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354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docx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二○一二年十月修订

课程代码

30001

课时

150

适用专业

护理

学分

7.5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程

执笔者

洪震

教研室

基础护理

课程组

基础护理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含涉外护理方向、助产护理方向等)的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与基础护理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岗位必需的护理能力。

通过学习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运用护理程序的基本工作方法,将“以人为中心”、“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对患者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护患沟通等工作过程中,其作用是培养护生必备的基本护理能力,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满足护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护生学习临床专科护理和进入临床实习、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设计理念: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特点,根据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护理岗位群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为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我院所依托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医学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从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由专业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共同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基于护理工作岗位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突出职业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护理技能和对护理的感悟。

(图1课程设计理念)

图1课程设计理念

设计思路:

1.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学习项目为导向

由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过程和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整合。

按照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要求、工作方法、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基于工作过程),按照护理学基本理论、护士素质、护理工作方法、基本护理技术等模块,形成整合后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学习项目。

每个项目依据实际工作情景和实践特性,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

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图2课程模块、学习项目与学习任务)

课程模块

学习项目、任务

 

 

 

 

图2课程模块、学习项目与学习任务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在仿真临床环境中开展情景化教学,帮助护生在校期间及早进行岗位体验,打破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与临床“零距离”。

学生再经过临床见习,熟悉护理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从而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2.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强化训练实践技能本课程分理论和实训两部分,理论80学时,实训70学时。

教学活动中,增加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扩建了实验室和增添了实验设备,使实训开课率达到100%。

对实训项目,首先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设置仿真临床情境,让学生为模拟病人进行技术操作,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的能力。

同时,在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后,部分实训项目采用真人操作,如口腔护理、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静脉输液等,使学生体会在真人与模拟人身上操作的区别,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同时,加大课后实训室的开放率,安排教师值班指导,加强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护生在具备护理岗位所需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同时,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

4.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考试模式,即结合实训报告书写、每次实训课的随机回示与考试、期末实训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成绩。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形成较完善的护理学基础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体系。

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对病人的评估、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关心和关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从技能知识、技能操作、态度、沟通等方面考核学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学习目标

(一)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二)课程学习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来展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活动。

突出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会,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运用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对临床各专科患者进行基础护理。

课程学习目标具体如下:

1、素质目标:

(1)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高尚的职业道德,慎独严谨的品行;

(2)具有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

(3)具有高度的爱心、责任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

2、知识目标:

(1)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能系统全面地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

3、技能目标:

(1)能熟练、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对操作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2)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提供适合病人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力;

(4)具有科学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应对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和意外情况,具备初步的现场处理及协调能力。

四、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

任务

工作或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学时

备注

1

护理

基本

理论

 

绪论

学习内容:

♦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要求:

♦  熟悉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  熟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阶段及其护理特点;

♦  情感体验:

介绍南丁格尔生平事迹、介绍我国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专业信念

♦  课堂讲授法

♦  案例分析:

以实际临床案例为引导,帮助护生理解各种护理工作方式

2

 

学习内容:

♦  护理学的性质与范畴

教学要求:

♦  掌握护理学的性质

♦  掌握护理学的工作范畴

♦  熟悉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

♦  熟悉护理学的专业特征及发展趋势

学习内容:

♦  护理工作方式

学习要求:

♦  掌握各种护理方式的工作特点

♦  能根据临床实际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

2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内容:

♦  人

教学要求:

♦  掌握护理中人的范围

♦  熟悉人的基本特征

♦  掌握人的基本需要

♦  能分析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  课堂讲授:

以多媒体和板书为主,帮助护生掌握各种概念

♦  小组讨论:

人、环境、健康和护理之间的关系

♦  启发讲授:

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  案例分析:

通过设计的案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概念

2

 

学习内容:

♦  环境

教学要求:

♦  熟悉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学习内容:

♦  健康

教学要求:

♦  掌握健康的概念

♦  熟悉疾病的概念及演变

♦  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

♦  掌握健康与疾病关系

学习内容:

♦  护理

教学要求:

♦  掌握护理概念与内涵

♦  掌握整理护理含义及意义

3

护理

基本

理论

护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内容:

♦  护理学的相关理论

教学要求:

♦  掌握系统论、需要层次论的概念及内涵

♦  能运用系统论、需要层次论解释和解决护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  课堂讲授法

♦  案例分析:

形象解释并使用大量临床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各理论;

♦  问题引导:

通过创设情境和案例引导护生思考分析问题

4

 

学习内容:

♦  护理理论

教学要求:

♦  掌握自护理论的概念、内涵、框架等

♦  能运用自护理论解释和解决护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4

护士

基本

素质

护士与

病人

学习内容:

♦  角色

教学要求:

♦  了解角色的概念及特征

♦  课堂讲授法;

♦  录像观看:

通过观看规范的护士礼仪图片及视频,帮助护生养成正确的职业审美观;

♦  情境扮演:

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真正移情体验;

♦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扮演病人、护士、护生、家属,各组讨论自己的角色在促进护患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

2

 

♦  掌握现代护士的角色内涵

♦  能分析现代护士需要具备的特质

♦  熟悉护士的责任与义务

♦  能演示规范的护理行为

学习内容:

♦  病人角色

教学要求:

♦  掌握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  能正确分析、处理病人角色适应中的常见问题

学习内容:

♦  护患关系

教学要求:

♦  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

♦  能分析增进和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

♦  熟悉护患关系的概念、性质、基本类型

♦  能分析护患关系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  能分析良好的护患关系中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5

护士

基本

素质

护理工作中的伦理与法律

学习内容:

♦  护理与伦理

教学要求:

♦  熟悉护理伦理的基本范畴

♦  熟悉在各类护理伦理难题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临床案例,引导思考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伦理、法律难题,处理与预防;

♦  小组讨论法

♦  角色扮演法

2

 

学习内容:

♦  护理与法律

教学要求:

♦  熟悉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意义

♦  能明确断举证倒置中护士的法律责任

学习内容:

♦  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要求:

♦  掌握医疗事故的概念与分级

♦  能分析哪些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采取正确措施预防和避免护理缺陷、差错、事故

6

护理安全与防护技术

学习内容:

♦  护理安全

教学要求:

♦  熟悉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  掌握护理安全的防范

♦  课堂讲授;

♦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保证病人安全以及如何做好自身职业防护

2

 

学习内容:

♦  护理职业防护

教学要求:

♦  掌握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  能在护理工作中正确运用职业防护技术

7

护理

工作

方法

护理程序

 

学习内容:

♦  护理程序概述

教学要求:

♦  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及步骤

♦  掌握护理程序的特点

♦  了解护理程序的历史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