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281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类联考数学复习笔记.docx

20180117

199概念篇——整数

1.0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偶数:

2n;奇数2n+1或2n-1,其中n属于整数;

3.奇数与偶数:

相邻两整数必有一奇一偶,在一个加(减)算式中,判断其结果的奇偶性,只取决于奇数的个数(奇数个奇数为奇,其余均为偶)

4.奇数的正整数次幂是奇数,偶数的正整数次幂是偶数;

5.最小的质数是2,(20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

6.最小的合数是4,(20以内的合数有:

4、6、8、9、10、12、14、15、16、18、20);

7.公倍数和公约数:

对于两个整数,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乘以最大公约数

8.因式定理:

如果多项式f(a)=0,那么多项式f(x)必定含有因式x-a。

反过来,多项式f(x)含有因式x-a,则立即推f(a)=0;可以进一步理解,当因式为0时,原表达式也为0。

9.

10.整除的特点:

能被2整除的数:

个位为0、2、4、6、8

能被3整除的数:

各数位数字之和必能被3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

个位为0或5

能被9整除的数:

各数位数字之和必能被9整除

199习题篇20180117答案

1.已知3a2+2a+5是一个偶数,那么整数a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任意数D.0E.质数

【解析】因为2a是偶数,所以3a2+5也是偶数,所以3a2是奇数,a一定是奇数。

【考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和计算

2.2,5,7,11都是质数,如果把其中的三个数相乘,再减去第四个数,这样得到的数中,是质数的个数为()

A.1B.2C.3D.4E.0

【解析】列举法进行依次计算即可。

所得结果均为质数

【考点】质数的概念

3.已知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

A.9的倍数B.7的倍数C.45的倍数D.75的倍数E.18的倍数

【解析】设两个自然数分别为a,b且a

a=5a1b=5b1,由题干可得5a1+5b1=50.故a1+b1=10,结合a,b的最大公约数为5,可知,a1和b1二者是互质的,所以取值有两组,1和9,3和7。

经计算,可得,ab的乘积一定是75的倍数。

【考点】已知最大公约数,以及两数之和,反求两个数字。

20180118

199概念篇——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

1.实数是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

2.实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合加法和乘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3.形如x=[x]+{x},即称[x]为实数x的整数部分,{x}为实数x的小数部分。

如:

2.5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0.5;

4.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本质区别: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有理数又被称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5.算术平均值:

就是n个数相加的和除以n所得的值;

6.几何平均值:

n个数相乘开n次方所得的值;

7.当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相等的时候,且这n个数为正数时,则这n个正数相等;

8.平均值定理:

乘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和为定值,成绩有最大值;当这几个数相等时,取到最值;

9.比例的性质

等比定理:

合比定理:

分比定理:

合分比定理:

11.正比关系:

12.反比关系:

199习题篇:

1.的算术平均数是4,几何平均数也是4,则的值是()

【解析】根据平均值的性质,只有当两个数相等的情况下,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值才是相等的,所以,得到答案为1,选D。

【考点】平均值的性质

2.都是有理数,且不为零,是无理数,则为有理数。

(1)

(2)

【解析】条件

(1)和

(2)单独均不充分,联合,得到两个有理数相除还是有理数。

答案选C,即单独均不充分,联合充分。

【考点】有理数

3.若,则的值为()

A.1B.1或-2C.-1或2D.-2E.以上选项都不对

【解析】利用等比定理,第一步,判断分母之和是否为0,可进行分类讨论

(1)当时,,代入原式,可知;

(2)当时,由等比定理:

整理,可得到-1.

答案选B

【考点】等比定理的运用

20180119

199概念篇——数轴与绝对值

1.绝对值:

绝对值通常用零点分段去绝对值,其几何意义是,一个实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1)

当且仅当;

当且仅当;

当且仅当;

当且仅当。

(2)

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3)

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

199习题篇

1.已知和为实数,且,实数的相反数的倒数值是().

A.59/12B.59/14C.9/2D.16E.18

【解析】因为等式为0,由非负性得到:

所以,实数的值为可以得到其相反数的倒数值为18.答案选E

【考点】绝对值的性质

2.已知a,b,c为有理数,且,则2012a+2013b+2014c=().

A.0B.-2C.2D.-1E.1

【解析】

故2012a+2013b+2014c=2012-2013=-1.选D

【考点】化简求值,掌握变形的技巧。

3.等式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

D.E.

