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说课稿案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ocx
《高三政治说课稿案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说课稿案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说课稿案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高三政治说课稿案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政治说课稿案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
用》,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政治说课稿案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一、本课地位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最根本的观点。
从理论上看:
只有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才能更好地深化第五课的能
动的反映论原则,即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
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形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从实践上看:
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对引
导学生自觉树立实践意识、创新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合作精神和
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素质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基本原理,即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的唯一标准;熟悉和领会古代天文学、数学等自然知识和诸子百家、《孙子兵
法》等社会知识来源于实践以及热力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发
展和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等社会知识发展取决于实践发展等基本事实。
2、能力素质要求
通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辩证思维
能力。
[确立依据]
(1)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明显的递进性。
高二阶段学生抽象(理性)思
维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为此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理
解基本事实、从中归纳出基本结论(观点),或运用基本观点说明基本事实、
重大时政。
(2)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
现,要求学生用辩证思维方法看待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西部大开发、三个代
表等)。
(3)高考3+X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学科内单一体系(哲学)综合能力,更
要具有学科内跨体系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思想觉悟素质要求
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提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
性、自觉性;同时,使学生进一步领悟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科学阐述,用科
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行动。
[确立依据]
(1)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之
所在,也是当前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为此教育的着眼点是
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理论源于实践,又必须指导实践,这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江泽民总书记
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是深入总结我们党
近八十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
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
展。
同时,它对于我们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
义。
从而指导学生要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本框的重点。
[确立依据]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由
于受课时的限制,都展开分析难以办到。
所以把来源与动力作为重点处理。
(2)来源与动力问题更为重要的、更为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标准和目的
是在前两个问题基础上的引伸和发展,且在教学中也较容易处理。
2、教学难点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确立依据]
(1)第一,难点难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认识暂时不能被实践所证
明,甚至长时间不能被实践所检验,是不是就不能说这个认识是不科学的,
如未来的共产主义制度;第二,难点难在是不是唯一。
学生可能提出一些其他
标准,如科学理论能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多数人公认的观点是不是真
理,逻辑证明能否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2)难点与热点紧密联系。
如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观点要不要
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关系如何?
这些涉及现实的问题学生理解上有较大难度。
四、学法、教法及教学手段
1、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写出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
首先列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和
基本事实。
其次,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不能理解的疑问,包括知识和思想疑
点。
再次,搜集
与本课内容紧密相连的寓言、名言及现实热点问题。
(2)课堂阅读,思考题引思路。
做法,首先指出请同学看教材某自然段
(页),其次指出同学们看书时思考几个问题(CAI资料)。
阅读思考的问题一般
是重要知识内容。
如关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AI资料③),涉及以
下几个问题:
⑴热力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动力是什幺?
⑵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
展这一事实说明了什幺?
⑶从⑴⑵中我们可以得出什幺基本结论?
⑷关于认识
发展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⑸请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能说明上述结
论的事例。
这样做使学生的思路紧紧围绕在本课的教学目的上。
(3)讨论释疑,培养参与意识。
课中教师导,引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
自己的学习见解,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难点处理时,采用讨论释疑法:
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标准是不是
唯一?
→科学理论能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多数人公认的观点是不是真
理、逻辑证明能否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
利于标准关系如何?
→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学科渗透,构建综合,提高综合素质。
①学科体系内(哲学常识)的渗
透,如导入新课材料(CAI资料①)中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教学中认识根本任务与认识最
终目的的比较等,培养一材多角度、知识迁移等能力。
②学科内跨体系(经
济、哲学、政治)的渗透,如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关系
如何?
、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等,强化三学科间的有机
联系。
③跨学科的渗透,如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观点教学时列举天文学、数
学的产生和诸子百家、《孙子兵法》等阶级斗争事实说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来自实践等,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增强大综合意识,。
2、教学方法
采用导、讲、议的教学方法。
导,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归纳(推
断)出结论;讲,即基本原理、观点在导的基础上,教师精讲,扩展、深化知
识,体现其主导作用;议,即议材料、疑点、热点,让学生在议论中推断出基
本结论(观点),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并从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
力、提高觉悟之目的。
3、教学手段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除板书、漫画设计外,设
计CAI资料5张:
①导入新课材料;②关于来源的阅读思考题[
(1)人的认识从
何而来?
是先天具有的还是主观自生的?
(2)天文学、数学的产生和诸子百家、
《孙子兵法》等阶级斗争事实说明了什幺?
(3)漫画点子从哪里来说明了什
幺?
(4)从
(1)
(2)(3)中可以得出什幺结论?
对我们有何启示?
];③关于动力问题的
阅读思考题[见学法指导
(2)];④关于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8条名言、俗语等(设
想从学生所作的读书笔记中找)[
(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
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实践
论》)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3)钓久知鱼性,樵多
识树名(袁枚《随圆诗话》)(4)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俗语)(5)纸上得来终觉
浅,须知此事要躬行(陆游)(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7)纸上谈兵(中国俗语)(8)马克思列宁
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怎样联系?
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
(毛
泽东)];⑤关于标准问题选择题。
五、教学内容及程序
1、导入
采用时政资料导入法,展示CAI资料①:
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广
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只要我们党
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
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这三个代表,正如江泽民总书
记2000年5月8至15日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的,是我们党
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提问: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
要论述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学生回答]唯物论:
①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观点
辨证法: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②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
认识论:
①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②正确认识对实
践具有指导作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明在认识论上还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的观点。
那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哪些方面呢?
2014年高中高三政治说课稿:
《货币的本质》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课是内容的第一堂课,讲述货币的相关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交
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的。
只有懂得货币,才能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商品经济
的基本规律。
只有了解了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才能为经济常识以后各课学习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走出拜金主义的误
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此外,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
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
习的基础,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2、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普通高
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生
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确定了如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
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知识目标
是:
识记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
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货币产生
的过程。
②根据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成熟及涉世不深、阅历浅的实
际情况,结合思想教育要求,确立的能力目标是:
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
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全面的观点
认识一般等价物、货币和商品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③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途径和某些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实际
问题,确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
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
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
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3、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为货币的本质。
因为只有懂得了货币的本质,才算真正懂得商
品,懂得价值规律;才能使学生对货币有正确认识,抑制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
的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