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3596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2Word下载.docx

(2)用其中一个量作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它就是它的几倍。

2.通过操作活动和积极思考,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操作活动可分两段进行:

(1)由具体到抽象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由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活动。

通过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理解得更深刻。

3.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

4.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初步用较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如表述例3的思考过程是:

“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所以用除法计算。

式题

同级运算

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只含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只含有乘除法的两步式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正确计算。

正确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设计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

归纳同级式题运算的类型:

+

 

--

-(- 

+)

×

×

÷

÷

两级运算

正确掌握运算顺序,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或有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归纳两级式题运算的类型:

-×

- 

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归纳带小括号式题运算的类型:

(+)

(-)

(+) 

(-)÷

……

加减混合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

会用加法、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确定单位名称。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会用一定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通过对比两种列式形式,进一步理解分步和综合列式的内在联系。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可增加的练习形式:

根据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根据问题说说需要哪两个条件。

连加

会用连加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连减(两种方法解决)

会用连减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应用小括号。

乘加

会用乘加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信息中数量关系的把握。

乘减

会用乘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除加

会用除加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观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除减

会用除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乘除

会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表内除法

(一)

四表内除法

(二)

除法的初步认识及用口诀求商

除法的含义

1、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知道什么时候用除法计算。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

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创设情境或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用口诀求商

1、理解求商思路,掌握求商方法。

2、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掌握求商方法,正确熟练的用口诀求商。

难点:

加强用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

为了使学生用口诀求商的计算能力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应在练习中适当增加形式多样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练习形式如下:

1、基本练习

6

12÷

16÷

54÷

416÷

9

2、变式练习

(1)先口算下面各题,再将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两个除法算式连起来。

2= 

18÷

3= 

20÷

5= 

30÷

6=

18÷

6= 

4=

30÷

72÷

9=

72÷

8= 

20÷

4=

(2)7×

()=56

()×

6=48

3、拓展提高

⑴一共有24棵树,请你设计一下,每行可以种几棵,能种几行?

⑵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5

()<32

三、图形与变换

空间与图形

认识钝角和锐角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钝角和锐角。

2.能够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有些比直角大一些的钝角,或比直角小一些的锐角,学生在判断时容易出现错误,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再进行判断。

1.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例如认识钝角和锐角时,可以由实际生活引入,这样可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对钝角和锐角的认识。

可以用手组成钝角和锐角,认识了钝角和锐角后动手画一画。

画角

能根据具体要求画出锐角、钝角和直角。

画出的角不标准,学习习惯还要重点培养。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巩固画角的方法。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两种现象的不同特点。

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时,有些同学就不能很好的区分两种现象,出现了混淆。

1.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如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时,出示生活中的画面,从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时,做出一个平移的或旋转的动作。

在方格图中平移图片。

画平移后的图形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在平移时由于前后标准不统一,所以数错格。

把图形进行平移时不理解题意,如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和分别向右平移4格、向上平移3格混淆。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平移。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数序

学生能熟练、准确的数数,知道数的顺序。

知道数数可以十个十个、一百一百、一千一千的数。

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能够准确数出下一个数。

1. 

引导发现规律,哪一位是9,下一个数的这位就变成0,前一位就要多1。

2. 

对于数数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利用计数器边拨边数。

练习:

写相邻数;

给出一个数,接着写出后面几个数;

给出一个数,问这个数前面的第五个数是几。

认识计数单位

认识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能理解一、十、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

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并会运用。

在数数中引导学生理解数较大数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的数。

利用计数器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填空、给图填十、百、千的关系。

(如:

68页)

数位

意义

认识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知道计数单位的含义。

记清楚数学顺序,认识几位数。

让学生结合计数器帮助理解数位意义。

结合读、写数理解。

给出一个数能准确知道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

数的组成

知道一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让学生根据组成写出这个数是难点。

尤其是这样的:

一个数是由3个千、4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几?

先要确定最高计数单位,然后确定是几位数,再去对号入座。

让学生利用好手中的计数器,或自己画简易图的方式帮助理解数的组成。

3.练习:

可以根据组成来做猜数游戏。

读法

写法

会读万以内的数。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中间有0和末位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数和写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完全分开。

读数和写数都是建立在对数位意义正确理解之上的。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关键与读法相同,也是理解数位的意义和熟记数位顺序的过程。

遇到不会读的数在计数器上拨,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协助读。

在掌握读法规则的前提下,变幻形式练习。

3.掌握写数的步骤。

具体步骤是:

(1)读完汉字的数后,圈出计数单位。

(2)确定最高位和几位数。

(3)是几位数就画几个小横线。

(4)对号入座填数。

4.注意了解学生写数情况,加强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在写数中的错误。

比较大小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多个数之间比较大小。

一是比较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较大;

二是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起依次比较每一位上的数。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看清排列的顺序。

多个数比要先排序,再摘数。

摘一数就划掉一个。

这样不丢不重。

3. 

比较之后要读一读,检查。

4. 

可以告诉学生,数的比较可用对齐数位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

近似数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写出一个准确数的近似数。

个位数居于中间的学生不好把握。

让学生写出近似数时学生经常写出准确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