【解析】,当且仅当与同号时等号成立,即

【考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0180120习题

1.设a,b∈R,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a,b均是无理数,则a+b也是无理数

B.若a,b均是无理数,则ab也是无理数

C.若a是有理数,b是无理数,则a+b是无理数

D.若a是有理数,b是无理数,则ab是无理数

E.若a是无理数,b是无理数,则ab是无理数

【解析】A,B项若a=,b=,则a+b=0,ab=-2,均为有理数,不正确;D项若a=0,b=,则ab=0,为有理数,不正确;E项若a=,b=,则a/b=1,为有理数,不正确.选C

【考点】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已知是三个连续的奇数,并且,都是质数,那么

A.20B.28C.30D.32E.38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为15,17,19。

所以可得,答案选D。

【考点】20以内的质数

3.有一个四位数,它被131除余13,被132除余130,则此数字的各位数字之和为()

A.23B.24C.25D.26E.27

【解析】设所求的4位数为,则有,对第二个式子进行变形,得到

,可得,故,则可的

,各位数字之和为25.选C。

【考点】带余除法问题

4.在20以内的质数当中,两个质数的和还是质数的共有()种

A.3B.4C.5D.6E.7

【解析】20以内的质数为2,3,5,7,11,13,17,19其中大于2的质数全为奇数,偶数+奇数=奇数,故这两个质数一定有一个是2,与2相加还是质数的有3,5,11,17,故共有四种。

选B

【考点】20以内的质数

5.甲数是36,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88,乙数的各个数位和为()

A.9B.8C.7D.6E.5

【解析】甲数×乙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可得到36×乙数=4×288,

解得乙数=32。

各个数位之和为5.选E

【考点】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与两数的关系

6.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平方根是()

A.12B.C.D.E.

【解析】根据非负性得到,得到=12,得平方根是

答案选D

【考点】非负性

7.

A.42B.43C.44D.45E.46

【解析】

所以,

【考点】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8.存在实数m,使|m+2|+|6-3m|≤a成立.()

(1)a=4.

(2)a>4.

【解析】条件

(1):

把a=4代入,有|m+2|+|6-3m|≤4,即|m+2|+|3m-6|≤4.有

或或

解之得m=2,故条件

(1)、

(2)都充分.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

9.m增大2倍.()

(1)m/2的分母增大2,要保持分数值不变.

(2)m/2的分母变为原来的2倍,要保持分数值不变.

【解析】条件

(1)、

(2)其实分母都变成了4,即分母变为原来的2倍了,所以要保持值不变,则分子也应变为2m,即增大1倍,均不充分.

【考点】分数的性质

【解析】条件

(1)和

(2)单独都不充分,联合起来,有或,则

,所以条件

(1)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

【考点】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及其性质。

20180122

199概念篇——整式与分式

1.乘法公式:

2.单项式是有限个数字与字母的乘积;多项式是有限个单项式组成的;二者统一称为整式;

3.若单项式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则称为同类项;

4.两个多项式相等,则其对应次数项的系数相等,两个多项式任意取值时,多项式的值都相等;

5.因式分解方法:

(1)提公因式法

(2)公式法(利用上述公式)

(3)求根法:

若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则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因式。

(4)十字相乘法

6.余式定理

若除以得到商式,余式是,则=+,其中的次数小于的次数,则

(1)若有使,则

(2)除以的余式为,除以的余式为

(3)对于,若时,=0,则是的一个因式;若是的一个因式,则,也将此结论称为是因式定理。

7.分式中分母不为0,则分式有意义;

8.最简分式(既约分式):

分子和分母没有正次数的公因式的分式叫作最简分式(或既约分式)

习题:

1.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道数学题:

已知两多项式A,B,若B为2x2-3x-3,求A+B,其中A的多项式被擦掉了,而甲误将A+B看成A-B,结果求得答案为4x2-x+5,则此题正确的答案为().

A.8x2-7x-1

B.10x2-5x+7

C.4x2+x-5

D.10x2+x-7

E.8x2+x-7

【解析】A-B=4x2-x+5,

A=4x2-x+5+2x2-3x-3=6x2-4x+2,

A+B=6x2-4x+2+2x2-3x-3=8x2-7x-1.选A

【考点】多项式的计算

2.若的三边长为满足,则为()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E.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解析】变形,则得到,为等边三角形,选C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及常用的结论

3.若多项式能被整除,则实数=()

A.0

B.1

C.0或1

D.2或-1

E.2或1

【解析】整除,则直接令即可,计算得,选E

【考点】余式定理

4.将因式分解为()

A.

B.

C.

D.

E.

【解析】

选A

【考点】因式分解和乘法公式

20180123

199概念篇——函数

(一)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元二次函数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

一元二次函数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