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1854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真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

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4.实际汇率

是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双边汇率,这是通常实际汇率的含义,公式为:

s=S×

P*/P,其中s表示实际汇率,S表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下),P*表示外国价格水平,P表示本国价格水平;

5.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是指使稳态时的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化的资本量。

其条件是资本的边际产品(量)等于劳动力增长率。

二,正误辨析

1.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会面临边际报酬递减。

答:

这句话是不对的。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在长期中,所有的资本都是可变的,当投入增加一倍时,产出的增加大于一倍。

而边际产量递减是指在其它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资本所带来的产出小于上一单位的该种资本的产出。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是可能面临边际产量递减的情况的。

2.纳什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这句话是错误的,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而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战略均衡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一个参与人的占优战略是对于所有其他参与人的任何战略组合的最优选择,也是对其他人特定的战略的最优选择。

“然而,一个战略构成纳什均衡的唯一条件是他是参与人对于其他参与人均衡战略的最优选择”。

4.流动性陷阱阶段,财政政策最有效。

这句话是正确的,在存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陷阱”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政策是财政政策,政府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来刺激经济,即政府直接参与投资或消费。

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拉动总需求,使流动性增加,恢复经济正常增长。

5.较高的储蓄率带来较高的增长率。

这句话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资本的收益递减效应。

资本存量增加,新增加的一单位资本带来的边际产出会减少。

在长期中,高储蓄率使资本存量增加,从而引起高水平的生产率和收入,但这些变量并没有高增长。

6.如果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都有绝对优势,则对于生产的所有商品都是绝对劣势的他国没有贸易的必要。

这句话是错误的,国际贸易并不是单单靠生产优势得以实现的,广义上的国际贸易还应包括人力资源的输入与输出。

四,简答题

1.简述“谷贱伤农”这一现象的经济原理。

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

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

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2.一个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下,什么条件下要素投入能达到合理区域?

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在MP=AP的第二阶段

3.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

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

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以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则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

其内容是:

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会引起对资本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系数。

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2)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考察收入、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经济依靠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4.什么是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

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五,论述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

怎么解决?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

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

  1、公共产品。

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

2、垄断。

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对这种情况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

政府主要通过对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干预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这方面的干预属于政府的产业结构政策。

  3、外部影响。

市场经济活动是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的利益关系。

  4、非对称信息。

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当的交易。

解决市场失灵的措施:

首先,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

  第二,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件条件”。

第三,政府还需要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

最后,政府在实现其调节职能时,要注意不断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