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361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docx

环境管理学相关资料全

1、环境的特性

(一)整体性

(二)有限性

●(三)不可逆性

●(四)潜在性

●(五)持续反应性

●(六)放大性

2、环境问题的概念

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3、环境问题主要有

Ø自然灾害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Ø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Ø资源耗竭矿产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土壤资源的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Ø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生物污染物理环境污染

Ø人口剧增人口剧增的结果使得上面所有的问题都被大大地放大了

4、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原因

(1)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环境污染也随之出现。

5、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探索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

●提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探索环境变化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影响;

●提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及其对人体健康与生物的影响;

●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选择循环利用技术;

●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

6、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7、环境管理的任务

●转变环境观念;

●调整环境行为;

●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

8、环境管理学的概念

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

9、环境管理学的特点

a)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b)环境管理学是综合学科;

c)环境管理学是正在发展的学科;

10、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过程

A、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典故:

“网开三面”、“里革断罟”

《论语》: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管子》: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吕氏春秋》: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B、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重要意义:

较早地引发了人类对于自身传统行为和观念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反思。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主要意义:

结果引起很大的争议,但唤起人类对自身的觉醒,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时间:

1972年6月5日-16日

⏹地点: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主要内容:

⏹人类破坏环境的能力空前增加;保护与改善环境成为各国政府应尽的责任;威胁人体健康的活动应特别给予关注;人口的增加将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全体人群要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需要广泛地合作。

⏹成果:

(1)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2)提出了7个共同点,26个共同原则。

⏹意义:

唤起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和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主要意义:

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重要飞跃。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时间:

1992年6月3日-14日

⏹地点:

巴西里约热内卢

⏹主要成果:

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

⏹主要意义:

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是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

主要议题:

第一,总结十年来全球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第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成果:

会议最后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宣言》与《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

主要意义:

人类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一步。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我们共同的未来》

1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a)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b)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c)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d)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

e)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1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共同性原则

14、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

a)生态学方向

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该方向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等作为其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该方向的研究以挪威原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和巴信尔等人的研究报告和演讲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Constanza和lubchenco等人提出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

b)经济学方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问题。

它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物资供需平衡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学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该方向的研究以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莱斯特·布朗、Macneill和Pearce等的“绿色经济”有关研究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评价指标体系。

c)社会学方向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它以人口增长与控制、消除贫困、社会发展、分配公正、利益均衡等社会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和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手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伦理规则。

该方向的研究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其衡量指标以“人文发展指数(HDI)”、Cobb的“真实进步指标(GPI)”、Allen的“可持续性晴雨表”等为代表。

d)系统学方向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经济-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只有应用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表达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大精深的内涵。

该方向是以综合协同的观点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将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特征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者内部的逻辑自洽和动态均衡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与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统一解释基础和定量的评判规则。

系统学方向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9-2007)为代表。

另外一个代表理论是“三种生产”理论。

15、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1)资源永续利用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

认为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否可以被永远地使用下去。

基于这一认识,该流派致力于探讨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2)外部性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

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人类迄今为止一直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可以免费享用的“公共物品”,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在经济生活中把自然的投入排除在经济核算体系之外。

基于此,该流派致力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把自然资源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和方法。

3)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

认为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当代人过多地占有和使用了本应属于后代人的财富,特别是自然财富。

为此,该流派致力于探讨财富(包括自然财富)在代际之间能够得到公平分配的理论和方法。

4)三种生产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保持通畅并构成良性循环。

他们把人与自然组成的世界系统的物质运动分为三大“生产”活动,即人的生产、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并致力于探讨三大生产活动之间和谐运行的理论和方法。

三种生产理论将在下一节中着重阐述。

16、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v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

v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

v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

v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

v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展。

17、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三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环境生产环节是人口生产环节和物资生产环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世界系统”或“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运行依靠三种生产环节之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畅通来保证。

“人类社会”中物资生产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与结构变化的反应转化器,它依靠环境生产所产出的自然资源作为加工的原材料,依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消纳排放出来的污染物。

人口生产则是这个世界系统运行的原动力。

(二)三种生产理论揭示出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环境生产环节:

输入-输出不平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导致是三种生产环状结构运行不和谐的人类(社会)行为问题。

(三)三种生产理论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加一功能单元:

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废弃物”,或者以与环境亲和的形态进入环境,或者重新转变成物资生产子系统可以利用的资源。

环境管理目标和任务应:

推动人类社会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废弃物的排放强度与环境生产力匹配起来。

(四)三种生产理论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

多种多样界面上的人类社会行为和行动。

环境管理的调控对象:

人口生产、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

要和谐三种生产之间的物质流动,就必须把这些状态参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五)三种生产理论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环境管理的方法:

要使物质在三种生产子系统之间的流动畅通,人类社会所应采取的方法就必须且只能是协调和协同。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把人类社会涉及到三种生产运行的行为协同起来,把三个生产子系统自身的利益追求与世界系统物流畅通的要求协调起来。

18、环境管理政策的分类

类型

政府

企业

公众及非政府组织

命令型和控制型

法律

行政

强制性环境标准

 

 

经济型和激励型

经济手段

指导性环境标准

环境科学技术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可持续性经营

企业节约资源和能源

 

鼓励型和自愿型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政府环境绩效评估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企业环境绩效评估

公众自我管理

节约资源能源

绿色社区、住宅

19、中国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宪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条例和部门规章

●环境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