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294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 结晶水测定.docx

高二化学第十章102结晶水测定

第10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考纲要求]1.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原理;2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

3.恒重等基本操作技能;4.按操作程序分析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的技能。

分点清理查漏补缺

考点一: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基础再现】

一.硫酸铜晶体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五水硫酸铜俗称胆矾、蓝矾。

是一种结晶水和物其化学式为:

CuSO4·5H2O,是一种蓝色固体,其水溶液为蓝色,固体受热时变为白色粉末,硫酸铜水溶液能杀菌消毒,游泳池里水变蓝是放了硫酸铜的缘故。

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饲料添加剂,并用于镀铜。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

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水法炼铜,即用铁把铜盐溶液里的铜置换出来,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在欧洲,湿法炼铜出现比较晚。

15世纪50年代,欧洲人把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偶尔看出铜出现在铁表面,感到十分惊讶,更谈不上应用这个原理来炼铜了。

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

化学反应

CuSO4·xH2OCuSO4+xH2O

所测数据:

硫酸铜晶体质量m1,无水硫酸铜质量m2

CuSO4·xH2OCuSO4+xH2O

 160+18x16018x

m1gm2g(m1-m2)g

(160+18x):

160=m1:

m2或160:

18x=m2:

(m1-m2)

计算公式

 

三、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设计

请完成下列设计:

1.实验设计思路

2.实验步骤

(1)研磨:

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

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锅质量(m1)。

(3)再称:

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2)。

(4)加热:

加热至蓝色晶体全部变为白色粉末,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5)再称:

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瓷坩埚+硫酸铜粉末的质量(m3)。

(6)再加热:

把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冷却。

(7)再称重:

将冷却后的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次称量(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001g)。

(8)计算:

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数据记录表,再实验平均值

【深度思考】

1、测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个较精确的定量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操作中应注意那些事项?

确保测定准确的关键操作有那些?

(1)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加热不充分,硫酸铜晶体没有完全分解;加热温度过高CuSO4也分解);

(2)称量读数要正确;

(3)加热时搅拌不当使晶体溅出坩埚外或被玻璃棒少量带走;

(4)要进行恒重操作;

(5)硫酸铜晶体研碎

3、无水硫酸铜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能否放在空气中冷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建模】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食醋   (C)五水合硫酸铜晶体  (D)氢氧化钠溶液

2、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    )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坩埚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有关规定,正确的是          (  )

 (A)称量药品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B)取块状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

 (C)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别人,但不能对着自己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取用锌粒用镊子夹取 

6、下列有关托盘天平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称量前通过调节平衡镙母使横梁平衡,称量时不能再动用平衡镙母

(B)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C)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D)称量时,若没有镊子一般用手取放砝码也没关系

7、某学生实验后得到以下数据:

加热前质量

加热前质量

加热后质量

W1(容器)

W2(容器+晶体)

W3(容器+无水硫酸铜)

5.1g

7.5g

6.5g

 

(1)请写出结晶水含量(x%)的计算公式(用W1、W2、W3表示)          。

(2)该学生测定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___。

(3)下列分析中不属于该学生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的是(    )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B)最后一次加热后的质量小明与小王的读数估计值不同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答案:

1、C2、B3、D4、C5、D6、A7、⑴W2-W3/W2-W1⑵偏高⑶B

8.在质量为Gg的坩埚中,加入BaCl2·nH2O晶体后称得质量为W1g,加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冷却后,称得质量为W2g,则n值为多少?

【反思总结】

考点二:

误差分析

【基础再现】

通过测定得到的化学实验结果,往往与从理论上得到的结果不太相符。

误差的来源,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包括仪器误差、环境误差和方法误差等,限于中学的实验条件,很多系统误差难以消除。

偶然误差在实验中主要有两种:

(1)测量误差。

例如读数方法,在用天平、量筒、滴定管和容量瓶等仪器进行测量时,不注意方法,结果使测量数据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产生测量误差。

(2)实验操作误差。

例如,在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如果不通过缓慢加热完全除去硫酸铜晶体里的结晶水,那么,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就不能准确,测定结果就肯定有较大的误差。

偶然误差可以减小,甚至可以避免。

【深度思考】

【题组建模】

1、实验室测定CuS04·5H20晶体里结晶水的n值时,出现了三种情况:

①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物质②晶体尚带蓝色,即停止加热③晶体脱水后放在台上冷却,再称量。

使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测定胆矾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强热迅速蒸干,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

B.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里有少量水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D.加热胆矾晶体测其结晶水含量时,加热过程中坩埚没有盖盖

3.根据实验室中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带砝码)B.研钵C.试管夹D.酒精灯E.蒸发皿F.玻璃棒G.坩埚H.干燥器I.石棉网J.三脚架

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2)某学生实验后得到以下数据:

请写出结晶水含量(x%)的计算公式(用m1、m2、m3表示)x%=。

该生测定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从下列分析中选出该学生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相差较大(大于0.001g)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反思总结】

探究高考明确方向

1.(2013·海南化学·17)(9分)

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

①称取1.222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

②过滤并洗涤沉淀;

③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到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g。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②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2)计算BaCl2·xH2O中的x=(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操作③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答案]

(1)蒸馏水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冼净。

(2)样品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

质量

(3)偏高

2.[2011·新课标全国卷,26

(1)

(2)]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

答案 

(1)CuSO4·H2O

CuSO4·5H2OCuSO4·(5-n)H2O+nH2O

250               18n

0.80g0.80g-0.57g=0.23g

可列式:

=,求得n≈4,200℃时产物为CuSO4·H2O晶体。

(2)CuSO4CuO+SO3↑ CuSO4·5H2O 102℃

解析 

(1)分析CuSO4·5H2O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可知,200℃时和113℃时的产物相同,可根据113℃时样品质量确定脱水产物,设113℃时产物为CuSO4·(5-n)H2O,则有

CuSO4·5H2OCuSO4·(5-n)H2O+nH2O

250               18n

0.80g0.80g-0.57g=0.23g

可列式:

=,求得n≈4,200℃时产物为CuSO4·H2O晶体。

(2)根据灼烧产物是黑色粉末可知分解生成CuO,则具有氧化性的另一产物为SO3,所以灼烧时反应方程式为CuSO4CuO+SO3↑,CuO溶于稀硫酸得CuSO4溶液,结晶时又生成CuSO4·5H2O,由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可知其存在的最高温度为102℃。

3.(2011·上海卷)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CuSO4·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在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如果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

(3)已知:

CuSO4+2NaOH=Cu(OH)2↓+Na2SO4

称取0.1000g提纯后的CuSO4·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28.00mL,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