吐量居中国内河港口之首。
A.连云港B.苏州港C.徐州港D.南京港
34、江苏沿海四大渔场不包括()
A.吕四B.大沙C.昆山D.长江口
35、东晋无锡()善画人物,有“画绝”之称
A.顾恺之B.王羲之C.张僧繇D.张旭
36、唐苏州()运笔纵横捭阉,世人尊之为“草圣”
A.阎立本B.王羲之C.张僧繇D.张旭
37、元代山水画四大家不包括()
A.吴镇B.黄公望C.倪瓒D.赵孟頫
38、不属于江苏省的世界遗产的是()
A.京杭大运河B.苏州古典园林C.明孝陵D.明显陵
39、()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
A.鲁菜B.川菜C.粤菜D.苏菜
40、()素有“二胡之乡”美誉,“江南丝竹”是最富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41、()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
A.闽菜B.徽菜C.浙菜D.淮扬菜
42、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是()
A.钱塘江B.曹娥江C.瓯江D.富春江
43、()素有“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
A.江苏省B.浙江省C.山西省D.陕西省
4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